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第21讲
初5第1讲
文赋介绍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骈赋和律赋,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文赋。
一、文赋的概念
文赋是赋体的一类。“文”指古文。即相对骈文而言的用古文写的赋,也即相对俳赋而言的不拘骈偶的赋。元代祝尧说,“宋人作赋,其体有二:曰俳体,曰文体”;并认为用文体作赋“则是一片之文,押几个韵尔”(《古赋辨体》)。这种论述虽对宋代文赋有所偏颇,但却指出了文赋的体裁特点,即以赋的结构、古文语言所写作的韵文。作为赋的一类变体,文赋是唐宋古文运动的产物。
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在复古口号下改革了骈偶语言。他们的赋作直接继承发展先秦两汉古赋传统,象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问》《设渔者对智伯》,虽不以“赋”名篇,但其体裁取自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正是《文选》列为“设论”一类的古赋之体。设论,文体名,就是假设问答以阐明意旨,如《文选》有设论三篇:汉 东方朔 《答客难》、扬雄 《解嘲》、 班固《答宾戏》。这种文体既保持主客答难的赋的结构,又用比较整饰而不拘对偶的古文语言,实质便是文赋。文赋始于唐,典型作品是《阿房宫赋》。
北宋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古文运动,继承韩、柳革新的传统,反对宋初盛行的西昆派(西昆诗派是北宋初年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粉饰太平的诗体。)骈偶文风,进一步巩固了古文取代骈文的文学语言地位,扩大了古文的文学功能。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古文运动其成就之一便是使文赋这一赋体发展得更为成熟而富有特色。其代表作即欧阳修《秋声赋》和苏轼前、后《赤壁赋》。从体裁形式看,《秋声赋》和《前赤壁赋》都还保持“设论”一类汉赋的体制,既有主客答难的结构形式,又吸取韩愈《进学解》的叙事性质,但扩大了叙事部分,增加了写景抒情部分。而《后赤壁赋》则几乎完全摆脱汉赋体制的影响,独创地构思了夜游赤壁、攀登峰顶、泛舟长江及遇鹤梦鹤的情节。以这三篇为代表的宋代文赋的共同特点是,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用相当整饬(chì)的古文语言写作铿锵和谐的韵文。
宋代文赋的实质是用古文语言写作的具有赋的结构的韵文,所以按照古代传统文论观念来看,一方面肯定赋体至“宋人又再变而为文”,是赋的一种变体;另一方面又认为“文赋尚理,而失于辞,故读之者无咏歌之遗音,不可以言俪矣”(《文体明辨》),觉得既不符合“古诗之流”的要求,又不符合骈偶声律的“俪辞”的标准,实则已不属赋体。但从文学体裁的发展规律看,宋代文赋正是赋体发展的终极阶段,前、后《赤壁赋》即为临界的标志作品。
二、文赋的特点
1)体式方面的特点:
文赋是赋体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体式,也是赋体文学第一次兴盛时的主要赋体。汉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赋体文学第一次兴盛时候,汉赋的代表性作品,如《子虚》《上林》《两都》《二京》等,从骈散角度而言,都可归为早期的文赋。唐代文赋作品大致可分为仿古之作和通常所谓“新文赋”两大类。曹明纲先生总结为:韵散配合、骈散兼施、用韵宽泛和结构灵活。其中最典型的一个特点是:骈散兼施。文赋是骈俪轨迹的逆转。文赋虽然着意用散,却不废用骈,讲究骈散兼施、各得其所。如《长杨赋》中,里面有一段:椓嶻嶭(zhuójié niè)而为弋(小木桩),纡南山以为罝(jū)。罗千乘于林莽,列万骑于山隅。以文为赋虽非正体,然赋之境界却天海空阔。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更是文赋的典范。
文赋对音韵与骈对不是很看重,它注重的是返契古散文的质朴与畅达,所谓古散文就是指先秦两汉的散文,古典文学概念中散文这个文体专称是相对骈文而言的。古文运动其真正的目的是一洗骈文过于看重骈俪而渐生的浮华之风。这个运动的目的,从头到尾都主要是针对骈文而言,并不特别针对韵文类。至于赋体演变有“文赋”一体,完全不过是古文运动附加的产物而已。唐代倡导古文运动的韩愈,其本身也作律赋。宋代的欧阳修和苏轼,亦工律赋,且唐宋两朝,以骈句为主的律赋都属于昌盛时期。所以,赋体之中,虽有文赋,但纵观唐宋两代,其存世的文赋作品是极少的,其数量较之同期的散文作品,可谓寥若晨星。其中较为经典的文赋传世作品,更是屈指可数。古文运动轰轰烈烈,但其打击对象骈文,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的脚步。复至明清,骈文已有蔚然大观之势。毕竟汉字的骈对美,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否认,难以掩盖的。散文质朴明畅,骈体文采富瞻,各用其所长才是正道。
2)用韵方面的特点:
总体来看,文赋多少是要押韵的,断然没有全然无韵的文赋,或通篇押韵,或押十数韵等,押韵的方式也极随意,有不分奇偶而句句押韵的,如欧阳修之《秋声赋》:“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也有循于常例,隔一句押韵的,如苏轼之《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还有用韵不尽拘于官韵,常有较大范围的韵部合用情况,跟《词林正韵》类似,如上例《秋声赋》中,韵字“淡敛、明晶、冽骨、条寥”,其中“淡敛”“冽骨”两韵就同词韵;还有一韵用完就不用了的,还有重复循环再用的。如此种种,尽以文章所需之便利,极其灵活。
