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辩证的系统性

伤寒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的系统性和系列性。所谓系统性,就是数百个伤寒的具体证候,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六经又以同一的病因组成一个伤寒整体,即伤寒病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伤寒六经病理阶段过程中的若干具体证候之间纵的病理关系,形成了六经辩证的系统性。所谓系列性,即数百个伤寒具体证候,以病理趋势的特殊性相区别,以病因的同一性而组成一个伤寒证候的系列,又以同一的病性而组成阴性证系列与阳性证系列,又以病位病性的同一性形成六经证系列性。六经各证候之间的横的病理关系形成六经辩证法的系列性。从其系列性说,伤寒过程依据器官功能盛衰分化为阴阳两类证候。阴证类与阳证类又依据表、里、气机病位而分化为六经。

六经各经中又依据不同的病理趋势分为若干具体的证候。从伤寒一病分六经,六经又各分为若干具体证候,都是以病因、病位、病性相联系,又以病位、病性相区分,形成一个辩证系统。辩证之目的为治疗。由于伤寒病为一种生物病原体所引起的病理过程,因而以“因势利导”为治疗的主导思想。从这一治疗思想出发,对伤寒阳性过程以祛邪为治疗原则,对伤寒阴性过程以扶正为治疗原则。在三阳病中,由于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祛邪法;在三阴病中,也因不同病位有不同的功能特性而有不同的扶正法。

如太阳为阳性表病而用汗法祛邪;阳明为阳性胃肠病而用吐法、清法、下法祛邪;少阳为阳性气机病而用和法;少阴病为阴性表病因而用助阳温经之扶正法;太阴病为阴性胃肠病而用助阳温里法扶正。祛邪法分汗、吐、清、下、和诸法;扶正分助阳温经、助阳温里、回阳救逆诸法。如此形成一个伤寒辩证治疗系统。略如下列图表:

上述是伤寒六经系统与治疗法则。以下为六经辩证治疗系统的各经证治。

(一)太阳经证治系统

在太阳病理阶段,由于是表病位的阳性过程,体表组织在抗御反应中表现着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体表组织因其功能特性而通过排汗的代谢机能以祛除病理物质,所以有发热自汗出与发热汗不出两种向外趋之势态。仲景根据太阳这种外趋之病势而因势利导用汗法祛邪。但汗法据自汗病势用解肌法,以桂枝汤为主方;据无汗病势用发汗法,以麻黄汤为主方。自汗病势之各具体证候因有太阳自汗病势的同一性,又各有其特殊性质,所以皆用桂枝汤加减法治疗。无汗病势之各具体证候也因有着太阳无汗病势的同一性及各自的特殊性质,也皆以麻黄汤加减方治疗。桂枝汤加减方共十五个都以桂枝为主体,都以脉浮、发热恶寒、自汗为病理依据。麻黄汤加减方包括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四个,都以麻黄为主体,都以脉浮、发热恶寒、无汗为病理依据。这样组成一个伤寒太阳辩证治疗系统。但在太阳病理过程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造成这样那样的并发或继发证。这些并发或继发证因为不是伤寒病因引起的,所以属杂病的范畴。如蓄血、水逆、热喘、水饮、虚烦、悸气、结胸、心下痞、胀满、停饮、滑脱等证。太阳阶段的辩证治疗系统略如下表:



(二)阳明经证治系统

在阳明病理阶段,由于肠胃的生理特性(如胃的呕吐和肠的排便亦为保护和防御反应),在抗御过程中,表现为上越、里热、下夺三种趋势。仲景据上越趋势而用吐法,以涌吐而祛除病理物质;据里热之势而用清法,以通肠来祛除里热;据下夺之势而用下法,以排便来祛除病理物质。

上越、里热、下夺以胃家实为共性,上越以愠愠欲吐,里热以汗出而渴,下夺以不大便为各自病理特性。吐清下三法皆祛邪法,以邪之所在不同,因其所趋之势而祛除之。在阳明阶段中亦有并发或继发证,例如黄疸、热入血室、蓄血、虚烦、热淋、便秘等。阳明经辩证治疗系统略如下表:

(三)少阳经证治系统

少阳病理阶段是伤寒在气机病位引起的病理反应。由于气机的功能特性规定着它调节失常的病势。仲景则因势用和解法,以柴胡汤为主。对兼有表证里证或其他证的俱以柴胡汤加减法治疗。在少阳阶段中也有热入血室等并发性杂病。少阳经辩证治疗系统如下表:

(四)少阴经证治系统

(五)太阴经病证治系统

太阴病理阶段是里病的阴性过程,其病势为阳虚里寒,因其势而治以助阳温里法,以四逆汤为主方。太阴过程之辩证治疗系统如下表:

(六)厥阴经病证治系统

厥阴病理阶段为气机病的阴性过程。对厥阴病仲景未出示治法,但他揭示了厥阴病理阶段中四个证候是气机病的阴性过程,也就是在机能衰弱和体液不足状况下的气机障碍。其辩证系统如下表:

六经病理阶段在辩证治疗上各成系统。六经证治系统又以病因的同一性连接为一个伤寒辩证治疗系统。六经之间既以病性、病位的特殊性相区分,又以病性、病位的同一性相联系。使千姿百态的具体伤寒证候,以类相属,而又分擘条理地编组为系统,连接为系列的东西,这不是别的,正是伤寒病理过程本身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的特殊性质和同一性质。例如,同一病位依功能盛衰而分化为阴阳两性病理过程,它们又因功能进退变化而相互转化。同一病性的病理过程依据不同的病位而分化为三种过程,但又以同一的病性相联系。不同病性的过程皆以同一的病位相联系。如此地将伤寒病理发展过程中数以百计的特殊证候区分为六经,又连接为一个整体。六经病之间的传变皆取决于阴阳消长的变化:阴病转阳则病退,阳病转阴则病剧;阴病伤阳则病危,阳病伤阴则由表传里,阳病伤阳则向阴性发展;阴病伤阳则二阴合并,阴病伤阴则阴竭阳脱。在治疗方面,阳病治阴,治阴在保存津液;阴病治阳,治阳在扶正气。汗吐下清和诸法,皆祛邪法。邪气去则津液存、正气安。助阳温经、助阳温里、回阳救逆诸法皆扶正法。正气胜则邪气衰。

六经辩证与治疗也是一个整体。因为辩证是方法,治疗是目的;辩证是治疗的根据,治疗是辩证的结果。因势利导是根据外界致病因素引起的伤寒病,在长期的实践中的总结,它本身即是按照客观规律去解决矛盾之意。阳性病以祛邪、阴性病以扶正的治疗原则,正是在因势利导思想的基础上,根据阴病和阳病的客观规律而产生的。例如,阳性病因功能强盛体液充足而发生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的抗御反应,自可根据病位的功能特性,顺应其抗御趋向以祛除病理物质。如太阳病在表用汗法;阳明病在上用吐法,在下用下法,里热用清法;少阳病在气机调节失常用和法。阴性病因功能衰退和代谢减低,这自应鼓舞机体功能提高抗御能力,以改变正邪之间的矛盾地位。如少阴病为表病的阴性过程,因体温不足而恶寒,身疼脉微欲寐,知为阳虚表寒之势,所以用助阳温表法以提高体表组织功能而利于抗病。太阴病为胃肠的阴性过程,胃肠因功能衰弱血循环不足而吐利腹疼,为阳虚里寒之势,所以用助阳温里法以提高胃肠功能而止其吐利疼痛。六经辩证与治疗是一个整体,虽然辩证可自成系统,而治疗方面亦自成系统。但辩证与治疗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旦分割开来,便俱失存在的意义了。

伤寒六经是一个完整的辩证治疗体系。其纵的关系表现了它的系统性,其横的关系表现了它的系列性。如太阳病是由一个桂枝汤证的证治系列和一个麻黄汤证的证治系列所组成;阳明病是由一个瓜蒂散证的证治系列和一个白虎汤证的证治系列,及一个承气汤证的证治系列所组成;少阳病是由一个柴胡汤证治系列组成。太阳、阳明、少阳诸证为一个伤寒阳性病证治系列。少阴病是一个附子汤证治系列,太阴病是一个四逆汤证治系列。少阴、太阴诸证是一个伤寒阴性病证治系列。阴、阳两大系列为一个伤寒病的证治系列。伤寒六经辩证治疗体系,纵成系统、横成系列、辩证与治疗、理法与方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正是伤寒病理过程本身发展规律的反映,是长期临床实践认识的结果。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完美的辩证治疗系统,是祖国医学光辉的科学成就。但《中国医学史略》却说:“《伤寒杂病论》是一部条文式临床札记性的著作……既没有系统的专门论述,每条条文也不是加以明确的说明。”是的,所谓条文札记性,是《伤寒论》的简书的文字形式,但这并不妨碍条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六经本身即是专门的系统,只是仲景作出了《伤寒杂病论》,没有加以“明确的说明”,这也正如史前人类发明了钻木取火而没有说明摩擦生热一样!

《伤寒论》之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此虽与《素问·热论》之六经名称相同,但实质有所差异,《热论》六经仅言热证,而本论六经则不但为辨证论治之法则,并且几乎具有《内经》所载全部主要内容。如陈修园云:“是书虽论伤寒而百病皆在其中,内而脏腑,外而形身,以及邪气之生始,经输之会通,神机之出入,阴阳之变易,六气之循环,五运之生制,上下之交合,水火之相济,寒热虚实,温清补泻,无不悉备。且疾病千端,治法万变,统于六经之中,即吾道'一以贯之’之义……。”由此可见《伤寒论》六经,实乃以《热论》六经为基础而有进一步之阐发。其中理法方药俱备,已较《热论》六经更为完整而具体。故《伤寒论》之六经,诚为指道临床、掌握病变之重要纲领。

《伤寒论》六经分证,是以各种外感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之症状,结合人体之强弱、病邪之浅深,以及病势之进退、缓急等等,加以分析综合,以求得不易之演变规律,再归纳为各种证候类型,以作施治之准则。一般言之,凡病邪在表或在腑,即为三阳证(即太阳、阳明、少阳);病邪在里或在脏,即为三阴证(即太阴、少阴、厥阴),此乃仲景首创一切外感病辨证论治之规律。此一规律,便于医者临床运用,使在疾病变化复杂之情况下,收执简驭繁之功。

根椐各种症状,归纳为六经,而各经之病,又均具有其独特之主要证候群,即所谓六经提纲,在提纲中,又各有其特点,即附于提纲之病情。此种病情,并非疾病表现之一般情况,而是主要症状中尤为主要之症状,有已提在提纲中者,亦有未提在提纲中者,如:

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八字为提纲,“恶寒”二字为病情。

阳明病以“胃家实”三字为提纲,“恶热”二字为病情。

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六字为提纲,“喜呕”二字为病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两证亦为重要)。

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二十三字为提纲,“食不下”三字为病情。

少阴病以“脉沉细,但欲寐”六字为提纲,“但欲寐”三字为病情。

厥阴病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二十四字为提纲,“不欲食”三字为病情。

以上六经及病情,为《伤寒论》全书之纲领,深明此纲领之意义,始易掌握辨证论治之规律,学者诚能掌握此规律,再结合《金匮要略》一书,深入钻研,化而裁之,灵活运用,即可统治男妇老幼大多数疾病。清代徐灵胎谓:“上古圣人,以汤溶治病之法,惟赖此书之存,乃方书之祖也。其论病,皆本于《内经》,而神明变化之;其用药,悉本乎于《神农本草》,而融会贯通之;其方皆上古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仲景间有随证加减之法;其脉法,亦皆《内经》及历代相传之真诀;其治病,无不精切周到,无一毫游移差错之处,实能洞见本源,审察毫末,故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真乃医方之祖也。”可知仲景不仅总结东汉以前之治疗经验,使之成为完整之理论体系,并且在前人已有成就之基础上,而“神明变化”“融会贯通”和“随证加减”。宜乎自汉代迄今之医家,未有不式为龟鉴者。

六经病证是人体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所以,六经病基本上概括了五脏六腑十二经的病变。

六经病证,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统属于里,以邪正关系与病变的性质分,凡正盛邪实,抗病能力强,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抗病力较弱,病势虚衰,表现为寒、为虚的,多属三阴病证。

1.太阳病证——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2.阳明病证——阳明主里热实证。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阳明经证,系指邪热弥漫全身,而肠中并无燥屎内结,故以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等为主要特点;阳明腑证,则指胃肠燥热,与肠中有形之糟粕相合,燥结成实,以“痞、满、燥、实、坚”为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腹胀满疼痛、大便硬、舌苔黄燥,或焦黄芒刺、脉沉实等。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亦有胃热束脾及津液内竭之便硬,同属阳明篇。此外阳明篇亦包括湿热发黄、血热致衄、蓄血、阳明中寒等内容。

阳明热证,治宜清解,方以白虎汤为代表。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3.少阳病证——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病入少阳,则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里,据三阳证之浅深层次,少阳病被视作半表半里证。正因为这一特殊病理层次,决定了少阳病多有兼表兼里之不同证型。

少阳病以和解为其基本治法,小柴胡汤为首选。其兼表者,和解兼以解表,选用柴胡桂枝汤;兼里者,和解兼以攻下,宜施大柴胡汤。禁止单独使用汗、吐、下等法。

4.太阴病证——太阴主里虚寒湿。

脾属太阴,与阳明胃相表里,肾阳旺盛则邪从燥热而化,脾阳不足则邪从寒湿而化,故阳明病属于里实热,太阴病属于里虚寒。其主要脉证有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时痛,喜温喜按,口不渴,或舌苔白腻,脉沉缓而弱。

太阴病治以温中健脾除湿为法,视证情之轻重分别选用理中汤、四逆汤等。太阴病亦有兼太阳表证者,可用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之法;有兼气血不和腹痛者,宜用温运通络、缓急止痛之法,太阴病失治误治可致阳气更伤,形成少阴虚寒证。

5.少阴病证——少阴属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为少阴病变的特点。

少阴病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因而在临床上有寒化,热化的两种不同证候。少阴寒化证的主要脉证有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等;少阴热化证的主要脉证有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

少阴病症情多复杂,病势沉重,有阳虚,有阴亏,有阴阳俱虚,亦有阳虚兼表者,有阴伤化燥、水涸土燥者,因而其治法多样,大要不离扶阳与育阴二途,扶阳多用四逆之辈,育阴常施胶芍之属。其预后转归当视阳回或阴复之情况而定。

6.厥阴病证——它是病变的较后阶段,此时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多显示肝,胆和胃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饮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

厥阴病根据临床表现及成因不同,而有脏厥、蛔厥、寒厥、热厥、水厥、痰厥等类型。厥阴下利,有热利、寒利、寒热错杂下利等。厥阴呕哕,有虚寒、实热之别。简言之,厥阴病篇内容繁多,虚实错杂,旨在揭示辨证论治之精义,因而其治法无定律,贵在审证求因,灵活施治。

六经病证,既有每经的严格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它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而脏腑、经络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常可波及另一经,从而出现传经、合病,并病等证候。

传经——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

合病——两经或者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的称为合病。

并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它经证候的,称为并病。

直中——是指患者体质素虚,抗病力减退,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阴经,即发病就见三阴病证,称为直中。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病。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太阳病证治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病理机制

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

(1) 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 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 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 “ 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

(1) 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 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治则方药

1.太阳经证治法

(1) 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 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 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内热原因甚多,凡伤津者,多属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血清凉之性不足,又多从肝、胃初起,固不当外发,发则舍近求远,当以补中填精以充其所耗,凉血泻热为从急治则,表症得平,内耗得充,则人正气不失;并寻六经邪之所凑,佐以攻伐以治之,多收内化之效。而邪之去路,当以寒凉开浊门以泄痢,得泄则中焦轻寒,而余阳借诸经反归而致,则中焦热可解,另得草船借箭之功,巧使天下太平。

