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政:郭进拴的家乡情结

从《洪流滚滚》到《无品乡官》,从《鹰击长空》到《湛河大决战》。带着家乡泥土芳香一路走来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优秀宣传干部、一级作家郭进拴,用他执着的笔倾刻着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壮歌风云路》。笔耕不辍的郭进拴深深眷恋着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缕缕炊烟和声声鸟啼。他说:“是家乡养育了我,家乡每一个纯朴厚道的父老乡亲,每一个聪慧灵秀的兄弟姐妹,每一条清冽甘醇的山溪,都给了我无穷无尽的激情和灵感。人生只有奋斗,事业才能成功。” 多年来,他把各种冷嘲热讽化为创作的动力,冷也安得,热也安得,风里来,雨里去,哪怕一头撞上南墙,也死不折弯,以他的无怨无悔书写着《大地诗情》。

我崇拜他,曾经把他作为我学习的楷模,我读过他创办的全国第一家乡级小报——《乡音》。

《乡音》以时代为背景,把乡音、乡风、乡情融为一体,没有一点随意刻画和夸张,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把家乡人民的思想风格、勤劳善良,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乡音》以鲜活的艺术语言, 品味生活,丰富人生。如丝丝细柳,悠悠白云使人读之余韵无穷。

《乡音》把古老山洼里的粉色梦境,刻画的情真意切,字字传神。把一个百废待兴的文明古镇推向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让她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曾多次拜读他的作品。他主编的《风穴文艺》到处流溢着诗的情韵,给人一种宽厚仁慈,襟怀高远的感悟,使人阅之清心,骨气自高。

他的《大潮风流》把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展现在字里行间,把平顶山在中原城市群中所发挥的带动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在平顶山市文联我曾经去看过他。看过他的《湛河大决战》。他把平顶山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战天斗地精神,写给了读者,写给了后人,写进了向大城市群发展的进程之中。如何避免“煤竭城衰”,成了他笔下平顶山开创后煤时代适时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话题。他在为平顶山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鼓与呼,呐与喊。

2007年春天,我在平顶山汝州市秀美生态园再次见到了他。他同我谈起了他对《代悲白头翁》的看法。刘希夷诗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所以成为历代不衰的千古绝句,是因为作者对武则天篡权的含蓄讥讽。

今天,他又创办了《尧山》期刊。他把美丽尧山的云蒸霞蔚写在了《尧山》的醇酒醉意之中。墨子故里的文化内涵,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梦笔生花,才更具传奇色彩。神秘的神汤如琼浆玉液,清莹如镜,脱去羽衣,随意撩拨如飞珠溅玉,令人陶醉。尧山的奇峰异石到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神秘的大佛手持杨柳净瓶,更让虔诚的信徒和游客肃然起敬。随着轻雾的升腾,仿佛海市蜃楼般若隐若现,幻化无穷,把那些渐渐淡去的岁月也一同融入到了轻纱浮动的大自然之中,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启迪。

                              (作者系《人民日报》记者、作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