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藏品比台北故宫价值低?也许大家都被误导了(上篇)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是在明清两代皇宫的基础上建立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世界五大宫殿之首,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虽然有部分清宫旧藏文物于1948到1949年迁往台北故宫,但通过收回溥仪私带出宫的许多珍品与接受民间捐赠,并参与考古发掘,北京故宫博物院在1949年以后极大的丰富了馆藏质量,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台北故宫藏品主要来自文物南迁而来的2972箱(占南迁箱件数的22%),其余1万多箱(78%)均留在了大陆,台北故宫除在晋唐宋元名人书画、北宋汝瓷、清康雍乾珐琅彩瓷等部分领域在质量上略高于北京故宫,但数量上并无优势。目前在收藏门类、精品数量、历史价值等方面,北京故宫是绝对优于台北故宫的。因此,有些人对北京故宫的藏品状况不是很清楚,盲目的认为“台北有文物没有故宫,北京有故宫没有文物”,这显然是误解。
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官方资料显示,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文物总数达到186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68万余件(含国家一级文物8000余件,占国内馆藏一级品的1/6)。北京故宫藏品种类齐全,体系完备,绝大多数是明清两代的皇家收藏,堪称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精华。以下通过120件北京故宫馆藏珍贵文物(分上、中、下三篇)来展现北京故宫藏品的珍贵价值,见证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
1.含山文化玉立人
此玉立人高9.6厘米,肩宽2.3厘米,厚0.8厘米,玉灰白色,器长变形,长方脸,头戴圆冠,冠饰方格纹,冠上有一尖顶,顶上饰小圆纽饰,冠后面至颈部是横线垂帘。浓眉大眼,双眼皮,宽鼻头,两大耳下部各饰一孔眼,大嘴微闭,上唇饰八字胡须。两臂弯曲,五指张开置于胸前,臂上各饰8个玉环。腰间饰有五斜条纹的腰带。大腿和臀部宽大,腿显短,脚趾张开,背后是高颈脖服饰和对钻的隧孔。玉人表面抛光。1987年出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法简练,展示出古人部分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淮地区史前时期匠人们的雕刻技能,为迄今所见新石器时代最完整的直立玉人,表明原始社会由原先对动物和自然的崇拜已转向了对人的崇拜。
2.红山文化大玉龙
此玉龙曲长60厘米,直径2.2-2.4厘米,玉料为淡绿色老岫岩玉。龙体较粗大,卷曲,呈倒“C”形,长吻微翘起,有圆鼻孔二,双目橄榄形凸起,头顶至颈背有长鬣后披,末端翘起,额及颚下有阴刻棱形网纹。龙躯光素扁圆,背部有一钻孔,可系绳穿挂。此玉龙因其吻前伸,前端凸且翘,因此又有人称之为玉猪龙。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玉龙造型夸张、奇特,兼具写实与抽象手法,结构虽简洁,却满盈着生命力,质朴而粗犷,可能是某部族的图腾,是现存四件C型红山玉龙中最大的一件,是早期红山文化氏族艺术的代表作,国宝级文物。
3.商亚酗(xù)方尊
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此尊高45.5厘米,宽38厘米,重21.5公斤,为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兽面纹和夔纹是其主体纹饰,以雷纹作地。口内侧铸铭文2行9字:亚酗者司以大子尊彞。铭文大意:亚族祭祀诸位王后和太子的宝器。器四隅及每壁中心线皆设有棱脊,上端侈出器口。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方尊传世较少,此尊采用分铸法浇铸而成,造型魁伟,形象庄严,具有威严的震慑力,是一件典型的商代晚期贵族青铜器,为国内现存的最完好的亚酗方尊,也是故宫收藏的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国宝级文物。
4.商亚酗方罍(léi)
此罍通高60.8厘米,宽37.6厘米,重20.8公斤,方体,方口,有盖,直颈,肩部两侧各有一兽首衔环,鼓腹,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腹部正面下方有一兽首鋬,方圈足外撇。盖、颈、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盖作屋顶形,顶上有一钮。钮、盖、腹部饰兽面纹,颈、肩、足部饰夔纹。盖、器有9字对铭,盖铭2行,器4行:亚酗者司以大子尊彝。铭文大意是:为祭祀历代先王后妃及太子而做该器。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器保存完好,铸造工艺精湛,铸有铭文并且器盖俱全,十分难得,是一件典型的商代贵族青铜器珍品,代表了商代晚期青铜铸造的最高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5.商三羊尊
