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an Kaprow 阿伦·卡普罗 | “偶发艺术”的原则

阿伦·卡普罗出生于1927年,是一位美国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对20世纪60年代前卫艺术如偶发艺术、装置艺术、环境艺术等形式的出现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从1947年开始师从著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汉斯·霍夫曼学习抽象绘画,同时跟随艺术史学家迈耶·夏皮罗学习艺术史和哲学课程。

受到杰克逊·波洛克的“滴画法”以及哈罗德·劳申博格 “行动绘画”的影响,卡普罗专注于将绘画看作行动的结果而非是对具体物体的生产。随后他又受到约翰·凯奇思想的影响,通过约翰·凯奇,他认识了马塞尔·杜尚,同时接触了中国古代思想道教和佛教的非二元论概念,从《易经》中汲取灵感。

波洛克在工作室, Jackson Pollock in his studio

约翰·凯奇, John Cage

阿伦·卡普罗偶发艺术作品《女士们舔汽车上的果酱》, Allan Kaprow, Women licking jam off a car. Happening, 1964

阿伦·卡普罗,《聚集、偶发与环境》, Allan Kaprow, Assemblage, Happenings and Environments, 1966

基于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卡普罗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他称之为"偶发艺术"。它超越了实体艺术作品的范畴,着重关注动作、过程,以及表演者与观众的参与。

卡普罗还曾是罗格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以及加州艺术学院的老师。其后1974年至1993年,他一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担任全职教师。

阿伦·卡普罗作品,Allan Kaprow works

阿伦·卡普罗《观看之道》展作品介绍

《如何创作偶发艺术》,How to Make a Happening,1965

《如何创作偶发艺术》是艾伦·卡普罗于1965年构思的一件作品。这件作品看似简单但却意义深远的作品,它向读者提供了11条如何创作偶发艺术的原则。此作品不仅是第一个使用乙烯基唱片作为媒介的艺术作品,也因其概念上的极简主义,与其他作品区别开来。

在第一段录音中,卡普罗对着麦克风平静地说话,开门见山地对偶发艺术进行详细却又自相矛盾的介绍。卡普罗从实用性和理论性层面对其进行解释,同时也不时来些冷幽默。

《如何创作偶发艺术》,How to Make a Happening,1965

在第二段录音中,卡普罗诵读了他的三件偶发艺术作品“肥皂”、“呼叫”和“雨”的做法及相关注解,作为一种粗略的指南。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乙烯基唱片作为媒材来对《如何创作偶发艺术》进行口头的文字解释也具有其特殊意义,即这件作品是无法被看,而只能是被听到的。

《如何创作偶发艺术》另一个更重要的价值还在于它或许是二战后当代艺术范式转向的起源,并为其后五十多年间所发生的各种艺术运动都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信息。它不仅仅是行为艺术的前身,也可以说是和“参与”及“沉浸”概念有关的所有艺术的雏形——它们都强调创作过程并将其对主体的现象学赏析也当作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作为第一位将其理论化的人,卡普罗还据此书写了他的开创性著作《聚集、偶发与环境》。

Duration

60 RMB

80 RMB

60 RMB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to buy ticket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