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梦校全拒绝后,美国院士老爸一怒之下研究出了藤校录取定律....
名校的招生标准一直都是个迷。在GPA、推荐信、体育运动、课外活动等硬性条件下,招生背后的软条件缺一直都是迷。今天这位爸爸为了摸清招生的水深,亲自上阵做研究,并出了本“爬藤攻略”。
作者:gauchwood
本文系授权转载自:爸爸真棒
【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
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前几年,美国全球复杂网络权威、物理学会院士巴拉巴西遇到了和准备送孩子留学的中国家长一样的糟心事。
他的儿子要申请美国大学了。这孩子各门课程GPA都很高,还是校报和游泳队成员,这么优秀,肯定名校都会抢着要吧?
可惜的是,现实狠狠打了这位老父亲的脸。
巴拉巴西夫妇都是在欧洲接受的教育(瑞典和罗马尼亚),他们就跟中国家长一样,学生时代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只要在学校表现优异,你就能获得成功。
可是翻看了儿子的申请材料,巴拉巴西的心沉了下来——名校的录取要求怎么这么多!反映自己独特生活经历的文章、任课教师的推荐信、与学校主管的面试、课外活动、特长……当然也需要GPA和SAT分数,但是学校一再告知:这些可量化的部分与其他材料相比是次要的。
后来,儿子果然收到了一连串梦校的拒信,最后可怜的老父亲竟然被打击到不敢问“刚送来的信里写了什么”……
尽管在美国几所重要大学工作了20年,但巴拉巴西还是大为惊愕:为何像大学录取这么重要的事,会如此模糊和主观、如此不可预测呢?
让这位硬核科学家失望,后果可是很严重的。结果,巴拉巴西居然开创了一个新学科Science of success(成功科学),还在顶级刊物SCIENCE和NATURE上多次发表论文,专门用科学方法研究:在“申请藤校”这种缺乏明确评价标准的事情上,如何做才能获得成功?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书籍封面和巴拉巴西
最近,他终于把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THE FORMULA——《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用科学方法研究出的“成功定律”有什么不一样。
美国精英高校的“不公平不透明”招生标准
真的能预测你是否成功
要想知道“如何成功”,美国精英高校那“不公平不透明”的招生标准其实是个很好的研究对象。
因为从结果上看,美国精英高校的招生标准是行之有效的,并不像一些阴谋论里说的那样,是以前为了歧视犹太人、现在为了歧视华人而设定的潜规则。它招进来的学生确实都是未来最有可能成功的。
比如,两位普林斯顿的经济学家经过调查,发现藤校的学生在毕业10年之后,年薪的中位数在7万美元左右,是非藤校毕业生的两倍。
你可能想问:藤校毕业生年薪高,难道不是因为他们的学校有名气吗?