2.太阳腑证治法

(1) 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 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

(1) 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 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 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 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 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太阴病证治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概括: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病理机制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治则方药

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少阳病证治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

概括:凡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脉证,就叫少阳病。少阳证是邪在肝胆的病变。

病理机制

外邪侵犯肝胆,肝胆之气火上逆而亢,以致出现口苦、咽干、目眩。邪在胆而逆(影响)在胃,故有喜呕不欲食等消化功能失常。气机不爽即发生胸胁苦满。邪正相争,正气虚弱不能抗邪外出则往来寒热。

治则方药

1.少阳正治法

少阳病无太阳之表证,邪不在表,故不可发汗(若汗则耗伤津液,反使病邪内传);无阳明之里实证,邪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若下则阴虚火动而易成惊);胸中无邪实,邪不在胸膈,故不能吐(若吐则伤阳成悸)。所以少阳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少阳病的治疗原则,应以和解表里为主(即不发汗的解热法),然而,少阳病多是有兼表兼里,可在和解的基础上,兼用太阳汗法,或兼用阳明下法,随证施治。

因为少阳病是邪居半表半里,有和解表里作用的小柴胡汤为少阳病的正治方。

2:少阳兼证治法

(1) 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痞结,微呕,是少阳兼太阳病,可用柴胡桂枝汤。

(2) 少阳证而复见腹满痛,郁郁微烦,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干黄等,是少阳兼阳明里实证,用大柴胡汤。

(3) 少阳病腹中拘急而痛,脉象浮1啬沉弦,是少阳病兼里气不足,先用小建中汤补虚,服药后里虚得复,而少阳病证不减,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4) 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是邪热陷于少阳,水饮不化,当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宣饮。

(5) 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痛不可转侧,是邪入少阳正虚神浮,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 热气(胃热)上逆呕吐、寒邪犯胃而腹痛,是上热下寒,用黄连汤清上温中。

太阴病证治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

病理机制

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寒湿犯胃故呕吐。胃气呆滞故食不下。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治则方药

1.太阴病正治法

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如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先治其里。《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自当温里为主,特补出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

(1) 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 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厥阴病证治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发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概括: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

(1) 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 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 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 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病理机制

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治则方药

厥阴病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症,其治法: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厥少热多自愈。

1.厥阴病证治法

(1)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寒热错杂证,治疗也当寒温并施,乌梅丸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又善治蛔厥证与厥阴久利。

(2) 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本证也是上热下寒,证情比较复杂,故也寒热并投。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药如方名)治之。

(3) 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4) 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是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有很高的疗效。

(5) 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最为适用。

(6) 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用吴茱萸汤。

2.厥阴病变证治法

(1) 呕而发热,是病邪由阴转阳的佳兆;法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2) 下利谵语是实热下利,厥阴邪热外出,与肠胃之热相合,因燥实尚未结鞭,故只宜小承气汤缓攻之。

3.厥逆证治法

(1) 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阴盛阳微,阳气有外脱之象,为寒厥证,急当扶阳抑阴,用四逆汤。

(2) 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属热厥证,用石膏汤。

(3) 肤冷、时静时烦、得食呕吐、常自吐蛔、为蛔厥,乌梅丸具有降逆止呕,温胃安蛔,故为蛔厥主方。

少阴病证治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概括: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病理机制

阴气不足,故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虚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故出现一派寒化症状。若病邪从火化热伤阴而阴虚阳亢,则出现一派热化症状。

治则方药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为主法。寒化则扶阳,宜温补法;热化则育阴,宜兼清热法。少阴兼表用温经发汗法;实热内结用急下存阴法。

1.寒化证

本证是少阴病过程中较多见的,其症状是: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治疗当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宜四逆汤。

2.热化证

以阴虚阳亢和阴虚火热相搏二种为主:

① 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属阴虚阳亢,宜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

② 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芩汤滋阴清热,分利水气。

3.少阴兼太阳表实证

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药如方名)。

4.少阴兼阳明里实证

口燥咽干,腹胀鞭满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中医辨证方法之一。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之一。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总结而成。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六经辨证即以六经病证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概括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说明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的盛衰,病势的趋向,以及六经病之间的传变关系。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而经络脏腑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所以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其传变规律有传经、合病、并病、直中等。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主要取决于受邪的轻重、病体的强弱和治疗得当与否。传经的一般规律有:① 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或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② 越经传。不按上述循经次序,而是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太阴。③ 表里传。是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传少阴。

运用六经辨证,能正确地掌握外感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治疗上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六经病证的治疗原则,三阳病重在祛邪,三阴病重在扶正。

六经病证治纲要

太阳病证治纲要

一、太阳本病(经证)

(一)主要内容:

1.性质:表病、热病。2.证候提纲:脉浮,头项强痛,恶寒。3.病机:外邪侵入肌表,营卫失调。4.病变脏器:膀胱、三焦。5.病情特征:恶寒。6.热型:发热恶寒。7.治则:解肌、发汗。

(二)证型:

1.经病主证:

(1)表虚的中风证,即桂枝汤证:由于卫失外固,营血内弱,证见头项强痛,发热,恶风,自汗,脉浮缓,治主解肌祛风。

(2)表实的伤寒证,即麻黄汤证:由于卫气被遏,营血内郁,证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治主发表散寒。

2.经病兼证:

(1)表里同病:表实里热大青龙汤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烦躁,治主重解表,兼清里热。表寒里饮小青龙汤证:证见干呕,发热而咳,治主重温里,兼解表实。

(2)邪郁肌表:邪郁不透的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由于病久风寒两郁,邪正俱微,证见形如疟,热多寒少,日二三度发,面热,身痒,治主两解风寒小发汗。汗出不彻的桂枝二麻黄一汤证:由于汗后风重寒轻,表邪不甚,证见形如疟,日再发,治主重解肌微开表(即两解风寒微发汗)。表郁里热的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由于表未解,风寒两郁,兼有里热,证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烦渴,治主微发汗兼清里热。

(3)邪客经腧:表虚的桂枝加葛根汤证:由于风邪客于经腧,证见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治主祛风兼和经脉。表实的葛根汤证:由于寒邪客于经腧,证见项背强几几,无汗,恶寒,治主散寒兼和经脉。

(二)禁汗证:

1.桂枝禁忌证有:表实者,酒客中风者,服桂枝汤吐者,太阳病汗吐下温针仍不解者,约为表实、内热、邪陷,禁用。2.麻黄禁忌证有:咽喉干燥者,淋家病者,疮家病者,衄家病者,亡血家病者,汗家病者,病人有寒者,尺中脉微者,尺中脉迟者,约为津伤、血虚、中寒、阳虚,禁用。

二、太阳府病(里证)

(一)蓄水证:

1.病机:为表未解,邪传膀胱气分,热与水结。

2.症状:脉浮,发热,烦渴,少腹满,以小便不利为特征。

3.证型:(1)蓄水本证:由于水停津不上承,以渴而能消水的消渴为特征。(2)蓄水变证:由于水停上逆于胃,以渴而不能消水的水逆为特征。

4.治疗:治主解表化气,主方五苓散。

(二)蓄血证:

1.病机:为表未解,邪传膀胱血分,热与血结。

2.症状:脉沉,如狂,发狂,少腹急结、硬满,以小便自利为特征。

3.证型:(1)新病结浅型的桃仁承气汤证:以少腹急结为特征,治主泄热散血。(2)久病结深型的抵挡汤证:以少腹硬满为特征,治主急以泄热逐瘀。(3)久病结深势缓型的抵挡丸证:以少腹满为特征,治主以泄热行瘀。

三、太阳变病(误治坏病)

(一)水饮内停证

1.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主证汗后脐下悸,头眩,身瞤动,主温阳散水。

2.阳虚水动的苓桂甘枣汤证:主证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治主和表利水。

3.阳虚水逆的苓桂术甘汤证:主证汗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主温阳化水。

4.水寒束肤的文蛤汤证:主证水灌后烦热,肉上栗起,意欲饮水反不渴,治主透热散水。

(二)协热下利证:

1.表里俱热下利的葛根芩连汤证:主证下后利不止,脉促,表未解,喘而汗出,治主解表清里。

2.表热里寒下利的桂枝人参汤证:主证下后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治主解表温里。

(三)余热内郁证:

1.余热迫肺的麻杏石甘汤证:主证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治主宣肺清热。

2.余热扰膈的栀子豉汤证:主证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胸中窒,心中结痛,治主宣郁清热。

(四)气血营卫阴阳亏虚证:

1.津伤血虚的桂枝新加汤证:主证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治主生津和营。

2.中虚气滞的朴姜夏草人参汤证:主证汗后腹胀满,治主和脾散滞。

3.阳虚液脱的桂枝加附子汤证:主治汗后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治主滋阴和阳。

4.营卫俱虚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主证汗后病不解,反恶寒,汗出,治主敛阴和阳。

5.阳虚阴竭的茯苓四逆汤证:主证汗下后病仍不解,厥逆、吐利,烦躁,脉微细,治主回阳益阴。

(五)结胸证(为有形之邪结):

1.大结胸证:邪结在胸膈,证重。

性质:属阳,属实。成因:误下陷邪,或传经之热,与水互结。主证:脉寸浮关沉,或动数变迟,或沉紧,膈内拒痛,心下痛,按之石硬,潮热。证候分型:大陷胸汤证,邪结偏下,主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治主峻攻以荡实逐水。大陷胸丸证,邪结偏上,主证兼见项亦强,如柔痉状,治主缓下已荡实泻肺。

2.小结胸证:邪结在心下,证轻。

性质:属阳,属实。成因:误下陷邪,或传经之热人,与痰互结。症状:主证脉浮滑,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治疗:治主清热消痰开结,主方小陷胸汤。

(六)痞证(为无形之邪滞):

1.成因:误下陷邪,或胃虚热入,气机阻滞。

2.主证:心下痞、或痞满,按之不痛而濡。

3.证候分型:

(1)热型: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由于内热壅胃,致心下痞,按之濡,脉关上浮,治主泄热消痞。

(2)寒型:附子泻心汤证——由于热结于胃而表阳虚,致心下痞,复恶寒,汗出,治主扶阳泻痞。

(3)虚型:

半夏泻心汤证——由于胃弱气滞,致呕而发热,心下满不痛,治主降逆泄痞。

甘草泻心汤证——由于胃虚阳陷,致心中痞硬而满,下利,雷鸣,干呕,心烦,治主和中泄痞。

旋覆代赭汤证——由于胃虚气逆,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治主补中镇逆。

(4)实型:

生姜泻心汤证——由于食饮滞胃,致心下痞硬,干噫食臭,雷鸣,下利,治主散水消痞。

四、太阳类似病

(一)温病:

1.成因:伏热内发。

2.病理:热灼津伤。

3.症状:发热而渴,不恶寒。

4.误治坏病:(1)误汗风温证:由于津伤热盛,致身灼热,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鼾,语言难出。(2)误下证:由于津液下夺,致小便不利,直视,失溲。(3)误火证:由于火热伤营劫津,致微则身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身若火熏。

(二)风湿病:

1.病机:主由风湿相搏。

2.证型:(1)轻型:为湿滞经脉。桂枝附子汤证:偏于风胜,证见身体疼烦,不能转侧,脉浮虚而涩,治主祛风胜湿,温经散寒,从外祛邪。白术附子汤证:偏于湿胜,证见一身尽疼,大便硬、小便自利,治主化湿温经,培土输液,从内撤邪。(2)重证:为湿流关节。甘草附子汤证:风湿俱盛,表里阳虚,证见骨节烦疼掣痛,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身微肿,治主补中祛邪,温阳除湿,缓通表里。

五、太阳可能出现的里虚证

(一)气血不足,兼感表邪的小建中汤证:证见伤寒二三日,心中烦而悸,治主缓调营卫,养正祛邪。

(二)心血不足、心阳不振的炙甘草汤证:证见伤寒脉结代,心动悸,治主通阳复脉,滋阴补血。

阳明病证治纲要

一、 阳明本病

(一) 主要内容:

1.性质:里病、热病,实病。

2.证候:提纲:胃家实。外候:身热、汗自出,不恶寒,但恶热。

3.病机:阳热内盛,津液耗伤。

4.病变脏器:胃、大肠。

5.成因:

太阳阳明——由于太阳病,素体津液亏少,表邪乘虚入胃,热与燥结,致不更衣无所苦,名脾约,病轻。

少阳阳明——由于少阳病,误发汗、利小便,胃津受伤,邪乘胃燥传入,因燥烦实,致大便涩而难出,名大便难,病较重。

正阳阳明——由于正气素盛,胃有宿垢,邪入化燥,燥热宿垢互结,致内实不大便,名胃家实,病重。

6.病情特征:恶热。

7.热型:蒸蒸发热。

8.风寒辨证:中风,即胃强、实热证,主证能食。中寒,即胃弱、虚寒证,主证不能食。

9.分型、主证:

经证——为无形之热实,主证大热,大汗,口舌干燥,烦渴,脉浮滑或洪大。

腑证——为无形之热实,主证腹满痛,大便硬,蒸蒸发热,潮热,谵语,烦躁,脉沉实。

10.治则、主方:

经证——治法清热,方主白虎汤。腑证——治法泄实,方主承气汤。

(二) 分型治疗:

1.经证:清热。

(1)未经汗下,经热独盛者:

白虎汤证:由于内外俱热,主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治主清热保津。

白虎加人参汤证:由于热炽气液两伤,主证发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治主清热益气生津。

(2)误下陷邪,热扰三焦者:

热盛中焦的白虎加人参汤证:由于津伤热炽,主证口舌干燥,渴欲饮水,治主清热益气生津。

热郁上焦的栀子汤证:由于热扰胸膈,主证饥不能食,但头汗出,心中懊恼,治主清热宣郁。

热伤下焦的猪苓汤证:由于津乏水停,主证发热,渴饮,小便不利,治主育阴清热利水。

2.腑证:泄实。

(1)攻下证:

峻下证——大承气汤证,由于燥结成实,主证大便硬,潮热,谵语,腹满硬痛,以腹部结实且满为特征,治主泄实攻坚。

和下证——小承气汤证,由于热结未实,主证小有潮热,腹满,大便硬,以腹部满甚于结实为特征,治主泄实和胃。

缓下证——调胃承气汤证,由于热甚将结,主证发热,心烦,腹满,微谵语,以腹部结实甚于满为特征,治主泄热和胃。

(2)润导证:

润下证——麻仁丸证,由于津伤脾约,主证小便数,大便硬,治主泄热滋燥。

导下证——蜜煎导证,由于津液内竭,主证小便自利,欲大便而难出,治主润肠道便。

(三)阳明禁下证:表证未解者;邪结胸膈者;热势向上者;胃中虚冷者;肠中无燥屎者;津液内竭者;热未成实者;热盛于经者。

(四)阳明急下证:结热深伏,津竭于内:主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邪热内盛,津脱于外:主证发热,汗多者。邪热势内窜,津结于内:主证发汗不解,腹满痛者。

(五)阳明死证:热极津枯正虚:证见谵语,不识人,循衣摸床,微喘,直视,脉涩者。津伤阴绝,阳气上脱:证见直视,谵语,微喘者。中气衰微,阴泄于下:证见直视,谵语,下利者。

二、阳明附发病

(一)黄疸:

1.湿热型:

(1)偏里证——茵陈蒿汤证:由于瘀热在里,身黄,兼见腹满,治主泻热利湿。 (2)偏表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由于表闭热瘀,身黄,兼见无汗,恶寒,治主解表兼清湿热。