除此之外,文赋的构成主体是散句,同时也兼有一些骈句和排偶句,但这些句子在骈偶的音韵方面,并无特殊要求,或工精或近于古偶,皆随自便,具体到四声平仄,除在押韵时不可平仄混押之外,其余偶句与排偶都可以不论声调。
3)语音方面的特点:
如:苏东坡的《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bǎn。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lú。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hú之危巢,俯冯píng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这篇文章行文在骈散之间,韵言杂用,文采飞扬,取清简之词,发高古之思。这是文赋之一大宗法。
再如:欧阳修的《秋声赋》(节选)
余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这段散句精切,述理推比、逻辑推理巧妙,这也是文赋之一大宗法。
4)布局谋篇方面的特点:
我们再以欧阳修《秋声赋》为例来分析其特点 :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文鏦鏦铮铮一段,押庚青蒸韵(词林正韵第十一部);童子回答,用寒删先韵(词林正韵第七部);淡敛一韵(词林正韵第十四部)、明晶一韵(词林正韵第十一部)、冽骨一韵(入声)(词林正韵第十八部)、条寥一韵(词林正韵第八部);切、发、悦、脱、烈一韵((词林正韵第十一部);阴、金、心,押侵韵(词林正韵第十三部);嗟呼一段,全用庚青蒸韵(词林正韵第十一部);对睡一韵(词林正韵第三部)、唧息一韵(入声)(词林正韵第十七部)。
这是一篇用散文笔调写成的典型文赋,在这篇文赋中,欧阳修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议论的对象,极尽铺叙、渲染之能事,并由景入情,抒发秋感。并融入了作者对政治、人生、世事的深切感慨,从而完成了本篇文章的深刻主题: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人,而应加强内省、超乎其外。
这篇文章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a)布局精巧,结构谨严。
文章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的对比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精心设计,文势一气贯下而又曲折变化。
b)描摹细腻、生动、形象,极富艺术感染力。
c)形式创新,熔叙事、写景、抒情、状物、言理为一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秋声赋》是一篇以骈偶、铺排、声律为基本形式特点的“赋”。其采用的主客问答、随物赋形、铺叙渲染等手法亦为赋体的传统方法,整篇文章却以灵活自由、长短不拘的散文句式开篇、结尾和穿插其中,充分表现出以散运骈的崭新形式特点,无论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言理,皆流畅自如、和谐统一,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丰富了“赋”的表现形式,开创了“赋”的新的发展之路,即:赋的散文化就是文赋。
5)文赋内容方面的特点
文赋的思想内容以议论为主,以时而著。文赋往往融叙事、状物、抒情、论理于一体,构思完整巧妙,行文流利活脱,文人们针砭时弊,批判社会是它最主要的内容特征。如大家所熟悉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有感而发、具有较强战斗力的现实主义作品,文章借阿房宫兴起和毁灭的史实,深刻地表明了秦始皇的暴虐统治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从而用以讽劝和警告唐敬宗,应当从中吸取教训,不要穷奢极侈,要爱惜民财民力,以免重蹈亡秦之覆辙。
文章为了铺陈其事,运用的语言也是相当精美的,它时而用对偶排比,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声韵和美、节奏明快;时而骈散兼行、长短急徐、错落有致。显得文气生动,通达流畅。《阿房宫赋》文词华美,想像丰富,气势宏伟,既有激情,又蕴深义,令人感动,发人深思,堪称“诗人之赋”。大家知道赋,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学形式。这都说明了赋的主要特点在于铺叙事物。 本文亦具有这个特点,成功地运用了铺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从全文看,虽以铺叙描写为客笔,抒情议论为主旨,但在前两段描写时,却用尽工笔,以华美的文词,丰富的比喻,极度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丰、靡费之巨,从而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罪行。在铺叙描写的基础上,后两段抒情议论,揭示全文主题,显示作者的见解和创作意图,表达出其褒贬之情和讽喻之意;前两段为后两段张本,后两段是前两段的深化、升华与归宿。两部分的铺叙描写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使得文章有景有事有情有理,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
本讲提纲:
一、文赋的概念
二、文赋的特点
关注本刊,即可收藏慈善诗会所有电子版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