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纯生 | 左光斗九兄弟文化世家传承 (文史叙事三)
左光斗九兄弟文化世家传承
(连载三)
文 / 吴纯生
左光明及支脉9代11人22部著述:左光明,天启甲子拔贡,授徽州府黟县训导,升福建汀州府武平县知县,改授浙江台州府同知,诰授奉政大夫;治武时尤多异绩,事载《明史》;著有《拾馀录》《礼记旨要》《性学宗》。左文潮,字上乘,号飫山,著有《饫山诗文集》。左浚,著有《皖桐旧事录》。左沅,著有《鉴亭诗钞》;配候选州同江国女,博雅能诗,著有《藉溪吟草》。左兴,著有《读鉴纂要》。左衢,号赓堂,乙酉陕甘副主考,诰授奉政大夫,持正守节,学问淹通,一时名下多出其门。左亮采,著有《崇古堂诗文集》。亮采三子左周,字逸环,号问庄,是刘大櫆女婿,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充国史馆纂修,辛丑会试同考官,赋性敏特,名重一时。左周子左坚吾,字君朐,号叔周,禀性孝友,言谕豪迈,事载县志。左潢,号巽毂,著有《巽毂制艺》《瑞芝堂四六》。左尧臣,诰赠武德骑尉,少有异才,力举百钧。左眉,号静庵,著有《静庵诗集》《静庵文集》《尚书蔡传正讹》《左传补注》《十三经音注异同》。左询,四库馆誊录。左慕光,字松石,号尽心老人,系候选州同知左绵宗女,年50岁始学诗,著有《青筠轩草》。左曰纶(1816—1877),原名史,字青崖,著有《复生诗集》。
左光弼及支脉:左光弼,增生,治礼记,受临法帖,尤工制艺。左国斌,读书一过不忘,治易经,下笔辄数千言,著有《史编白言》待梓。
经查考明清两朝的桐城、枞阳文献,也经历了两次兵燹,一是明崇祯八年(1635)到十五年(1642),李自成、张献忠所部入桐城、枞阳,大量明以前桐邑文献被毁,故戴名世有《孑遗录》之撰。二是清咸丰三年(1853)洪秀全、杨秀清农民军起义,兵入桐(枞)邑,致乡梓文献遘乱佚散。然而,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饱经忧患,传统文化再遭遇重创。尽管如此,左光斗九兄弟及直系支脉有的著述仍可在省、市、枞阳、桐城等地博物馆、图书馆或文化馆查阅到其刊刻本。明清科举制度影响其后裔在全国各地任职众多,而有的文集著述或手抄本可能现仍遗留散落在民间。本世纪初,枞阳陈靖先生曾得时年80多岁高级教师吉林左永山先生惠赠清代王灼《枞阳诗选》手抄本复印件。抄者为左永山先祖左宜,字子恕,号谦甫。乃左宜于道光二十年(1840)由伯都讷(今吉林扶余)南归桐城时所抄,文载《谦甫杂录》,前有马树华序。经查证左宜(1780~1856)系左光明支脉左亮采的曾孙、左眉子。时任盛京吉林伯都讷巡检,敕授登仕佐郎,配恩贡生江苏沐阳县训导胡光冕女。《扶余县志》载:左宜,饱读诗书,善诗文,喜书法,著有《云敖集》《燕台琐闻》《东土纪闻》《伯都讷纪事》《崇古学舍笔记》。而左宜父亲左眉(1749~1820)所著《静庵诗集》等三部古籍被其后代左永山的亲弟左永德保存至今,并加入标点选注打印成册。其手抄本从十八世左宜传到廿三世左永山有6代120多年,至今是8代170多年了。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的左永山,从教50年,也著有《伯都纳巡检左宜》《青山斋杂记》等作品。
不久前,予有幸在横埠镇谋道村一位左氏族人家中也目睹了它类民国三年由铸记书局石印8本(卷)吴郡王尧衢翼注《大字唐诗合解》和清顾遁巢等编《增补历朝纲鉴总论》及《四书义经正篇》等三套(种)线装古书。安徽博物院收藏一枚左光斗六面印文印章,印文均为篆体,古朴雅致,有“古遗直氏、抗疏传经”等内容,可谓涵盖了左光斗为官时的性格、志向及一生。
现今,横埠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为提升文化品位,已在左光斗出生地横山村的村部内布展了“左光斗生平事迹陈列室”,收集整理了与左光斗相关的文史资料与文物。鉴于场地较小,日前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多方集资870万元,在横山村筹建“左光斗陈列馆”;同时其配套项目“忠毅大道”已施工;积极将其打造为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示纪念瞻仰先贤“巡视中城过程时捕获假印70余枚、假官100余人”的明代农业及水利专家、正直忠厚的铁骨御史左光斗。其左氏族人拟集资将位于钱铺乡黄蘖岭已坍塌多年的“忠毅亭”修复重建。2017年1月6日,左孝礼老先生将族人收藏的长2.8米、宽1.1米,经专家鉴定系明末或清初创作的大幅立轴、顶部有六个篆体大字:“左忠毅公遗像”的左光斗画像捐赠给陈列馆。为深入挖掘枞阳县历史名人文化底蕴,通过该陈列馆基地建设,使具有左光斗一样的忠孝节义及清正廉洁之精神发扬光大、传承后人。(连载完)
《金鸽子文艺》常年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