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齋读史札记|晚清的坚守与转型
1848年,徐继畬刻印出版《瀛环志略》,首以《地球平圆全图》为引,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然后展示《皇清一统舆地全图》,显示中国在亚细亚之东南。当时文人指出徐继畬“一意为泰西声势者,轻重失伦,尤伤国体”。好似曾相识的感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各海关上缴国库税银实行年包税制度,多征则不必呈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洋人对海关账册、档案的监督下,税款全数登记上缴。赫德所主持的海关总税务司,也成为晚清时期唯一清廉的衙门。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11国宣战,宣战诏书下至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宣战诏书扣押,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此讯,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台余联沅出面,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东南督抚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陆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得到发展。
据统计,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共派出从军记者114名,还有15名画师摄影师连篇累牍地报道战争的进展状况、战斗经过、双方死伤人数、获战利品、俘虏处置及战地情形等,战争爆发后仅一个月,有17名西方记者获得了随日军采访的许可。而清政府则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拒绝外国武官随军观战。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 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 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配图是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为联军占领紫禁城搬梯子的北京老百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