(3)偏半表里证——栀子柏皮汤证:由于湿热郁于三焦,身黄,兼见发热,治主清热泄湿。

2.寒湿型:由于寒湿郁滞在里,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治主运脾温寒化湿。

(二)蓄血:抵挡汤证:由于燥热与瘀血内结,证见喜忘,屎硬,大便反易而色黑,治主逐瘀通便。

(三)热入血室:刺期门证:由于热灼肝阴,阴络受伤,证见下血,谵语,但头汗出,治主刺泻实邪。

少阳病证治纲要

一、少阳本病

1.性质:半表半里病,热病。

2.证候:提纲——口苦、咽干、目眩。并发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3.病机:血弱气尽,腠理开泄,卫阳不密,邪气因入,饮热阻滞,三焦失利,胆气不和。

4.病变脏器:三焦、胆。

5.病情:喜呕。

6.热型:往来寒热。

7.风寒辨证:(1)少阳中风,兼见耳聋,目赤,胸中烦满,脉弦数。(2)少阳伤寒,兼见头痛,发热,脉弦细。

8.治疗:治则——和解表里,清彻内外。主方:小柴胡汤。

9.治禁:禁汗,邪不在表,汗之,津伤胃燥,则谵语。禁下,胃肠不实,下之,阴伤火动,则神惊。禁吐,膈中不实,吐之,中伤正怯,则心悸。

二、少阳兼病

(一)兼表证:柴胡桂枝汤证:由于外证未去,邪入少阳,证见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治主和少阳兼解表邪。

(二)兼里证:

1.兼里实热证:

(1)大柴胡汤证:由于胃燥已实,正未伤而痞满甚,证见呕不止,郁郁微烦,或心中痞硬,呕吐,下利,治主和少阳兼下胃实。

(2)柴胡加芒硝汤证:由于胃燥未实,正已伤而燥结甚,证见胸胁满而呕,日晡潮热,微利,治主和少阳兼泄胃燥。

2.兼里虚寒证:先小建中后小柴胡证:由于气血虚少,血行不畅,证见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治主先温里后和少阳。

(三)兼饮结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由于阳热内郁,水饮停结,证见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往来寒热,必烦,治主化饮透热。

(四)兼正虚神扰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由于伤津化热,心神被扰,证见腹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治主和少阳兼镇慑。

三、少阳附发病

(一)偏半里证:三焦气机受阻,升降失职。

1.痞证:半夏泻心汤证:由于邪陷气滞,证见因呕而痞,心下但满不痛,治主泄痞降逆。

2.痛证:黄连汤证:由于上热下寒,证见呕而腹中痛,治主平调寒热。

3.呕证: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由于太少合病偏于里热,胆火逆胃,证见呕逆,治主清热降逆。

4.利证:黄芩汤证:由于太少合病偏于里热,胆火攻脾,证见下利,治主清热敛液。

(二)热入血室证:少阳邪热内陷血分。

1.经水适来:

重型证:由于延日已久,血行已尽,热入结实,证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治主刺期门以泻肝实。

轻型证:由于初病未久,血行未断,热入未结,证见暮则谵语,如见鬼状,热可随血外泄自愈。

2.经水适断:由于经行中断,热入与血半结,证见续得寒热如疟状,治主小柴胡汤透里达外。

太阴病证治纲要

一、太阴本病

1.性质:里病、虚病、寒病。

2.证候提纲: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

3.病机:中焦虚寒,脾胃失运,寒湿阻滞。

4.病变脏器:脾。

5.病情:食不下。

6.治疗、治则:温中散寒。主方:理中汤。

7.病愈机转:正复邪退。太阴中风证: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脾旺湿泄、脾家实证: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

二、太阴兼证

(一)兼表证:桂枝汤证:由于太阳传邪而表未解,证见太阴病脉浮,治主解表祛邪。

(二)兼里证:由于太阳陷邪而表未解,其中:

1.桂枝加芍汤证:主由脾虚气滞,证见腹满时痛,治主达表和脾。

2.桂枝加大黄汤证:主由胃实气阻,证见大实痛,治主达表通滞。

少阴病证治纲要

一、少阴病主要内容

1.性质:里病,虚病(阳虚或阴虚)。

2.证候:提纲——脉微细,但欲寐。必发主证:阳虚寒化证——恶寒,踡卧,吐利,厥逆。阴虚热化证——心烦,不眠,咽痛。

3.病机:气血俱虚。邪从寒化:则阳虚阴盛而虚寒。邪从热化:则阴虚阳亢而为虚热。

(一)顺证:

1.阳复阴退型:利自止,恶寒,踡卧,手足温。下利,手足反温,脉紧反去。恶寒,踡卧,时自烦,欲去衣被。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

2.正胜邪微型:脉阳微阴浮。

3.阴证出阳型:热在膀胱型:热在气分,一身手足尽热。热迫血分,必便血。

(二)逆证:

津竭阳浮型:证见咳而下利,谵语,小便难。下厥上脱型:证见但厥无汗,动血上溢。纯阴无阳型:证见恶寒、身踡,下利,逆冷。

(三)死证:主要为阳亡、阴竭。

阴盛阳越型:吐利,烦躁,四逆。

下竭上脱型:下利止,头眩,时冒。

阴极阳绝型:恶寒,身踡,脉不至,不烦而燥。

肾竭肺脱型:六七日,息高。

阳亡阴竭型:自利,烦躁,不得卧。

厥阴病证治纲要

一、厥阴病主要内容

(一)性质:里证、寒热错杂(包括上热下寒、厥热胜复)证。

(二)证候提纲:

1.上热下寒证:(1)上热: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咽喉不利,吐脓血。(2)下寒:饥而不欲食,吐蛔,下利,厥冷。

2.厥热胜复证:厥热往来。

(三)病机:阴极阳微,正邪争胜,阴阳消长不定,邪正进退无常。

1.上热下寒证:阳盛则邪从阳化,木火上炎为热;阴盛则邪从阴化,火不下达而为寒。

2.厥热胜复证:正胜阳复则发热;邪胜阳衰则发厥。

(四)病变脏器:肝、心包络。

(五)病情:不欲食。

(六)病变转归:1.生机:阳长阴消,正气回复。2.危兆:阴盛阳衰,邪气充斥。

(七)治则:温清并用,攻补兼施。

二、厥阴病基本证型

(一)上热下寒证:

1.乌梅丸证:由于膈热肠寒,治主清上温下,扶正安胃。

2.麻黄升麻汤证:由于里热表寒,治主清热散寒,滋阴养血。

3.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由于胃热肠寒,治主清热温寒,开格降逆。

(二)厥热胜复证:

1.病进者:有但厥无热,厥多热少,热而复厥,厥去热不除等证型。

2.病退者:有厥而见热,热多厥少,厥热相等等证型。

三、厥阴病主要证治

(一)寒证(正治证)

1.厥证:

(1)蛔厥的乌梅丸证:由于胃寒蛔扰,阳不外温,治主益胃安蛔。(2)血虚寒滞的当归四逆汤证:由于表寒凝滞,阳不外温,治主活血散寒。

2.下利证:

(1)厥逆的四逆汤证:由于阴盛阳亡,治主温阳散寒。(2)厥利的通脉四逆汤证:由于阴盛阳越,治主回阳通脉。

3.呕哕证:有吴茱萸汤证:由于里寒浊阴上逆,治主温寒降逆。

(二)热证(变治证)

1.厥证:有热厥的白虎汤证:由于热盛阳郁,治主清热生津。

2.下利证:有热利的白头翁证:由于热盛下迫,治主清热涩肠。

四、厥阴病死证

(一)中阳败绝的除中证。

(二)真阳衰微的脏厥重证。

(三)阴寒下利死证:

1.阴盛阳越于上型: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

2.阴盛阳浮于外型: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

3.阴盛阳亡于外型:发热而利,汗出不止。

4.阴盛真阳脱绝型:下利,厥冷,无脉,灸之不温,脉不还,反微喘。

5.阴盛孤阳已绝型:利止,脉绝,厥冷,时脉不还。

6.阴盛孤阳外浮型:发热而厥,七日下利。

7.正不胜邪,胃气败绝型: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

  • 【经典自学】伤寒论—六经总论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古人云: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这句话是建立在外感为病的前提下,否则单有恶寒难辨表里 太阳病 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 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为诸经之藩篱.凡 ...

  • 《伤寒杂病论》“辨六病”方证集(第一篇)

    老中医理度居士 第一篇 阳病类 第一章 太阳(单一)病类方证 (一)桂枝证类方证 1.桂枝汤方证:(太阳) 要点: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表虚证.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浮弱者. 2)病 ...

  • 一九六三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第四题案

    第四题:写出伤寒六经提纲,何为并病,合病,在经在腑:伤寒发汗有几?蓄水蓄血,胃家实原因有几?少阳兼表,少阳兼里,太阴阳明病性质区别?少阴寒化热化:厥阴寒证热证鉴别? 伤寒六经提纲:太阳病:脉浮,头项强 ...

  • 易记易懂:伤寒六经辩证歌诀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 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少阴喉肿五方治, 厥阴吐涎痛颠顶. 六经合病, 并病 ...

  • 先背后悟:伤寒六经辩证歌诀和主方剂!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 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少阴喉肿五方治, 厥阴吐涎痛颠顶. 六经合病, 并病 ...

  • 强大:图解伤寒六经辩证治疗系统

    伤寒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的系统性和系列性.所谓系统性,就是数百个伤寒的具体证候,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六经又以同一的病因组成一个伤寒整体,即伤寒 ...

  • 易记易懂:伤寒六经辩证歌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 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少阴喉肿五方治, 厥阴吐涎痛颠顶.   六经合病, ...

  • 伤寒六经辩证,六经病症特点 太阳病 太阳...

    伤寒六经辩证,六经病症特点 太阳病 太阳伤寒 无汗(伤寒):伤寒无涕,脉浮紧(伤寒),恶寒(伤寒,发热重,伤寒郁而后热),手足微冷(伤寒),体痛(伤寒).方宜麻黄汤:发热轻恶寒重(太阳伤寒.少阴虚寒) ...

  • 先背后悟:伤寒六经辩证歌诀和主方剂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 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少 ...

  • 【伤寒六经辩证歌诀和主方剂】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 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少阴喉肿五方治, 厥阴吐涎痛颠顶. 六经合病, 并病 ...

  • 伤寒六经辩证歌诀和主方剂!

    先背后悟:伤寒六经辩证歌诀和主方剂! 祥哥qq315394586 大医至简倪海厦 今天 骨病就用黑百通,皮肤有病活氧油!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 ...

  • 图解伤寒六经辩证治疗系统

    伤寒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或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完整的系统性和系列性.所谓系统性,就是数百个伤寒的具体证候,以病位的.病性的同一性组成六个病理阶段,即六经.六经又以同一的病因组成一个伤寒整体,即伤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