6.西周堇临簋
此簋高16.7厘米,宽33.5厘米,口径21厘米,重3.66公斤。器圆形,侈口,大腹,双耳,圈足。双耳上饰兽头,耳身饰鸟头,长珥上雕鸟尾及足,腹前后各饰一大兽面纹,口及圈足各有一带漩涡纹,间以变体夔龙纹,中间有一凸雕兽面纹。器内底铸铭文1行8字:堇临作父乙宝尊彝。堇临是占有这件铜器的主人,堇临作这件铜器是为祭父乙。清宫旧藏,曾藏颐和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簋为清代内府藏器,属传世青铜器精品,腹部兽面纹简洁洗练,簋耳却十分复杂,生动的圆雕极为罕见,是传世商周青铜器中的珍品。
7.西周师趛(yǐn)鬲
此鬲是传世品,表面经打磨上腊,颜色黑中透亮,高50.8厘米,口径47厘米,重48.8千克。本器侈口折沿,束颈附耳,分档袋形腹有扉,蹄形足。全器纹饰由三种纹样组成,腹部以回形纹为地,上以凸起的六只巨大的回首夔龙纹为主体纹饰;颈部饰双首夔龙回曲纹带;附耳内外两侧均饰以重环纹。器内壁铸铭文5行29字:唯九月初吉庚寅,师趛(音金)作文考聖公、文母聖姬尊趛。其万年子孙永宝用。趛。铭文的大意是:在九月第一个吉日庚寅这天,师趛为其已故的父母铸造了这件大鬲鼎。愿其子孙万代永远宝用。铭末一字是师趛家族的族名号。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鬲造型雄伟,精致美观,采用巨大的兽形花纹寓动于静,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是迄今为止所知鬲中最大且最华丽的一件,愈增加了其作为国宝的价值,国宝级文物。
8.西周颂鼎
9.春秋莲鹤方壶
此壶高122厘米,宽54厘米,重64公斤,顶盖作镂空花瓣形,中立一鹤,昂首舒翅。双耳为镂雕的顾首伏龙,颈面及腹四皆为伏兽代替扉棱。四面自颈至腹饰以相缠绕的龙,圈足饰似虎的兽,足下承以吐舌双兽,兽首有二角。本器的仙鹤、双龙耳与器身主体即采用分铸法,既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技术,也反映了当时青铜器上动物造型肖像化的潮流。莲鹤方壶共出土一对,另一件现藏于河南博物院。1923年于河南省郑州新郑市李家楼出土,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壶构图极为复杂,造型设计非常奇妙,铸作技艺卓越精湛,说明了郑国的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领先地位,也反映出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堪称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是全国已出土青铜器中的稀世珍宝,被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国宝级文物。
10.春秋少虡(jù)剑
此剑长54厘米,宽5厘米,重0.88公斤,此剑前锋断,脊在两从间凹陷,从宽斜,前锷狭,厚格呈倒凹字形,圆茎无箍,圆形首。格饰错金嵌绿松石兽面纹,剑首饰错金云纹。剑脊上有错金铭文20字,每面10字:“吉日壬午,乍为元用,玄镠铺吕。朕余名之,胃之少虡。”“玄镠”和“铺吕”为制剑的金属材料锡与铜,“胃”通“谓”。铭文的大意为:壬午这天吉日,做了这把好用的剑,做剑的原料是锡与铜。我给这把剑起了个名字,称为“少虡”。传世的带铭文的青铜剑存世量大概将近300把,大都属于王侯贵族佩剑,但有剑名的古代青铜剑,目前全国只发现“少虡剑”一种,这和史书记载的干将、莫邪这样的名剑是一样的。1923年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李峪村出土,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剑通体光亮,锋利尖锐,为晋国兵器,已知同铭剑有3件,是国内唯一一把目前能见到实物的有自身剑名的青铜剑,殊为珍贵,国宝级文物。
11.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此壶高31.6厘米,口径10.9厘米,腹径21.5厘米,侈口斜肩,鼓腹矮圈足,肩上有二兽首衔环耳。花纹从口至圈足分段分区布置。以双铺首环耳为中心,前后中线为界,分为两部分,形成完全对称的相同画面。自口下至圈足,被五条斜角云纹带划分为四区:壶颈部为第一区,上下两层,左右分为两组,主要表现采桑、射礼活动。第二区位于壶的上腹部,分为两组画面。左面一组为宴享乐舞的场面,下面是乐舞部分;右面一组为射猎的场景,鸟兽鱼鳖或飞、或立、或游,四人仰身用缯缴弋射,一人立于船上亦持弓作射状。第三区为水陆攻战的场面。作者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准确地抓住每一人瞬间的具有特征的动作,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第四区采用了垂叶纹装饰,给人以敦厚而稳重的感觉。1935年出土于河南省新乡市汲县(今卫辉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壶纹饰内涵丰富,形象逼真,再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些场景,在铜壶身上展现的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技法,开创了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艺术的新格局,不仅是我国青铜器中的艺术珍品,在中国美术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12.战国勾连云纹玉灯
