世界读书日2与塞万提斯
中国人在童年时很少有人没听过这首著名的童谣:“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子冬有雪,要想读书待来年。”哈哈,为什么这童谣流传这么广呢?这足以证明旧时代大家都认为读书诚乃苦事一桩
“人生识字忧患始” (后来鲁迅先生把它改成了 “人生识字糊涂始” ),为啥呢?读书的确辛苦——中国古人读书是为了责任、为了升官发财、抑或家族名声利益,却很少提倡快乐读书。读书就是为了读本身——不求甚解甚至读而不解,小孩子读书开蒙太早,先生的教学法又糟糕。这样的功利读书毫无愉快可言,所以读书成了读书人童年的噩梦;而读书人长大了,又用他们童年读书的经验折腾下一代的读书人。这种循环绵延了两千多年,讽刺的是,这样的教学法下居然也出了不少真正的学者。
难道真是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么?其实人性的慧根的确是存在的,不管多么糟的老师,都挡不住有才学生后来成才。
外国怎么样呢?其境况亦不遑多让。西方国家读书虽然“高贵” 甚至是特权,但是旧时代能 “享受” 读书者几稀。
中国拜造纸和印刷术之便,书较易得易传;而欧洲中世纪以前,书的制作几乎全靠抄写。而纸呢,竟全靠动物皮做成,一本书往往动辄要用几百张羊皮,其昂贵可想而知。
欧洲中世纪甚至很多国王和贵族都不识字不能读书。读书权被控制在教皇和高级僧侣那里。他们掌控了读书权就掌握了知识和法律解释权,甚至可以控制国家政权。所以黑暗的一千年中世纪里欧洲国家纷乱频仍战争多发,教权和皇权的斗争从没止息过。
读书在西方真正受世人欢迎是文艺复兴以后;而巧合的是,在中国,百姓普及知识并喜读流行“话本”也是在明代后期。这些,除了思想革命影响以外,也跟当时纸张和印刷术科技进步不无关系。
到了近代,随着小说和通俗读物流行,再加上大众教育的普及,读书已经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读书的权利在失去了特权的加持和神秘色彩以后在整个世界范围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是,健忘的今人却不再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因此提出要重新倡导读书、尊重知识、尊重作家和诗人。世界读书日因此应运而生。
世界读书日算起来发源很早,但定型却在晚近的1995年。它的英文名字有三个。一般叫作World Book Day, 但因它也是世界版权日,所以全名是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 简称 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Book。
世界读书日源于西班牙纪念《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的传统。它最早曾定在十月七日,这是塞万提斯的生日。后来移到了四月二十三日即他去世的日子,因为历史记载这一天也是另一位世界文豪莎士比亚去世的日子。同时,这一天还跟很多著名作家、诗人的诞辰和纪念日有缘,如西班牙-秘鲁作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維加、英国诗圣华兹华斯、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等。但有悉心的历史学家考证,虽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两位文豪都逝世于四月二十三日,但当时西班牙采用的是格利高里历,而英国采用的是儒略历,二者之间相差有十天。按照格利高里历,莎士比亚是在五月三日去世的。可是不管怎样,后人都乐意接受两位文豪同日离世的说法;因此,现在就把四月二十三日当成纪念他们去世的世界读书日。
其实,这个节日跟英国和爱尔兰的每年三月第一个星期四的慈善捐书购书活动有关;其更早的来源或基于“圣乔治日”。这是一个著名的宗教节日,每年也在四月二十三日庆祝。圣乔治是阻止罗马皇帝迫害基督徒而殉道的圣徒,为欧洲广大地区崇拜。这一天也是英格兰地区的国庆日。同时,爱尔兰、德国、葡萄牙、格鲁吉亚、保加利亚,特别是发起“世界读书日”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都隆重纪念。它曾是公共假日,根据传统,那天人们要向所爱的人赠送玫瑰、向孩子赠书。由于此日正好跟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去世同日兼有赠书传统,随后渐转成了读书节。
其时临近西方复活节,春光明媚,人们以两位文豪为标志,向世界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家们和书籍共同致敬,以唤起世人尊重知识、尊重读书和尊重图书的创造和发明者,致敬那些延续人类文明薪传事业的出版人和媒体人。这样的传统渐成风俗,其后便发展成年年都有的世界读书日。
眼下,全世界陡然毫无预料地被卷入了抗疫模式。全球的学校几乎关闭,图书馆关闭,书店和媒体受影响,大家或许会以为这对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是个莫大的打击吧?——其实不然。这时节还有没有人想到“读书”呢?