科学数据显示,并不是这样。
截图自《巴拉巴西成功定律》发刊词
因为——那些曾经被藤校录取、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拒绝了offer而去了非精英大学的学生,年薪也和藤校毕业生一样高!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符合了哈佛的招生标准,但后来又决定选择去了东北大学,他仍然具有哈佛毕业生的挣钱能力。
那么,哈佛等精英大学的招生标准里面,到底蕴藏着哪些“未来成功者”的特质?除去标化成绩,到底是哪些因素可以让你成功?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先明确“成功”到底是什么。
成功并不等于能力。巴拉巴西从复杂网络科学家的角度,给了一个定义:成功不是你的能力强,而是别人觉得你的能力强。成功属于一种集体测量,是人们对于我们表现的反应。
在这个定义下,就可以解决我们经常的疑问:为什么会怀才不遇?不是说是金子就会闪光吗?不,金子会闪光,那是能力,但是如果没有被外界网络认可,它就只是普通金属而已。
家长们最关心的“申请美国精英大学”这件事,就是孩子的能力被外部认可的典型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成功的孩子,无疑在将来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巴拉巴西分析了类似的情境,提出了5条“成功法则”,在下文中,我们挑选3条对家长来说比较有操作性的法则进行详述。
定律一
成功需要建设“社会网络”
我们可以拿两种运动——网球和足球来举例子。在网球运动中,成功取决于唯一的因素——运动员自己强大的能力。网球运动和中国或罗马尼亚的学校体制非常相似,决定名次的唯一因素就是考试成绩。
但是类似足球这样的集体运动,输掉比赛的一方中,出色的运动员可能也有射门得分,只是最终未能赢得比赛,或者他的队友未能创造助攻时机,使他的进球数很少。如果他是明星球员,身处一流球队,我们也很难去判断胜利是以他一人之力独挽狂澜,还是依靠整个集体的拼搏。
标化考试就和网球一样,应试能力决定一切。但大学以后的工作表现,则更类似足球那样复杂的协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通过标化成绩来判断现实世界中未来的成功者,就和用考察网球运动员的标准来寻找足球的明日之星一样,自然是不准确不充分的。
从网络科学的角度来说,社会网络和职业网络是决定所有人成功的要素。“网络”中充满了机遇,能力表现要靠机遇激活。
因为要取得成功,就要求我们考虑自己的工作如何对他人产生影响,需要发现能加速我们网络通行的枢纽节点,并向它们靠近。无论在什么领域、从事什么学科,或者从事什么行业,你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掌握“网络”。
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美国大学经常要考察“领导力”这个莫名其妙的指标,目的可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干部,而是因为能在中学里运营好一个社团,就说明TA能够创建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占据一个枢纽节点,并能把这个网络和其他网络连接起来,从而通向成功。
这几年经常流传“硅谷印度裔碾压华裔”的故事。
从事电脑相关产业的印度人和华人的人数相当,但印度人创立的硅谷企业几乎占硅谷企业总数的一半,华人中流行着“印度人当企业老板,中国人当脑力工人”的说法。
华人经常抱怨说,印度人和华人员工的技术水平差不多,但是印度人比较擅长交际又擅长抱团,还擅长自我表现,所以上升速度快很多。
其实,套用巴拉巴西的第一成功法则,那就是印度人更擅长构建网络、连接网络,或者占据网络的枢纽点。
中国人往往给老外的感觉是,特别踏实、勤奋、埋头苦干。可是这也意味着中国人相对只愿意做好自己手头的那一摊事,那么就会自我局限在网络上的固定节点上。
所以,如同巴拉巴西告诫的:能力当然是必须的,但是必须要能让你身边的人加以注意并赞赏才行。争取“社会网络”的认同,是怎么都逃不过去的。
定律二
成功需要“规模效应”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成绩”其实是个很不合适的选拔标准,因为取得同一成绩的人实在太多了。在高考中1分之差就能决定是否上清华北大,可是多考了1分的A和少考了1分的B之间,能力又有多少差别呢?