此玉灯高12.8厘米,灯盘径10.2厘米,以新疆和田青玉制成,由灯盘、灯柱和灯座三部分组成,是用三块玉分别雕琢后粘合为一体的。圆盘,浅腹,中心凸起五瓣团花柱,柄呈束腰状,上端雕三瓣玉兰花,仰承灯盘,中束腰,下满饰勾连云纹,座中部凸起,饰五瓣柿蒂纹。此灯完整如新,没有使用的痕迹,说明它是一件陈设艺术品。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灯设计构思、选料及琢玉工艺均为上乘,器型周正,线条洗练,纹饰严谨,兼具实用性及审美性,是我国早期灯具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也是目前仅见的战国玉质灯具,堪称绝品,国宝级文物。
13.战国螭凤云纹玉璧
这件玉璧宽14.2厘米,璧径11.5厘米,为新疆和田白玉制,璧两面各饰勾云纹6周,勾云略凸起,其上再刻阴线成形。璧孔内雕一螭龙,兽身,独角,身侧似有翼,尾长并饰绳纹。璧两侧各雕一凤,长身,头顶出长翎,身下长尾卷垂。从样式上判断,此器应是佩挂于人身的大型组佩中部的主要饰件,佩戴者应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玉璧不仅螭龙、凤鸟造型生动,璧表面的纹饰采用勾云纹,使其与螭龙、凤鸟的搭配更为和谐,且加工精致,是目前所见的战国玉璧中最精致的一件。
14.秦石鼓
石鼓也叫“陈仓石碣”、“岐阳石鼓”,是十只刻有文字的石墩,刻于先秦时期。由于鼓身上刻凿的文字珍贵,历代都极受重视。根据鼓身上的文字分别命名为: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沔、田车、銮车、霝雨。石鼓文比金文规范、严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公元627年陕西凤翔府陈仓山发现,后辗转流传,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文处于承前启后的时期,承秦国书风,为小篆先声,是大篆留传后世、保存比较完整且字数较多的书迹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被誉为“石刻之祖”、大秦帝国的“东方红”,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国宝级文物。
15.西汉玉夔凤纹樽
此樽高12.3厘米,口径6.9厘米,足径6.8厘米,白玉质,有褐色沁斑。此樽有盖,盖面隆起,中心凸雕一花瓣形纽,纽周凸雕3个鸟形伴纽;器身表面有带状夔凤纹和谷纹,间刻小勾云纹;一侧有环形柄,顶端形成简单云形出廓,上饰一兽面纹。底有3个蹄形足,系仿青铜尊而作。早先它曾被认为是盛化妆品的奁,1962年,在山西右玉县大川村发现了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两件器物上铸铭文“温酒樽”,并有西汉成帝“河平三年造”(公元前26年)字样,其器型与此玉器极似,故此玉器被更名为樽,其用途也当为酒器。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玉樽造型端庄,设计新颖,纹饰精美,琢磨细润,是当时玉制器皿中最佳作品,所知国内仅此一件,弥足珍贵,国宝级文物。
16.东汉建武二十一年斛
此器通高41厘米,高33厘米,口径33.5厘米,盘径57.5厘米。器分上斛下盘两部分,通体鎏金。斛有盖,盖中央饰四瓣叶纹,外围饰两周宽带纹,其内圈宽带纹上原饰有三只鸟,现已残失。斛身饰四周宽带纹,两侧有对称铺首衔环。斛和承盘下各具三熊足,上嵌杂色宝石,现多数已失。此器过去认为是汉代量器,现在认为是在汉晋时期极为流行的酒樽。铭文中“一斛承旋”是指明器物容量的大小正好是一斛。承盘口沿下铸铭文1行62字,详细交代了铜斛的铸造地点、铸造经过以及铜斛的规格,乃至铸造铜斛的相关参与者,包括“铜涂工崇、雕工业、涷工康、造工业造,护工卒史恽、长汜、丞荫、椽巡、令史郧主”等。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器经过铜涂、雕镂和冶炼等铜器铸造的三个重要环节,对认识我国古代青铜冶铸工艺具有重要意义,铭文反映蜀郡工官为皇帝制造铜器分主造和制造两级,也反映了当时铜器制作分工很细以及“物勒工名”的制度,是汉代官造“蜀郡西工”的皇家器物杰作,国内仅两件。
17.东汉孙仲乔造石羊
此石羊高99厘米,长100厘米,永和五年(140年)造,用整块石头圆雕而成,羊角侧卷成“C”形,体两侧羊毛为同心圆状,腿跪卧,前部刻有铭文“永和五年大□□□月九日西郭记子丁次渔孙仲乔所作羊”。与孙仲乔造石羊一同入藏故宫的是另一件刻有“孝子徐侯”的石羊,从原存放地点、大小型制、雕刻手法上看应是一对。二者联系考察,孙仲乔应为石匠,即石羊的雕刻者,出资者为徐侯。工匠利用矩形石材的形态,雕出羊的轮廓,并对其具有特征的部位,如羊角、羊腿作夸张刻划,造型纹饰朴实简练,富有装饰趣味。传出土于山东省临沂市石羊嶺,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石羊刻有明确切纪年,并有营造者和雕刻工匠的姓名,实属少见,成为判断同一时期作品的标尺,对研究东汉石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中国陵墓雕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8.三国吴“永安三年”青釉堆塑谷仓罐
