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国都选址有讲究,但多数都会选择北方,四个原因最关键

都知道,国都在封建王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彰显着国家的脸面。从古至今,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兴建了大大小小十几座国都,例如:咸阳、长安、洛阳、成都、临安、南京等等。

但仔细分析这些城市,你会发现这些城市大多位于我国北方,即秦岭——淮河以北。

那么,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呢?

今天,笔者带大家探索一下中国古代国都选址的原则。

中国古代选址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则:

一、区域中心原则;

《吕氏春秋》中记载:“古之王者,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而司马迁更是直言:“夫三河在天下之中 ,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由此可见,选择国家版图中心位置作为国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国都选址的原则之一,例如:洛阳。洛阳的选址直接体现了这一原则,曾经号称“天下中土”、“中洛”。

展开剩余86%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在版图的中心建都呢?

有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一个区域的经济文化通常是在中心地区发展成型的,而这个中心地带自然而然便会发展成该区域的都城;

其次,中心地带与该区域其它地方的距离相似,这样有利于传达政令、调兵遣将;

最后,这样的原则符合中国古代社会以和谐为主旨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实,实际上在一些次级区域为都城选址的时候,也会考虑到这样的因素 ,例如:一些中小国家、割据政权等,甚至于,在一些少数民族同样有这样的原则。

二、内制外拓原则:

这一原则在都城选址的问题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都城通常是帝国重点的保护对象,也是一些国内反叛势力千方百计想要毁灭的目标,更是国家向外发展人力、物力、财力的决策地。归根结底,这一选择体现的还是都城选择的军事条件。扩张领土和稳定国内形势,是中国历代政权的两样头等大事。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战争从来没有消失过,外患与内乱此起彼伏,遥相呼应,一旦局势失控就会造成国都被围攻,甚至于,被攻占的局面。因此,都城选址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符合“内制外拓”这一原则,这一点通常领先于经济条件的考量。

纵观中国历史上历代都城的选址,我们不难发现,在唐宋以前主要建设在长安,在唐宋以后主要选择在北京。这两个位置的选择有很大的区别,在长安有利于向大陆的西方发展,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对内则便于控制黄淮流域的局势;在北京则有利于向广阔的海洋发展,对内更是可以很好地制衡全国的局势。

可见,无论国都建在哪里,内制外拓的原则必不可少。

三、故地人和原则:

大部分的国君和跟随他的从龙之臣,在选择国都地址之时,都希望建在自己的故乡,一方面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炫耀心理,另一方面则是文化联系的体现。

古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籍贯和自己比较熟悉亲切的区域,在这些区域里的生产生活等方式和各种食物都给自身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此外,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一旦远离故乡很有可能永远也回不去了。因此,古时的人们酷爱家乡故里,在选择都城地址的时候,免不了受到这方面因素的影响。

至于人和,就要从生活习惯、观念信仰、血缘和地域关系等方面来解释。在古时,从君王到诸侯,再到豪门贵族,他们的侍从、亲信、幕僚大多都是同族之人,最次也是同乡之人。那么,人和究竟有多重要呢?古人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甚者“宁饮建业水,不吃武昌鱼”。

由此可见,故地人和的观念在古人心目中的分量。

在这里,笔者举几个例子:

在西汉初建之时,跟随刘邦的功臣大多是山东人。因此,在纠结于都城究竟是建立在关中还是洛阳之时,很大一部分人都倾向于洛阳:

一是由于关中地区是亡秦的都城不吉利;

另一方面是洛阳地区他们比较熟悉。

后来,张良等人认为关中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可以“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刘邦才力排众议选择在长安建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内制外拓和区域中心原则和故地人和原则相冲突的时候,君王的选择便出现了差异。

不过,大部分有为的、希望国家万世不朽的君王,都会有意避开故地的人和原则,以立国安民为主。

四、因地制宜原则:

首先,从文化上来说,这一原则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个是占卜择地;

另一个是厌胜前代亡都。

封建王朝君权神授,因此,君王取得政权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确立自己应运成王的事实。都知道,古代的人们很重视占卜,深信“以吉凶之地,制长短之命”,因此,占卜成为了帝王“人前显圣”的重要手段。

但事实上,占卜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选择性。而主持人都是德高望重之人,以匡扶王室为己任,但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皇帝手里。此外,当朝之人都会对前代国都败亡的事情耿耿于怀,因此,当朝之人要么在亡都建立新的更加华丽的宫城,要么另选地址再建国都。

但事实上,古人不仅仅考虑到了厌胜心理的因素,还有以下原则:

1、地形:

古人讲究因势利导,应用到建立国都方面,便是从古至今封建王朝对于地形的利用能力不断进步。如隋唐时期,放弃了汉代长安的都城,在南面选择新址,巧妙运用六坡地形,建立了规模更加宏大的世界名城。

2、水源:

都城的选择都是近水为佳,饮食、灌溉、运输都少不了水源。因此,水源因素在都城选址的过程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3、交通:

都城所在之地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枢,因此,人口密集,人流量大,不管是为了供应都城周围人的日常生活物资,还是调兵遣将,镇压四方,便利的交通网都必不可少。

以上各项原则,是经过封建王朝历代君臣考量的,也是可行的。

因此,在天下太平之时,当以第一项原则为主;当君王励精图治,准备向外拓展之时,应以第二项原则为主;第三项原则与前两项原则有重叠之处;第四项原则更倾向于营建都城时要考虑的。

最后,笔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国都位于北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因地制宜的原则考虑,北方地势高,多认为是龙兴之地;

其次,从故地人和方面来考虑,北方地区人杰地灵,多是雄主出生之地,因此,大多数君王和朝中大臣多出身于北方,自然更加倾向于在北方建都;

再者,从内制外拓方面考虑,北方既然是雄主出身之地,自然需要国家花费更大的力气来镇压,以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最后,从军事方面考虑,敌国势力大多位于北方,如果,在南方建都,运输粮草,军队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成本让人难以承受。相比之下,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略的成本低的离谱,长此以往,国家迟早会被拖垮,因此,历代封建王朝还是倾向于在北方建都。

参考资料:

【《战国策·燕策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国古都五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