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烟山与麓台书院
友情提示:本文19873字,阅读约需5分钟
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元代开科取士首位汉族人状元,官至礼部尚书的张起岩游浮烟山麓台时写就的这首《麓台秋月》诗世代流传,其中的“台上读书燕太子”指的就是南燕国太子慕容超。南燕国皇帝慕容德曾特意安排慕容超到麓台学习,以期慕容超学成文治武功的本领。
民国《潍县志稿》记录了潍县历代得中进士的人数:唐1人,南唐1人,宋14人,金2人,元2人,明28人,清78人。从这组数字中不难发现,历史进入明代,潍县得中进士的人数陡增,是元代的14倍。而到了清代,潍县得中进士的人数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达到78人,甚至创造了“一条胡同两状元”的科举奇观。
明朝时期,有一个年少时在浮烟山麓台发蒙,宦海沉浮大半生而最终归根桑梓的人,为浮烟山为潍县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人是刘应节,明晚期潍县刘家庄子人。刘应节声名显赫,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曾经是抗倭英雄戚继光的顶头上司。宦海险恶,刘应节终因与万历首辅张居正、掌印太监冯保有隙而被弹劾,遂辞官归里。
大明朝堂上少了一位能臣,而潍县却多了一位文化巨擘。万历五年(1577年),刘应节筹资在浮烟山麓台修建了潍县历史上第一座书院—麓台书院。麓台书院建成后,刘应节亲任山长,除亲自主讲外,还延聘名师,教化一方。在刘应节的执掌之下,麓台书院教风严谨,学风端正,成绩斐然,四方学子慕名求学者络绎不绝。
在刘应节延聘的名师中,乡邻高桂(潍县麓台村人)是明万历丙子(1576年)丁丑(1577年)联捷进士,曾任泰兴知县、礼部仪制司主事、贵州思石道监察副使等职。万历十六年(1588年)高桂因上《科场大坏疏》奏疏揭露科举乱象而名动朝野。
麓台书院继刘应节、高桂两位进士后,又出了一位进士出身的经史大家—刘以贵。刘以贵是刘应节的五世孙,少时即在麓台书院读书,累官至广西苍梧知县、酉阳州同。40岁时辞官还潍,到麓台书院讲学授徒,著书治学。时值清朝文字狱盛行,麓台书院像全国其他书院一样危机四伏,风雨飘摇。刘以贵秉承先祖刘应节“以存养为根本,省察为修治,穷理为门户,笃守程朱理学”的遗愿,在麓台书院的十几年里,勤于讲学,精于点拨,诲人不倦,影响了代代学子。
阎循观和韩梦周并称“山左二巨儒”,在麓台讲学中颇多交集。及至阎循观讲学麓台时,历经二百多年风雨的麓台书院已经倾圯,阎循观遂与乡人夏秦玉、修贞观的张道士倡建书院,书院建成后名为西润草堂。清乾隆年间,在阎循观的影响下,潍县韩梦周、高守训,昌乐阎循中、阎学尹等名士,也相继在此攻读、教学,并取得了卓越成就。特别是韩梦周在麓台书院主讲27年,是麓台书院教时间最长的人。他执教麓台后,远近学子纷至沓来,不仅有来自周边的潍县、昌乐、安丘、寿光、临淄、莒州等地,甚至有人来自江南,书院一派兴盛。
关注潍坊五好青年
如果可以请用一秒钟来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