此谷仓罐高46.4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3.5厘米,上半部堆塑多种饰物:有三层崇楼居中,一层两侧各有一条狗把门,楼檐之上有栖息的鸟和觅食的老鼠。崇楼两侧各立一亭阙,阙下有八位侍仆各执不同的乐器,正聚精会神地演奏乐曲。谷仓顶部堆塑五只相连的罐子,大罐居中,一鼠正从罐口爬出。四小罐分列大罐四角,周围簇拥着引颈觅食的雀鸟。谷仓的下半部为一完整的青瓷罐形,罐肩部其余部位塑贴一龟驮碑,碑上刻“永安三年(260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24字。龟之周围塑贴人物及鹿、猪、龟、鱼等动物,其间还夹杂刻划狗、鱼、龙等纹饰,另有“飞”、“鹿”、“句”、“五种”等字样。胎体呈灰白色。平底略内凹。此器用来随葬,称为“冥器”(又称“明器”),目的是祈望死者仍能保持生前的种种享受。1935年浙江省绍兴市出土,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器通体施青釉,整器以百鸟争食、欢庆丰收、牲畜满栏等题材的立体雕饰展现了1700多年前江南吴地庄园五谷丰登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宝级文物。
19.西晋陆机章草《平复帖》卷
此帖纵23.7厘米,横20.6厘米,纸本草书,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9行84字。此帖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与居延汉简保持亲密的血缘关系,只是《平复帖》中大大增强了点画的连续性。点画连续,意味着笔锋运动轨迹的弯折增加。绞转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频繁的弯折,同时频繁的弯折又促使绞转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清宫旧藏,后张伯驹捐赠,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通篇是章草的古意盎然,散发着古朴、淳厚、深沉、凝重的气息,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名家法帖,也是传世最早的草书真迹,历来为世所宝,被誉为“墨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皆有参考价值,国宝级文物。
陆机(261—303年),字士衡,吴郡(今苏州)人。三国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吴亡后,与弟陆云入洛阳,参与司马氏政权。受成都王司马颖重用,为平原内史、后将军、河北大都督。讨司马乂,兵败,为司马颖所杀。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以《文赋》最知名。善章草,为文名所掩。
20.东晋王献之行书《中秋帖》卷(宋摹)
此帖纵27厘米,横11.9厘米,纸本行书,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中秋帖》结字中宫较紧致,其点画的弹性和相互间的张力都明显要小。用墨浓重,转笔圆转外拓,起笔或藏锋或侧锋,提按自然,整幅字的笔画偏于丰肥,但又有个别瘦劲的连笔和字做补充,显得疏密得当、粗细变化。其用笔婉转流动,一气呵成,有“一笔书”之妙。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字形大小正斜组合,行草相杂,书法古厚,墨彩鲜润,字距布置紧密,运行流利,气韵贯通,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再现了晋人书法那种天然去雕饰、秀媚洒脱的时代风貌,曾被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国宝级文物。
王献之(344—386年),东晋书法家,字子敬,琅琊临沂人,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大令”。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善正、行、草书幼学父书,次习张芝,后改制度,遂成一家,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21.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北宋摹)
此图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以三国时代曹植的浪漫主义爱情名篇《洛神赋》为题材,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的内容。画中的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泛容”,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为北宋摹本,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是同一主题摹本中的最佳版本,在顾恺之无真迹存世的情况下成为研究中国早期绘画的珍贵资料,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国宝级文物。
