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宪庆:曾经的我们——是一名士兵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文/杜宪庆

曾经的我们,在刚刚离开母校的时候,稚嫩的脸庞还滞留着学生的气息,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弃笔从戎,踏上了保家戍边的从军路。那时才十八岁,是我们是姹紫嫣红的季节,职责和义务在这个季节里,把我们定格在了威海的新兵训练营,而我们的青春和豆蔻年华在这一刻起,它就属于了军营。
曾经的我们,已不在是文弱的学生,更不是父母身边娇弱的子弟。而是在狂风骤雨中牢牢地钉在海防哨所的一名水兵,是祖国疆域忠诚的卫士。从此,军人的使命和担当自然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曾经的我们,也有儿时的梦想,也有饱览群书的渴望;也曾多次幻想着能翱翔在浩瀚的蓝天上,能探险那无人涉足的海底深沟;在梦里,我们都在寻找那茫茫原始森林里的新物种,努力的想解开微观世界里原子的奥妙。但当祖国危难之时的一声召唤,我们放弃了儿时的蓝图,不顾梦想的訇然寸断,背起行囊,扛起枪,履行起公民应尽的义务,担当起男人应做的权力和职责。
曾经的我们,也有迷惘、困惑、踯躅的过去,也有虚度年华的无奈,更有挥霍青春时的无知。但头戴水兵帽、身穿水兵服后,历史的镜头将我们的身姿定格在了军营的门前。从此我们人生的履历多了一个名字,那就是军人,神圣的使命已容不得我们过多的踯躅与彷徨,历史的责任需要我们的担当。
曾经的我们,在服满兵役脱下军装,准备重回地方再创业时,是兵营嘹亮的军号为我们送行,是缱绻的泪水装满了我们的行囊,是难舍的记忆铺满了我们回家的路。
曾经的我们,青春已不在年少,髭髯也由青丝演绎成了霜白。但当我们站在夕阳的路口回眸来时的路,和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向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一声:谢谢你,军营!
为此,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曾经是—名士兵,是一名军人!

作者简介

杜宪庆,男,60年出生,哈尔滨市人。酷爱文学,喜欢将情感付诸于笔墨,用泛黄的纸笺书写来来往往的过去,记录深深浅浅的故事。这就是我,一名默默无闻的小草。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