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手札全集高清放大手机贴,右军铁粉记得收藏了!
《姨母帖》
《姨母帖》
行楷,硬黄纸本
纵26.3厘米,横53.8厘米
辽宁博物馆藏
释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帖前引有跋,“臣十代再从伯祖晋右车将军羲之书”,是王羲之后裔唐武则天时期王方庆所附。
《姨母帖》原迹已无,现存的是唐代的墨迹钩填摹本,行草书尺牍帖。
这篇书法虽为行书,但间杂隶书,是隶行转向真行的代表书法。古朴凝重,自然随意,是王羲之的名帖,也是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作。
此帖本无名引,是唐时重新摹本时所加《姨母帖》,因内容是哀悼其姨母逝世的文字。
王羲之的母亲姓卫,卫氏的姐姐就是王羲之曾师从书法的晋代著名书法家卫夫人,《姨母帖》中所哀悼的姨母也就指卫夫人。
此帖钩填技术极其精妙,可谓“下真迹一等。” 董其昌曾称此帖“奕奕生动,并其用墨之意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泄殆尽”。
《初月帖》
《初月帖》
草书,是《万岁通天帖》中的第二帖
辽宁博物馆藏
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和王羲之其他草书比较,具有古意,可能是较早的作品。
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点。如其中倒数第二行之“道忧怀”,末行之“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如“忧”字的首笔和末笔,“怀”字的左侧竖画,“报”字的最后一笔,笔画或短或长,或藏锋或露锋,都呈曲势,非一带而过,中间充满了微妙的变化。翁方纲所谓“中过”,包世臣所谓“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等等,于此帖皆可领略一二。用笔以中锋为主,有些字如“山”字、“报”字使用侧锋也十分明显。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帖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这种情况同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唐代以后追求精整规范,这样的字就很难出现了。
《上虞帖》
《上虞帖》
唐摹王羲之草书硬黄本
高23.5厘米,横2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此卷为北宋内府旧藏,至今尚何存原装,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晋王羲之上虞帖》,卷有南唐内府“集贤院御书印”、“内合同印” 以及宋内府朱文双龙圆印、“政和”、“宣和”、“御书”葫芦印、“内府图书之印”等。明代曾藏晋王府,后由韩逢禧、梁清标、商载、程定夷递藏。明代詹景凤《东图玄览》、清代安仪周《墨缘汇观》有著录。原迹现藏上海博物馆。有影印本行世。
《寒切帖》
《寒切帖》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
纵25.6厘米,横21.5厘米
现藏天津博物馆
释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此帖宋代曾入绍兴内府,明代流入民间,曾为王时敏等递藏。
文中“谢司马”应为谢安。谢安为王羲之至友。谢安于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出山为桓温西司马,时41岁。王羲之此信应写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逝世。因此,此书应是其末年书。评者都认为,王羲之书法到末年,才达到极致,于此帖可以临略其末年书法妙处。
此帖书体遒勁妍润,沉著流動,写时好像毫不费力,体现王羲之晚年书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极致妙处。正如唐人孙过庭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所以能够“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内容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大意就是“王羲之拜上:快雪过后天气放晴,佳妙。想必你可安好。事情没有结果,心里郁结,不详说。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启。”
汉字书法向来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我想,我们可以从书圣的笔墨中,一览书法的绝美之处。
“羲之顿首”四字,行草体,宛若游龙,笔墨流畅优雅。
“快雪时晴”四字,字体结构严谨细密,笔墨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即使是由行草忽然转向行楷,也未见笔画杂乱无规章。
“佳,想安善”,又略带有行草风格,过渡缓慢,看来书圣当时心情却是不错,下笔这般自由恣意肆意。其中“善”字,下笔处流畅,收笔处也刚刚好,就像你倒了满满一杯水,却不会轻易溢出来的感觉。
“未果为结,力不次”。“果”字与“为”字,行云流水,不见拖沓,尤其“为”字,宛若盘龙,蓄力在内。“力”字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棱角分明,有巍巍山岳之势。
”王羲之顿首“。行草体。”之“字又变换了另一种字形,王羲之的“之”字,虽简单,却百看不厌。
“山阴张侯”行楷结尾。“阴”字左低右高,但却没有影响整体平衡的感觉,疏密得当,匀称有致。
这件书蹟上有“君倩”题名,米芾认為是梁秀,但史书未见其人,不详其生平,近人考為唐高祖駙马薛君倩。
此帖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有的节奏韵律。笔法圆劲古雅,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悠闲逸豫。即使偶尔重心忽左忽右,全局依然匀整安稳,不失平衡的美感。