顾恺之(348—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画家,江苏无锡人。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清瘦俊秀,谓之“春蚕吐丝”,与师承他的南朝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又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东晋王珣行书《伯远帖》卷
此帖纵25.1厘米,横17.2厘米,纸本行书,5行共47字,是王珣给亲友的一通书函,是王珣怀着痛切心情与人倾诉,它的书写保持了书法家的自然、随意状态,常被后世看作通向永远动人心脾的“神韵萧散”晋代书风的不可多得之至径。其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笔画写得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舒朗,飘逸,有“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其书法虽为行书,却有隶书遗意,结体在扁长之间。个别字如'胜’、'实’、'获’、'群’等与王羲之《姨母帖》的唐摹善本中的书字颇为类似。书势微向左倾斜,为的是取得险峻端庄的艺术效果,这是王珣书法独具的特色。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风神俊朗,潇洒流利,在王氏家族书风的基础上自具面目,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亦被列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行第四,此帖与陆机《平复帖》为现今仅存的两件晋代名人法书,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奠定了王珣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其书法艺术和文物历史价值却难以估量,属我国第二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国宝级文物。
王珣(350—401年),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初任桓温掾属,与谢玄俱为桓温所敬重,隆安元年(397年),迁尚书令。于司马道子征讨王恭时为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假节,平乱后加散骑常侍。工书法,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
23.北齐青瓷莲花尊
此尊高6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20厘米。尊撇口,长颈,鼓腹,高足外撇,肩、颈有6个条形系。通体纹饰达11层:颈部饰纹3层,自上而下为飞天、宝相花兽面及蟠龙,以凸弦纹间隔;腹部为器物装饰的主要部分,由6层莲瓣组合而成,上覆下仰,瓣尖向外卷起;胫部亦饰覆莲瓣两层,瓣尖亦外卷。器物通体施青绿釉,圈足内深厚,素胎无釉。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共四件,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及河北博物院。此尊器型高大,气魄雄伟,纹饰华缛精美,集贴、印、堆塑、刻划、模印、浮雕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体。装饰题材莲花、团花、飞天与佛教艺术题材吻合,反映了佛教艺术对北方陶瓷的影响,为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作。
24.隋展子虔《游春图》卷
此图高43厘米,宽80.5厘米,绢本设色,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水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笔法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有轻重、顿挫的变化。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1956年张伯驹捐赠,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是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被誉为“唐画之祖”,国宝级文物。
展子虔(约545-618年),北周末隋初画家杰出画家,渤海(山东阳信县)人。他是现在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擅画人物、山水及杂画,几无所不能,人物描法细致,以色景染面部;画马入神,立马有足势,卧马则腹有腾骧起跃之势,与董伯仁齐名。
25.隋章草《出师颂》卷