这一点,世界读书日的发起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已替我们想到了前头。它及时地向全球发出了眼下暨非常时期读书日的新的战斗檄文:
读书:抗击新冠病毒时节通向世界的一扇窗口
眼下,在全球绝大多数学校都关闭而且全世界人们都受限于户外活动的情形下,人们比任何时期都应该更加重视书籍作为战胜孤独的杠杆作用和力量。书籍可以让我们加强人际联系,拓展我们的视界,更可以激活我们心灵的创造力。
在眼下这个四月和整个年头,是我们拿出时间来阅读或与我们的孩子们共同读书的至关重要时刻;是我们庆祝阅读之重要性的时刻,也是我们培养孩子们通过阅读而成长的重要时刻。同时,这也是促使我们养成对文学终生之爱并将其融入我们人生世界的时刻。
——说得多好啊!读书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它让我们充实,让我们不向任何困难低头。而充实的人生是富有的,是幸福的。
当然,遭遇疫情年,世界读书日也会相应地有些变化。比如英国和爱尔兰,他们除了遵从世界读书日,自己的读书日是在3月5日。由于它专注于儿童,几乎可以说是孩子们的读书节。这一天,孩子们扮上各自喜欢的书中人物和角色,同时各地邀请作家、插图画家和孩子们互动。英国有 “一元钱购书” 全国赞助儿童读书公益组织,很多慈善机构和公司参与捐献;今年18岁以下的儿童每人都得到一个一英镑的购书折扣券,可以用它来买心仪的书。
利用赠书,还举行了让孩子参加“拥有你自己的第一本书”的活动。因为疫情隔离,有些活动放到了线上。
为什么英国-爱尔兰的读书节格外专注孩子们呢?因为英国在今年统计发现,现在只有26%的孩子会每天读书,而在2015年时,每天读书的孩子人数还占全部人口的43%呢。这种快速的下降令人担忧。所以,今年英国读书节的主题就确定为: “用朗读分享成千上万的故事” 。全国从幼儿园到各类学校的孩子皆可报名并记录自己每一次朗读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自己读,亦可以是跟大人、兄弟姊妹、朋友和宠物一起读,其长度不得少于十分钟。优胜者可获全国大奖。同时还有儿童绘本大赛,获奖者可以得现金、也可能得到名人签名本等奖励。这样的朗读不限场地,可以在早餐桌、公共汽车上甚至也可以在洗澡时或在床上进行。
法国人是世界上深爱阅读的民族之一,人均阅读量为一年20本。他们读的书包罗万象,法国人也提倡不必正襟危坐读书。抗疫抹平了人间的不同,所以居家的人们共同的身份是读书人。无需提醒,这个国度此刻又开启了读书模式。
今年的美国在毫无预兆的情形下陡然成了全球最重灾区。美国人惊魂未定之际,却没忘却读书。美国其实读书资源非常丰富。美国人读书随意不拘,不在乎要在书房更不装模作样。他们崇尚读书为自己,不是为别人,强调快乐读书哲学。
即使今天在疫病中心的纽约,学校也并没有停止教书;虚拟教室和网上教课延伸到了图书馆和各类资源。这里“读书” 概念是立体的,除了传统的书籍, “书” 还包括视觉书和有声书以及各类读物。此外,即使在病疫阴影遮天的日子,图书馆工作人员也算是一线前沿人员,不准缺勤掉队。虽不能上班,他们却要在家里操作并支持网上借书和网上送阅。美国图书馆方便而且全部免费。个人办图书证不需要任何证件,一般有张在当地住址的信封证明即可。图书馆不仅是读书场所,更是服务中心。除了图书还有各类多媒体、有声书和电视电影播放设备;它同时还是承担各类咨询、投票活动的场地。抗疫之年,即使大家不能亲赴实体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人员仍然以最大热情帮助人们读书和交流。
中国比其他国家先行一步走出阴霾,但在抗疫的日子里仍然能感到不少人不忘读书。国内亲友言及宅居日子多谈到读书,而我所联系多的媒体和出版界朋友不时也传来新书出版及评奖消息。这段日子,笔者有教材在北大出版社出版,编辑几乎每天有信息沟通;另外上个月有一本书跟上海的出版社签订合同。这些小小的个人经历从侧面证明了可恶的病魔并没有挫败我们的书籍出版业,更不会阻止中国人读书和出书的脚步。
上星期上海出版界朋友更传来一则有趣的花絮消息:出版社居然跟“美团” 网餐外卖等联手送书上门,读者可以像食客一样点单,新书则在一两小时内及时送到读者手上。此事虽小,但折射了国内出版业服务读者的新举措,实为贴心且神速。
塞万提斯,一生困顿,一路播迁,战争中失去左手,又被海盗绑架,还屡遭构陷,蒙受缧绁之厄,可以想见,行将逝去时,他是一位多么绝望的老人。后世把他去世的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何也?就是因为他笔下那个左持盾右执矛,向着风车巨人发起冲锋的堂吉诃德。骑士堂吉诃德充满幻想,周身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契合着读书这一隽永的主题。钟情于读书的人也许空有屠龙之术,无用武地,但至少有怀瑾握瑜的高贵。
怀瑾握瑜,就是要读好书,养浩然之气,成君子之风。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也就是他的读书养成史。那我们读什么书呢?