以运动员为例,高尔夫球是个几乎完全取决于能力表现的行业,但是考察数据,2013年获得最佳球员的泰格伍兹,平均推杆只是第3名,而击球距离是第30名。他获胜的原因在于参加几次比赛的结果比较好,但是和其他运动员也只是毫厘之差。
但是,他的成功程度可就高多了。2009年,他成为第一位在职业生涯总净收入达到10亿美元的运动员。
为何一个能力出众但有界的人能走向后来的无界成功呢?巴拉巴西提出了一个解释:
做一名经济学意义上的超级明星,你的能力表现必须要产生规模效应。
优越的回报来自能够被简单、廉价地传播的才能。因为无论观众或购书者是10人还是1000人,演员或作者都必须付出同样的努力。
泰格伍兹在高尔夫球运动上的成功,通过商业广告形成了规模效应,让大量根本不打球的人也了解到他,并通过购买他打广告的产品而为他的商业成功添砖加瓦。
成功在学术界同样也是有规模效应的,只不过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科学影响力——引用次数。对于可大量印刷的书籍来说,第一名和第二名的销售数量也可能有天壤之别。
什么样的能力能产生规模效应呢?写作能力,演讲能力,乃至做出完整作品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形式,一个人的影响力就可以超越时空,实现一对多的传播和不断扩大。而考试的能力是无法产生规模效应的。
因此:
—些偏文科、商科和法律的大学如哈佛,十分看重学生的演讲特长。
也因此,写作和演说能力,比起看起来更踏实更硬核的解题能力,也许对孩子未来的成功之路更有助益。
2016年美国大选的电视辩论战被网友恶搞成“情歌对唱”
而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标化成绩不可能有那么强的区分作用,也并不必然导向成功,那么学生就得避免过分投入在标化成绩上面,而放弃个人特质、个人影响规模化的能力的养成,那样也许反而堵住了通向未来的成功之路。
还是如同吴军在《大学之路》里说的:
“ 很多亚裔学生花很多功夫提高SAT成绩,纯粹是浪费时间。那些SAT考了2400分的学生需要明白,他们与比那些SAT考了2200分的申请者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需要强化的是能够把自己的经历编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来打动大学招生人员。如果有时间却找不到合适的事情做,干脆花功夫训练好自己的面试能力,至少一个好的面试结果会实实在在地为录取加分。”
定律三
终身不变的
“成事能力”最重要
许多成功都来自一个新的想法,但是,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成事能力”人和人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我们用数字R来表示任意一个想法的价值,用Q来表示“成事能力”,那么就得到了预测成功的公式:
S=QR
一个创新的成功程度S
等于“成事能力”Q乘于“想法价值”R
按照直觉,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我们的“成事能力”应该会不断提高,会越来越擅长把心中的想法转化为高影响力的产出,对吧?
令人震撼的是,根据巴拉巴西的发现,“成事能力”在一生中是不会改变的。他找到了方法测量科学家的“成事能力”,发现在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不会发生变化。
甚至当他问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是否慢慢拥有了点石成金的能力,能够避开糟糕的交易机会?对方回答“绝对不是”。他的职业生涯同样记载着少数几次漂亮的成就和大量的失败经历。
当代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史蒂夫·乔布斯的的履历,也是充满了失败的。他们并不能把不够好的想法转换为成功,只能一次次地去尝试新的想法。
年轻时期的乔布斯
既然“成事能力”在一生中都是相对稳定的,那么,学校需要了解申请者的“成事能力”,从而确保录取的学生未来更能走向成功。
这就是美国精英高校如此看重课外活动的原因。那些孩子们做的科学或社会项目,可能对大人来说过于稚嫩,而由于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有限,基本上不太可能对社会有什么大的贡献或达成真正的科学进展。那么,为何学生们不能用这些宝贵的时间专心学习前人的智慧呢?
不,假如装了一肚子学问,但是“成事能力”太过薄弱,那么以后也达不成什么大成就。
同时,现在流行的PBL项目制学习,除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掌握知识,也能训练学生们将想法转化为发现的能力。同样涉及的知识点,传统课堂一节课就讲完了,而PBL却要花上好几周,但是得到的结果,一种是知识记忆,一种是”成事“的能力,这一点也是PBL的价值所在。
巴拉巴西给读者的发刊词
后记
巴拉巴西还有两个成功定律,因为篇幅所限,本文不予以赘述。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家长希望孩子能上好的大学,肯定不只是希望让孩子通过录取就好了,而是希望孩子未来确实有事业成就。
但是如果不认同美国高校录取标准的价值,把录取标准当成一个需要用各种黑客技巧来破解的程序,那么自然就会跟风揣测去做各种短期项目,或培养传说中的热门技能,最后很可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模糊了孩子的个人特质。
反过来,如果信服这些主观标准并吃透背后的精神,则可以把它作为“培养未来可能成功的孩子”的参考标准,并为此做长期扎实的准备。最后,不管有没有录取到最心仪的的学校,这个过程本身就会增加孩子未来的成功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