此卷纵21.2厘米,横127.8厘米,纸本章草,所书《出师颂》为汉史孝山所撰的四言诗歌,正文48句,共192字。《出师颂》大致分两层,第一层至“西戎不顺”,先述汉室历史,派邓骘出征;第二层用姜太公吕尚在武王伐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诗经·小雅·六月》中“薄伐猃狁,至于太原”两句比拟邓骘担当大任及征伐之艰,接着用“鼓无停响,旗不暂褰;泽沾遐荒,功铭鼎铉”四句概括了战争状况与邓骘的战功,最后是描写皇帝对作为“伯舅”的邓骘的恩赏,而以“今我将军,启土上郡。传子传孙,显显令闻”作结。《出师颂》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书属较典型的早期章草书体,“蚕头凤尾”带有隶书遗痕,“银钩虿尾”具草书特征,整体书风规整而不失变化,劲健中见自然飞动之势,古朴又典雅,与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体大致相近,是流传有绪的章草墨迹,是存世书法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古章草书作之一,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国宝级文物。
26.唐欧阳询行书《张翰帖》页
此帖纵25.1厘米,横31.7厘米,纸本行书,11行98字。《张翰帖》也称季鹰帖,记张翰故事,此段文字见于《晋书·文苑》及《世说新语》等书中,但均属节录。张翰是西晋吴郡(今苏州)人,富于才情,为人舒放不羁,旷达纵酒,人称“江东步兵”。对开有瘦金书题跋一则,是宋徽宗赵佶在赏鉴之余写下的心得,他评此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并指出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字体修长,笔力刚劲挺拔,风格险峻,精神外露,真可谓“险中求稳,别有乐趣”,是唐代欧阳询最具代表性的行书作品,是欧阳询存世四件墨迹之一,备受好评,被称作天下十大行书之一,国宝级文物。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充任弘文馆学士,与薛稷、褚遂良、虞世南并称“初唐四家”。欧阳询博通古今,其书师法二王,并对汉隶和魏晋以来的楷法加以吸收,在隋碑朴茂峻整的基础上创立了“欧体”书法,体方笔网,为初唐时期的典范楷书。欧书笔力瘦硬险劲而兼有腴润之质,结体非常严谨,英气逼人,深深影响了后世书法。
27.唐阎立本《步辇图》卷(宋摹)
此图纵38.5厘米,横129厘米,绢本设色,反映唐代初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虽为宋代模本,但极大程度保留了原作面貌,设色浓重纯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国宝级文物。
阎立本(约601年—673年),雍州万年(陕西临潼县)人,唐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擅长书画,最精形似,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尤其善画人物肖像,其作品倍受当世推重,被时人列为“神品”。曾为唐太宗画《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为当时称誉。
28.唐冯承素行书《兰亭序》卷
《兰亭序》或称《兰亭集序》,又称《禊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后世尊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后世学习行书的最好范本之一。《兰亭序》用笔提按分明,既有藏锋又有露锋,流美而不轻浮,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有宽有窄,章法自然,气韵生动,令人心旷神怡。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兰亭序》唐代临摹墨迹本有虞世南、褚遂良的临本和冯承素的摹本,其中以冯承素摹本最为有名,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又称为“神龙本”或“神龙兰亭”。这件冯承素摹本纵24.5厘米,横69.9厘米,纸本行书,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在王羲之无真迹存世的情况下,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最佳摹本,国宝级文物。
冯承素(617—672年),字万寿,长乐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直弘文馆为招书人。唐太宗曾出王羲之《乐毅论》真迹,令冯摹以赐诸臣。冯又与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见于历代记载。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
29.唐国诠楷书《善见律》卷
唐人写经,多不落名款,有的虽有名款但非名人,故以往书家并未给予足够注意。由于唐代重书学,特别在中唐、盛唐,写经书法水平一般很高。《善见律》述释迦牟尼弘佛之事,卷末上端书“善见律卷”,下署“贞观廿二年十二月十日国诠写”。此卷纵22.6厘米,横468.8厘米,全文二百六十余行,四千四百多字,一笔不苟,字作为典型的唐代“经生体”,卷后赵孟頫、冯子振、赵岩、邢侗、董其昌等大家的题跋相互辉映,为之增重不少。同样难得的是此卷的传承过程。它曾入南宋内府,钤有高宗“绍兴”、理宗“缉熙殿宝”二玺;元代曾归赵孟頫、皇姊祥哥剌吉两大藏家;明代华夏、董其昌及清初王鸿绪曾藏,入清宫后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为千年传世之本,首尾俱全,整齐匀净,结构谨严优美,笔画挺拔腴润,使转灵活生动,表现了书者虔诚的心境与深湛的功力,实为唐人小楷上乘之作,是当时奉敕所作的皇家珍品,流传有序,十分珍贵,国宝级文物。