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集中呈现,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书是有灵魂的,只有你的喜好和书的气息相投,书才对你有意义,否则味同嚼蜡,鸡同鸭讲,徒然蹉跎年华,昏昏欲睡。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就如同与心仪的人相知相守,日子过得惬意,往往会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反之则度日如年,怅然若失。
读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书。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图书潮涌而至,都要读吗?我生有涯,而知无涯,望洋兴叹之余,不用困惑,人声鼎沸的闹市里,绝少雅人深致的精品力作。开卷未必有益,即便高居畅销榜上的满朝新贵,也不一定非得青眼相加,纵然可令洛阳纸贵,未必就是左思的三都赋,也可能是以紫夺朱、哗众取宠的庸常之作。有疾风才识劲草,经磨洗方得真知。时间仿佛大浪淘沙,曾经鼓动人心的文字会变得无人问津,曾经趋之若鹜的著作会被束之高阁,曾经刻在摩崖上的“不朽”也会漫漶不清,经过历史的洗礼,那些经得起无数兵燹浩劫淬炼的书籍才会更加熠熠生辉,光照千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在退潮的海滩上悠悠然去拾英撷翠。
哪些又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沧海遗珠呢?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肯定是其中重要的一页,经过数千年的风吹雨打,中华文明的成果至今仍然在诗经楚辞里吟咏,在大学中庸里玄想,在左传史记里流淌,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可是近代以来,我们偏执地将国家衰败、民族弱乱的责任推给了传统文化,横眉冷对、千夫所指,视金玉为糟粕,弃明珠如敝屣,学者言必称苏格拉底、柏拉图,作家对莎士比亚、海明威们如数家珍,对自己的文化传承却一知半解,甚或顾左右而言他。作为民族复兴时代的中国人,经史子集更应该成为我们的必读书目、文化基因,为此,清人涨潮早已给我们制定了最好的读书计划: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不妨春夏秋冬,读经史子集,发思古幽情,在精神趣味上回归中华文脉的大道。
当然,读什么书很重要,但怎样读书更关键。读感兴趣的书,只是就读书的畛域而言,并非就观点的倾向性而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内心属意某种观点,往往就会去搜罗相近主旨的书籍,很容易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类似于网上浏览新闻,喜欢看什么,大数据分析后就给你推送什么,让你掉进信息的旋涡而不自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观点的过度倾向性,容易让人失之褊狭,这就失去了读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功用。总有些才华卓荦但观点偏激的作者,我们不能对其不加检点,照单全收。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有继承,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譬如学书法的人如果因为盲目激赏,一味听米芾的书论,则欧书寒俭无精神,颜书无平淡天成之趣,柳书为丑书恶札之祖。唐楷皆被其否定,我们还可去学哪家哪派的书风。
对于经典我们要反复研读,读书百遍,其真义方见,对于你认定的好书,理应将其视为终身的挚友,无事时便“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促膝长谈,抵足而眠,方可做到我入书中,书为我用。多掘井而皆不及泉,绝非读书之奥义。
这个时代,求知的渠道是开放性的、多维度的,读书是广义的,须“眼耳心”三到。读书虽为读,但并不用口,得用眼观,读纸质书,读kiddle,上“学习强国”,学习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这是一个知识的时代、开放的时代,象牙塔的壁垒在逐渐消失,每个求知的人都可以利用海量的共享资源,受教于最高明的老师,接触到最新鲜的知识,此乃时代之幸,读书人之幸。我们也可以用耳读书,喜马拉雅等听书软件里每天都在分享着、更新着各类生动鲜活的听书课程,让我们大量碎片化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用眼过度的时候,用耳读书也许是一番别样的听觉享受。除了用好眼睛和耳朵,我们还要用心去读书,学而不思则罔,最好的思考就是写读书体会,读完一本书,不是如释重负般将其弃之一隅,而是屏息凝神,回味拨动心弦的情节,感悟神来之笔的表达,梳理草蛇灰线的伏脉,总结黄钟大吕的义理,让间接的读书经验成就自己的人生智慧。
黄山谷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好读书、读好书必将让你气若幽兰,才如潮海,深林人且不知,明月自来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