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猪”法对学生管理的启示
看了《“自然管理法”:一位农村校长眼中的“管理”》(《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期)一文,很有感触,深受启发。作者在文中颇有创意地提出:管理如同“赶猪”。没经验的赶猪者,只会抓住猪耳朵往前拖。没料到越往前使劲,猪越往后退。虽然拖到目的地了,赶猪者却精疲力竭,一撒手,猪一溜烟儿又跑没影了。稍有经验的赶猪者,不抓耳朵却拉猪尾巴。越往后拉,猪越往前奔,但是不大容易控制方向。最聪明的做法,是用猪最喜欢吃的草在前面引诱。猪要想吃到草,就得不停地往前奔。
这个生动的比喻让我联想到了学生管理。
班主任管理学生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拉耳朵”:先是定下规矩,规定学生必须怎么做,不许做什么,接着整天督促,东奔西跑,累得气喘吁吁、苦不堪言。但结果要么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问题不断,要么是班主任在与不在两个样。任凭班主任机关算尽,体力耗完,十分耕耘却得不到十分收获。以至于许多班主任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了。”很多老师一提起做班主任就退避三舍,致使不少学校在选班主任时陷入困境。
其实,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强,你越往前使劲,他越往后退。如果老是拉耳朵,管理起来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拉尾巴”是一种不错的管理方法。那么,“猪尾巴”在哪里?又应该怎样拉?我认为,“猪尾巴”就是学生不服输的进取心,“拉尾巴”就是在学生中开展竞争。
河北衡水中学实行“两眼一睁,开始竞争”的管理方法。学生早晨起床,15分钟穿衣、收拾床铺、洗漱、整理卫生,然后到操场列队出操。这时开始检查宿舍卫生及早操情况。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包含了七个“争”:争起床速度,争宿舍卫生质量,争到操场列队的早晚,争早操队列是否整齐,争步伐是否整齐矫健,争口号是否响亮,争精神面貌是否朝气蓬勃。这里面既有速度的竞争又有质量的竞争。学生在竞争之中开始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早操之后,又是一系列的“争”:学生们跑着进教室,争的是提前进入自习状态,自习时争的是学习效率。学生与学生之间,宿舍与宿舍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事事处处时时充满竞争。今天你超我,明天我超你,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所以只要设计得当,学生在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可以开展竞争。当然,“拉尾巴”比“拉耳朵”的难度要大一些,如何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如何使学生乐于参加竞争,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更需要有效的载体,如各类先进评选、大奖赛、对抗赛等活动。
“拉尾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有效管理方法,但也确实存在不容易控制方向的缺点。竞争是需要的,但应该有度、有序,要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倡“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避免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对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用草诱”是既有效又省力的办法。要使这一办法取得最佳效果,关键是班主任要找到对每个学生都能起诱导作用的“草”。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班主任在选择“草”的时候也要因人而异。这就要求班主任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班主任选的“草”必须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最大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是渴望进步的,能否真正取得进步就要靠班主任的正确引导。班主任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状况,帮助其制定一个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并不是遥远而不切实际的,而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这些小目标就像是悬在学生面前的“草”,学生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并愿意为之努力。当一个目标实现之后,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再帮助学生制定下一个目标,如此继续下去,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拉耳朵”“拉尾巴”“用草诱”是三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体现了管理的三个不同层次。层次越高,对班主任的要求越高,效果也越好。如果你为学生管理而感到身心俱疲,在感叹累的同时,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的管理方法,不要只用“拉耳朵”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不妨试试“拉尾巴”,追求“用草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