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红色记忆:参加厦鼓海战的宫德文团长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宫德文照片

一位南征北战,曾参加厦鼓渡海战役的山东籍31军副团长(亦有称是团长,待证),一位典型的南下干部,曾获得“华东区战斗一级英雄”的称号,辗转离开厦门后,曾任职南平水泥厂厂长与南平合成氨厂厂长,且终老于南平。2014年,宫德文的外孙女常蕾循着祖父的足迹,来到厦门,怀着振兴少儿教育业的梦想,创办了一所幼儿园——心蒙.蒙特梭利幼儿园。——  林鸿东

老宫厂长

1965年隆冬,我毅然离开可爱的鹭岛,乘北去的列车颠簸数十个小时,才在西芹站下车。眼前漆黑一片,只有站台上昏暗灯光投射伴我前行若干分钟,终于到达要投身工作的南平合成氨厂。见到厂门囗站着两位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士,我主动向其中一位出示介绍信。他看着频频点头,而后告诉身旁魁梧中年汉子道:“老宫,他是新来的!”于是我赶紧伸出手相握。他夹着浓重山东口音说:“远道辛苦了,夜深了,先到招待所休息!”他的一番话让我心中油然而生亲切感。以后断断续续听人说起老宫是我的学生鲁闽的父亲,老宫是厂长,老宫是南下干部等等……。

1917年,宫德文出生于山东莱阳一家普通农户。从小就会帮忙干农活,做家务,很得父母疼爱。1937年,曰寇入侵,家乡沦陷。他高中辍学,怀着满腔仇恨,加入武工队,站岗放哨送信,埋地雷,拔据点,反扫荡,他如初生牛犊不畏虎,勇敢杀敌。1947年春,他勇跃报名参军,奔赴前线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殊死斗争,并在莱阳阻击战中火线入党。由于奋不顾身,头部重伤昏迷不醒,幸好被战友及时发现,背着送到老乡家,看护他的农妇视其如亲子般照料,让他初愈重返部队。这段軍民鱼水情始终耿耿于怀。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解放后,尽管工作怎么忙,只要有机会回山东,他都挤出一点时间去看望那位救他一命的农妇。

1949年,宫德文随解放大军一路南下,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厦鼓海战。“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在血与火的考验里,无往而不胜!在老宫家里,至今还珍藏着好几枚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解放奖章。这些用生命换来的纪念章记录着老宫颇具传奇的人生。看着这些纪念章,他的千金鲁萍和鲁琳仿佛昨天听着他讲述既往的故事。1948年底至1949年初,老宮所在部队参与包围徐州,正值天寒地冻,冻得实在受不了,战士们连蚊帐都裹在身上卸冻。1949年4月21日,作为首批渡江的部队,在炮火连天,波涛汹涌中抢险过江,那是何种悲壮的场面。1949年7月,部队南下,向福建挺进,从闽北一路跑着追歼国民党军队,翻山越岭,连续一个多月没有停歇,冒着酷暑行军。气候炎热,水土不适,常常累得走路都会打走起瞌睡来。

在老宫参战大大小小12次战役中,可以说济南攻城战和厦漳战役之鼓浪屿海战是最为壮烈的两场战争。1947年,他刚应征入伍,被分配在条件特别艰苦的独立营。济南战役攻城时,他们搭着梯子翻城墙,当他爬到八,九米高的时候,绑梯子的绳索突然断了,梯子一散,他立连人立即倾倒掉进战壕里,右腿血管破裂,血流如注。在当时战争条件下,卫生员只可简单包扎止血,又马上投入战斗!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盘踞厦门的国民党军如瓮中之鳖,处于解放軍的重重包围之中。10月15日那天,在山崩地烈的炮声里,开始了空前巨大的渡海作战。部队用汽艇牵引的船队进入嵩屿海峡,但因为顶风逆浪,部队很难登陆。31军第271团38岁的王兴芳团长时间指挥的三连和老宫所在的特务连部分战士,被迫改从旗尾山东侧悬崖峭壁下敌人的火网内登陆。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却在小岛沿岸筑着许多阴蔽暗堡负隅顽抗。战士们在泥滩每前进一步都要花出巨大力气,尤其为了避开敌人机关扫射,有时还得如蛇蜷缩曲线而行。

这一仗打得非常悲惨,王兴芳团长和13O多位烈士的鲜血染红鹭江水。1O月17日鲜红的五星红旗插上鼓浪屿晃岩之巅!

解放后,随着国家建设重点转移,老宫以副团职,少校军衔,结束戎马生涯,转业至榕城省重工业厅,任职科长。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到来,他走出机关,深入充实基层领导,在建设新南平的号角声中,接受合成氨厂长的任命书,开启新的人生。蜿蜒的九峰山巍巍屹立,郁郁葱葱:东流的沙溪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1958年,乘着大跃进强劲东风,从五湖四海汇聚了成百职工,在他的积极带领下,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土法上马,迎难而上,让一座座高耸入云的脱硫塔,铜洗塔,合成塔各就各位。全厂职工拧成一股绳,苦干巧干,争时间,抢速度,终于提前完成厂房基础建设和设备安装任务,顺利通过上级验收。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1959年,老宮当选全国群英会代表,无尚荣光。老宫厂长坚毅顽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勇敢面对。"文革"吋,他受到冲击和批斗,但从不放弃自已的信念和理想。他常说,"战争中炮弹落在我身旁,我被炸晕了,差点牺牲都没害怕,这点冲击算得了什么?在厂内他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多产化肥,支援农业向党代会献礼。

与此同时,大跃进的战马把建阳莒口姑娘邱惠珍迎到氨厂当妇女干事。她心胸博大,善于团结职工,善于着过细思想工作。从相识,相知,相爱中老宫和她喜结良缘,美满和谐家庭其乐融融。更为有趣的是老宫随军南下,甚至转业都在八闽大地,走遍福建的山山水水,对这片热土爱得深沉。从他们生儿育女,给儿輩们取名,仅仅輩分加上地名而巳便可略见一斑了。双龙即兄鲁闽,弟鲁延;双凤即姐鲁萍,妹鲁琳。自然取名,无需过多讲究,使人觉得亲切。同时,他们一贯严格要求子女,从不为小辈找熟人,走关系,总是教育他们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沙门松涛呼啸,富屯溪水呜咽。这位烽火岁月,舍生忘死躯虎豹,铁骨铮铮英雄汉。这位建设年代,战天斗地献化肥,忠心耿耿好厂长于1969年6月24日在上海华山医院与我们永别了。6月30日,南平合成氨厂革委会假职工食堂隆重追悼,昔日职工大会他做报告的台上嵌着他的遗像,低沉的哀乐伴着我们为老宫厂长送别最后一程。

法国大作家大仲马曾经热情赞美勇士:为祖国而战,那是最美的命运啊!″老宫穿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硝烟炮火,以血肉身躯迎着弹片飞奔前行。为了凯旋的步伐,为了和平的土地,用青春和生命矗立起信仰的不息灯塔。在当下,也许不仅是铭记,不仅是传承,更是血脉里奔腾不息的红色风骨。

谨以此文纪念宮德文逝世五十周年。

宮德文与太太邱惠珍

宫德文外孙女常蕾创办的厦门心蒙幼儿园

宫德文外孙女常蕾

宫德文外孙女常蕾

作者简介:林禧祝,1945年生,老鼓浪屿人,林文彩之孙,林汉南之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