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睡着不愿早起上班的人
《诗经》里睡着不愿早起上班的人
夜晚,灯下,继续缝书衣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这是杜甫值夜班,因为次日早朝有要事,所以不等天亮,翻来覆去看钟点——夜漏——到底什么时候了。当时他任职左拾遗,中央政府部门的公务员。
昨夜宿松江,朦胧之中感觉时间似乎不早了,几次三番抓过手机,其实已经定了闹钟的,还担心误了早班地铁。每当此时,我心里盘桓的,正是老杜这两句忠于职守的诗。不禁又觉得好笑,杜甫上的是什么班啊,我上的是什么班!
看来,起大早去上班,自古及今,都是一桩苦事。
比闹钟时间还早五分钟,我已经醒了。摸黑穿衣。夜里睡下之前,将早上出门的衣装备好,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其他诸如手机,手表、玉石手链、毛衣挂饰,以及路上书,有时还带些小菜,悉数准备妥当。点灯,怕惊扰梦中人,所以下床摸黑,抓过毛衣却分不清正反。
《诗经》中起早的小吏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天色未明,慌张起床,忙乱之中,上衣下裳分不清。何以如此呢?公家喊得急,去迟要挨批。多么有趣的诗句啊。
同时,自古就有贤内助,担心丈夫睡过头,影响上班打卡,所以,妇人听到鸡鸣就推丈夫起床。《诗经》有一首《鸡鸣》,说的就是这个事儿,可是丈夫却赖床不起。于是,夫妻在床上就起早上班开展了三组对话。
妻子说,鸡打鸣了,天都亮了,快点起床,去上班了;丈夫回答:不是鸡打鸣,那是苍蝇嗡嗡。妻子接着说,天已亮了,大家都集中上朝了,快点起吧;丈夫继续睡:那不是天亮,是月亮光。然后,还是丈夫说,虫子嗡嗡飞,管我什么事,还是与你共入梦乡好。看来,这位不愿早起上班的丈夫心思还很细腻。做妻子的劝说却更加急迫起来:快去吧,再不去都下班了,别让上司抓小辫子。
我觉得,这里的丈夫率性又坦诚,倒比妻子更可爱呢。可是,不上班怎么行!一身俗累脱不去,下班回家再好好和妻子说闲话——生计要紧。可是,到全诗结束,也不见丈夫起床。
因为寒冬天未明即起,摸黑出门,倒凑成一篇(自以为)颇有古意的小文,少睡一个小时也值得。况且,坐上地铁,读了一路书,起早有甚苦哉!
附:《诗经 鸡鸣》原文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