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一
概述
旋后-外旋型Ⅳ度
旋前-外旋型Ⅳ度
旋前-外展型III度(部分)
过度屈曲型
按照腓骨骨折的位置,依据下胫腓韧带的损伤情况
二
影像学诊断要点
三
术前处理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位置)
冰敷(伤后48小时内)
足泵促进软组织肿胀消退
伤后6小时内,主要依据局部皮肤肿胀情况
7-10天后皮肤出现皱褶后再手术
水疱或血疱消退,痂皮褪去
四
手术治疗
对于外侧钢板,远端螺钉要单皮质固定,谨防螺钉穿入关节内,近端可双皮质固定;
对于背侧放置钢板,螺钉均可双皮质固定,但是背侧钢板对腓骨肌腱的刺激明显,因此不常规推荐;
对于青壮年,骨质较好的螺旋形骨折,可以用多枚拉力螺钉固定;
对于粉碎性骨折,可以用桥接钢板或髓内钉固定;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可选用锁定接骨板,亦可在腓骨髓腔内先打入克氏针再上钢板固定,或在钉道内填充骨水泥。
复位评判:关节间隙等距(图A-1);Shenton线完整(图A-2); 距骨外侧与腓骨远端弧线未中断(图A-3)
术中将外踝解剖复位后,因为下胫腓后韧带的牵拉,常可以使后踝骨折块获得满意复位;
后踝骨折块如累及到关节面(>25%)时,应尽量解剖复位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性;
后外侧入路:前-后固定;在跟腱与腓骨长短肌腱间显露后踝固定,适用于外侧骨块
内侧入路:后-前固定;扩大内侧切口显露,适用于内侧骨块
4.0mm拉力螺钉、克式针、张力带、可吸收螺钉固定
骨折线在内踝上方(胫距关节面顶部以上)呈矢状面垂直向下,骨折块较大,螺钉方向应以平行胫距关节面为宜或行钢板固定以增加稳定性
五
漂浮位切开内固定病例
此踝关节骨折脱位严重不稳定,应手术治疗。 后踝骨折块大,超过胫骨远端关节面1/4以上,且移位大,超过2mm以上,也有明确的手术固定的指征,因此需考虑对三踝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伤后4天,患肢明显消肿,行左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患者漂浮体位,先侧卧位
▲ 切口标志
术后在后外侧切口放置引流管1枚,术后48小时内拔出。 术后将踝关节置于中立位,待1周消肿后,开始轻柔地被动练习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