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在孝义话中可以读cuaә(一声),有“印章,图章”等意思。

1.你见我的手印子来没有咧?
2.邮票上盖上邮印印,就是说邮票已经用过啦。
3.你先把钱儿领咾,领咾你就在这处盖上你的印印。
4.事情就卡的兀家兀处啦,兀家不给盖印印,咱就没法儿办。
5.你抽时间给我也刻上个印印罢。
6.你有看也,兀家的印印是有机玻璃的。

○《说文解字》中,“印”的解释为“于刃切,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凡印之属皆从印”。

○《康熙字典》中,“印”的解释有“二千石皆银印,二百石以上皆铜印”。

○《汉语大字典》中,“印”的解释有“公章;私章。如:盖印”。

○《现汉》中,“印”读yìn,解释有“(名)政府机关的图章,泛指图章:盖印|钢印”。

普通话的“y”与孝义话的“c”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移移移移:移移移caә(一声)

2.翼翼翼:cì翼翼

3.愚:cǒng

4.愚愚:愚cuaә(一声)

普通话的“in”与孝义话的“uaә”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擒:zuaә(一声)

即“印”是可能读cuaә(一声)的。

我的分析是,写作“印”是对的,下列写法值得商榷。

1.《孝义县志(1992年版)》中有“戳戳”,解释为“手章”。

2.《文水方言志》中有“戳则”,解释为“公章,私章”;还有“手戳戳”,解释为“私章”。
3.《左权方言志》中有“手戳”,解释为“私章”。
4.《宁武方言志》中有“戳子”,解释为“图章”。

5.《忻州方言志》中有“戳子”,解释为“图章”;还有“手戳子”,解释为“私章”。

6.《应县方言词汇》中有“戳戳(儿)”,解释为“印章。动词重叠变名词”。

7.《平鲁方言志》中有“手戳子”,解释为“私章”;还有“戳戳”,解释为“公私章总称”。

8.《大同方言志》中有“手戳儿”,解释为“手章”。
9.《和顺方言志》中有“戳子”,解释为“公章”;还有“手戳”,解释为“个人名章”。
10.《现汉》中,“戳”的解释有“图章:戳记|邮戳|盖戳”。
11.《现汉》中,“戳子”的解释有“图章”。
12.《现汉》中,“手戳”的解释有“刻有某人姓名的图章”。
13.《现汉》中,“邮戳”的解释有“邮局盖在邮件上,注销邮票并标明收发日期的戳子”。

○《说文解字》中未收“戳”。

○《康熙字典》中,“戳”的解释有“【篇海】敕角切,音逴。枪戳也”。

○《汉语大字典》中,“戳”的解释有“用物体尖端触刺”。
○《现汉》中,“戳”读chuō,解释有“用力使长条形物体的顶端向前触动或穿过另一物体:一戳就破”。
我的理解是,“戳”的本义不是“印章,图章”。人们不知道“印”曾读“戳”音,于是记为“戳”。
○《说文解字》中,“章”的解释为“诸良切,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
○《康熙字典》中,“章”的解释有“又成事成文曰章”。

○《汉语大字典》中,“章”的解释有“音乐一曲为一章。也指诗、文的段落”。

○《现汉》中,“章”读zhāng,解释有“歌曲诗文的段落:乐章|章节”。
我的理解是,“章”的本义不是“印章,图章”。人们不知道“印”曾读“章”音,于是记为“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