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陆唠沈阳之志城银行旧址
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中华路118号,现为沈阳市工商银行 用房。该建筑由沈阳市文物局立为沈阳市不可移动 文物。2008年10月27日由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 1932年。
该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砖石结构,立面造型为古典三段式,对称构图。
志城银行最初创办要从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说起,该年山西太谷县曹家先后在沈阳开设了5家钱庄,办理以汇兑为主的存、放、汇业务。由于资本雄厚,信誉良好在沈阳颇有名气。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沈阳许多工商企业破产停业,金融业出现危机,放款收不回来,存款无力支付,债权债务纠纷严重,5家钱庄处于半停业状态。民国22年(1933年)11月,伪满当局颁布《私营银行法》,决定整顿私营金融业,勒令钱庄合并改组为银行,否者取缔经营。在日伪政权的强制下,5家钱庄经过协商,确定合并组成银行,取名志城银行,即取“众志成城”之意。于民国24年(1935年)1月正式成立,为股份制有限公司性质,总行设在奉天大北关神庙胡同并设立3处支行。资本额为20万元伪币。董事长曹章甫,常务董事巩天民兼任总经理。由于经营灵活,业务发展迅速,三年后资本金增至100万元。民国30年(1941年)10月行址迁至该址。之后又在伪满中央银行的威逼下,于民国32年(1943年)将志城银行与奉天实业银行、抚顺德义银行合并,仍用志城银行名称,资本金为1200万元伪币,实有300万元,董事会由三家银行成员组成,董事长陈楚才(实业银行),常务董事巩天民(志诚银行),董事王润田(德义银行)。下属支行由原来3个扩大到12个。
后来,因伪满当局剥夺民营银行的自主权,不准与伪满中央银行竞争,致使该行经营处于困境。民国34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志城银行存款无力支付,于同年8月停止营业。国民党军队占领沈阳期间,志城银行经过注册登记,于民国35年(1946年)1月重新复业。但由于当时通货膨胀,物价暴涨,经济混乱,志城银行存款业务处于维持状态。民国36年(1947年)以董事长陈楚才为首抽走大量资金去了关内。总经理巩天民和郭尊三因与共产党地下活动有牵连,被捕入狱,志城银行于翌年3月停止营业。
沈阳解放后,巩天民和郭尊三出狱,在东北银行总行扶持下,志城银行于1948年11月重新开业。在沈阳市内设立4个分行,除经办私人工商业存放款业务外,还代办国家银行部分业务。1950年10月,东北银行负责人与志城银行的巩天民等人协商,决定重新建立公私合营志城银行,东北银行派王力新为董事长代表公方,巩天民为董事兼任总经理代表私方。1952年末志城银行公股占96.4%私股占4.6%。1953年因巩天民总经理升任辽宁省副省长,1954年改选了公股代表,杜湛为董事长。之后由于国家逐步加强了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银行对私营企业存放款业务逐渐减少,单独设立经办私企业务的银行已无必要。因此经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决定,于1955年末将志城银行的业务全部移交給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市分行经营,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市分行储蓄部,该行即在该址办公,志城银行的招牌,一直保留到1966年“文革”前才撤消。1984年12月在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分设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市分行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沈阳市分行。1994年4月该行改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营业部,行址迁至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9号(惠工广场)新办公大楼,原址建筑留给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营业部南站支行使用至今。
作者:程晓陆
单位:辽宁文保志愿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