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故事:曾经的灵武绒线厂
《口述宁夏》 讲述宁夏人自己的历史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灵武县城北门外还是一片荒漠。
1970年后,国营工业兴起,这里逐渐建起一批工矿企业,如:罐头果酒厂(1970年)、水泥厂(1970年)、制药厂(1971年)、绒线厂(1972)、粮食机械厂(1973年)、化肥厂(1975年)等。来自五湖四海,相邻市县的各地劳动者汇聚在一起,在这里参加了工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比较匮乏,每到冬天,家家户户都要用毛线给家人织毛衣。1971年3月,灵武绒线厂破土动工,一年后土建工程竣工投产,厂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
绒线厂开工仪式(1972年)
厂房建成后,开始购置生产设备,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干部职工通过垫木板、撬木杠、人拉肩抬的办法,把一台台几吨重的设备搬运进车间进行组装。
1971年2月,绒线厂招收第一批学徒工赴上海、北京接受培训。1972年1月,从灵武、盐池等地中学毕业生中招收的第二批工人赴上海、北京进行培训。
1972年9月25日,绒线厂举行投产典礼。
毛线从绒毛到成品要经过20多道工序,年产量为700吨,生产的“黄鹤牌”、“鹦鹉牌”、“灵芝牌” 三大系列纯毛、混纺、腈轮毛线,厂里职工习惯叫它们的代码,纯毛273、腈纶880。
绒线厂毛条女工(1972年)
几年后,20多个花色品种毛线因品质优良而畅销全国。绒线厂建有俱乐部、篮球场、图书室等,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绒线厂参加县区文艺比赛多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绒线厂党委书记王彬和女工交流经验(1973年)
1992年,绒线厂经过多次改扩建职工发展到1670人,固定资产3730多万元,年产量达3000多吨,年销售收入4420多万元,灵武毛线因其好品质和口碑畅销全国,灵武毛线走向辉煌时期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绒线厂成为自治区一级企业。
灵武绒线厂厂长高鸿喜主持库存毛线拍卖会(1992年)
1995年以后,随着成衣进入消费市场,全国纺织业经营走向困境,货品开始积压,职工们只得把毛线拉到偏远地区自行销售,经济效益开始滑坡。
2001年,名噪一时的灵武绒线厂宣布破产,曾经温暖几代宁夏人的灵武毛线成为人们心中的回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