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在越南的翻译与传播
20世纪中国文学在越南的翻译与传播
一、越南译介语境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
二、20世纪初中国文学的译介:现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新文学”
三、40年代至60年代的中国文学译介:从“新文学”到“现代文学”
四、90年代后越南对中国文学的译介:文学的重新定位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不同译介时期都是围绕着不同的文学接受观念。这个观念同时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即两国在官方外交的关系以及越南内部从历史上传流下来的对中国形象的理解习惯。在两国外交关系紧密联系的时候,越南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基本上跟中国原来的文学发展面貌是贴近的。第二个译介时期是明显的例子。然而在官方关系有距离时,文学接受观念往往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传统接受习惯的影响。第一个和第三个译介时期属于这种情况,像徐枕亚、莫言等代表性译介现象都是传统的接受习惯的产物。20年代的知识分子对徐枕亚小说的热心接受还是印证着越南文坛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接受观念及审美欣赏习惯。徐枕亚小说的译介,在越南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历史中,具有从古代过渡到现代的桥梁意义。对于莫言小说译介,又仿佛看到第二个译介时期的接受观念的潜在影响。莫言小说中性叙述因素的突出和对农村题材的忠实书写是让他在越南受到关注。而这些都是建立在第二个译介时期的接受传统上。第三个时期对性文学的关注实际上体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译介观念的放弃,而对农村题材的熟悉却是第二个译介时期留下的阅读习惯。
(编者注:全文注释略。)
参考文献
[1] [日]樽本照雄(编),贺伟(译):《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济南:鲁齐书社,2002年。
[2] [越]阮南:《女子自尽,是小说的错?——关于越南20世纪初女子与文学、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一个视角》,载团黎江主编:《比较视野下的东亚近代文学》,胡志明:胡志明市综合出版,2011 年。
[3]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4]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5]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载《秋里拾叶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年。
[6] 陈思和、王德威(主编):《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多元共生体系的新思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7] 郭延礼(著):《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8]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9] 鲁毅:《论鸳鸯蝴蝶派小说入文诗词的叙述功能——以民初小说<玉梨魂>与<雪鸿泪史>为个案》,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马良春、李福田(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11] 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 王继权、夏生元(编):《中国近代小说目录》,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
[13] 颜保:《中国小说对越南文学的影响》,载《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年。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