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桥的历史变迁(上)
友情提示:本文1513字,阅读约需5分钟
大石桥因作为潍县十景之一的“石桥漱玉”而名声在外。自清康熙年间至清末二百多年时间里,大石桥是潍县城区一带橫跨白狼河联系本地河东、河西,以及胶东各地沿官道来潍、去济南、北京、沂蒙山区等地必须经过的唯一一座可以常年通行马车的传统石桥。
从潍县县城东北关大街东端过白浪河到东关北大路的东西大道,自古以来就是陆上交通要道。因这里河道宽阔水流较缓,曾有座“滚水桥”,即在河底沿道路走向铺设条石成为水下石路,供车马行人在低水位时涉水而过。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七月,一场洪水将朝阳门外的青龙桥西头部分冲毁。知县朱敦厚与热心公益事业的陈梦熊(陈调元之子),王运隆,谭举,孙魁,僧人普心等人商定:将青龙桥拆除,拆下的桥石全部运到滚水桥处建一座正规大桥;在原青龙桥处,改建为季节性木桥。
此举得到东北关大街、北大路等附近街道上商店客栈居民的欢迎,纷纷捐钱。七月开工到十一月新大桥建成,桥长二十八丈大,宽九尺四寸,共十七孔,桥西头铺出五丈条石路面,桥东头铺出五丈三合土路面。大大改善这一重要官道的交通条件。取名“普济桥”,民间俗称“大石桥”。
现在的福寿街白浪河大桥
清雍正三年(1725年),济南府杨太守路过潍县,对这座大桥大加称赞,并留下捐款以备维修。因看到大桥建造坚固,并希望这座桥永久,向知县张瑞亮建议将大桥改名为“万年桥”。于是自那以后,官方就改称“万年桥”,但老百姓依然叫它“大石桥”。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大石桥进行了大修。清嘉庆八年(1803年)知县钱麟保自出俸钱维修大石桥。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丁克诚捐资重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丁克诚四子丁延珍发现大石桥易坏的原因是西山石料质量较差,不如“东山石”耐磨抗压,他便提出将桥面全部换为东山石,有人说东山石出自平度,采石运输等费用巨大,他表示,从采石到运输到现场的费用均由他个人全额承担。从此桥面全更换为东山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