观该帖,似乎可以看到王羲之当时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神态。难怪,被历代视为珍稀,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
《七月帖》
《七月帖》又称《秋月帖》,与《都下帖》装为一卷
摹本, 麻纸本,草书
纵 27.7 厘米,横25.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叹。信反,得去月七日书,知足下故羸疾问。触暑远涉,忧卿不可言。吾故羸乏,力不具。王羲之白。
曾为金章宗、项元汴等藏。
《都下帖》
王羲之草书《都下帖》又称《桓公当阳帖》,麻纸摹本,与《秋月帖》合装为一卷(七月都下帖)。纵27.7厘米。5行,45字。永和十二年(356)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都下帖》又称《桓公当阳帖》
摹本,麻纸本,草书
纵27.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得都下九日书。见桓公当阳去月九日书。久当至洛,但运迟可忧耳。蔡公遂委笃,又加廗下,日数十行,深可忧虑。得仁(祖廿六日问,疾更危笃,深可忧!当今人物眇然,而艰疾若此,令人短气。)
永和十二年(356)书。与《右军书记》相校,此帖“仁”字下裁去27字。
《平安帖》
《平安帖》此帖亦称《修载帖》,与《何如帖》、《奉橘帖》共一纸,横46.8厘米
摹本,硬黄纸本,行书
纵24.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
为项元汴、笪重光、清内府等藏。帖中修载为王羲之的从兄弟王耆。
《何如帖》
全 帖
何如帖
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何如帖》全图《何如帖》此帖又名《不审尊体帖》
摹本,硬黄纸本,行书
纵24.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帖中“怀充”押署系唐怀充,“察”系姚察。
《奉橘帖》
《奉橘帖》
摹本,硬黄纸本,行书
纵24.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行穰帖》
释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下面是《行穰帖》的高清局部图,细节控可以享福了~)
▲《行穰帖》局部1
原作中最细小的不规则处,都再现出来,在局部图放大的几个字中,注意有些笔画的下侧有一两根不顺的贼毫露出,但未逃过复制者的眼睛。复制者的精确还表现在他再现了原作纸张的特征。
▲《行穰帖》局部2
《行穰帖》
再临本,草书
纵24.4厘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右军书记》:‘足下行穰久,人还,竟应快不? 大都当任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此帖仅是著文片段。
《频有哀祸帖》
《频有哀祸帖》
摹本,行书
纵26.9厘米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
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此帖与《孔侍中帖》共一纸,或将二帖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
《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
摹本,行书
纵26.9厘米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此帖与《频有哀祸帖》共一纸,或将二帖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频有哀祸·孔侍中帖》在活泼的行书笔意中带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结体上又显示出欹侧取妍的艺术效果。
《丧乱帖》
《丧乱帖》
摹本,行草书
纵28.7厘米
日本皇室藏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
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此帖与《二谢帖》、《得示帖》共一纸。永和十二年(356)书。书信反映了王羲之对北方故乡的祖坟被破坏的愤怒和悲伤。
《二谢帖》
《二谢帖》
摹本,行草书
纵28.7厘米
日本皇室藏
释文: 二谢面未比面迟承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二谢一说为谢安、谢万;一说为谢尚、谢奕;一说为陈郡谢氏兄弟。
《得示帖》
“得示”二字 ,显现的稳健、疏朗,方、迟、疏。
下面的“示”字下主上次,左下点与竖厚重紧密、右下点轻灵空荡。
接着,我们看到下面连笔“知足下” ,显现的缠绵、急速,圆、重、密。
“犹”的独立与“未佳耿耿”连带相得益彰。“犹”之左主右次,左部双撇凝而相聚,右部虚化简约。
下面的是“吾亦劣劣”的连、断与前面的“得示,知足下”的断、连,“犹”的动、速、急与“ 明”的静、迟、缓,极尽变化。
或许是习惯,抑或说是智慧,书圣在写“乃”字前,已然胸有成竹地将左边的撇以“冲刀法”,扛起整个线条。
看到下面,“不欲”的轻、起、藏,“触雾故也”的重、伏、侧又与“迟”的小、细、圆,令尺牍韵律十足。
《得示帖》在处理字结构方面的手段丰富且精彩。看到下面的“触”字,右主左次、右放左收,右部墨聚于“虫”之中轴。
“雾”之上主下次,下部右主左次,“务”部中段浓墨重画紧接,整字虚实变换、松脱灵动。
我们看到“散”字。“散”之左主右次、左收右放、左实右虚,形成对比与互补,臻显丰满;
《得示帖》
摹本,行草书
纵28.7厘米
日本皇室藏
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大道帖》
《大道帖》
临本,行草书
纵27.7厘米,横7.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大道久不下,知先未然耶。
清人孙承泽以为米芾所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