国诠,唐初太宗时人(七世纪),名不见经传,贞观(627-649)中经生。工书,有《善见律》传世。
30.唐“九霄环佩”琴
此琴为桐木面板,杉木底板,蚌徽,紫檀木岳尾,白玉足,红木轸,紫檀护轸,通长124厘米。琴面浑厚呈半椭圆形,制于盛唐时期。项与腰两处内收部位上下边做圆,额下由轸池向上减薄斜出。承露圆角,长如岳山。焦尾明显,圆润不露棱角,结处较尖,其上凸雕灯草线两道。龙池、凤沼为扁长圆形,均有桐木贴格,贴格接口于龙池、凤沼口右侧中部。岳山长不至边,肩在三徽下,腰上至八徽上、下至十一徽下,足在九徽与十徽中间偏上,龙池上至四徽与五徽中间、下至七徽,凤沼上至十徽与十一徽中间、下至十三徽。琴背音松而有回响,按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九德俱全。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琴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形制极浑厚古朴,自清末以来即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视为“鼎鼎唐物”和“仙品”,著录于《琴学业书》、《今虞琴刊》。因为它在传世唐琴中最为独特、最为古老,声音更是完美尽善,向来为琴家所推崇,誉为稀世珍品,中国十大名琴之一,成为举国知名的瑰宝,国宝级文物。
31.唐“大圣遗音”琴
此琴形制修长,作圆首与内收狭尾,相传为“神农式”,梧桐木斫,髹栗壳色与黑色相间的漆,局部有跦漆修补,纯鹿角灰漆胎,蛇腹断纹中现小牛毛断纹。通长120厘米,肩宽20.5厘米,尾宽13.4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圆形龙池,扁圆凤沼,腹内纳音微隆起。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寸许行草“大圣遗音”4字,池下方刻二寸许大方印一篆“包含”2字,池之两旁刻隶书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16字,均埴以金漆,俱系旧刻,腹内在池之两侧有跦漆隶书款“至德丙申”4字。琴音松透响亮,饶有古韵。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琴造型浑厚优美,漆色璀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古朴,金徽玉轸,富丽堂皇,非凡品所能企及,集韵味于一器,是传世古琴中很难得的,也是传世唐代古琴中最为完好的一件,堪称故宫博物院最珍贵的一张古琴,可以做为鉴定唐琴的标准器,中国十大名琴之一,实属稀世珍宝,国宝级文物。
32.唐李白草书《上阳台帖》页
此帖纵28.5厘米,横38.1厘米,纸本草书,共5行25字,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亦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用笔浑厚,中锋较多,转折处方圆自如,结体造字有博大的气势,部分笔画拉长拉宽,极具张力,墨色浓淡对比强烈,使作品显得沉稳、灵动,极具震撼力。内容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臺书,太白。”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建国后张伯驹赠与毛泽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笔势较为豪放、雄浑、又含飘逸之气,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是稀见的唐代名人书法作品之一,国宝级文物。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清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甘肃省秦安)。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因荐召翰林供奉,遭谗出京。游历江湖,纵情诗。虽然李白的书名为诗名所掩,但是在历代书史专著里仍然有着记载。清人周星莲《临池管见》说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可见作为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也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写意情调。
33.唐周昉《挥扇仕女图》卷
此图纵33.7厘米,横204.8厘米,绢本设色,描绘了13位头挽高髻、细目圆面、长裙曳地的妃嫔和宫女形象。全幅以横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种活动:执扇慵坐、解囊抽琴、对镜理妆、绣案做工、挥扇闲憩等。画面横向疏密、松紧的韵律变化,纵向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从而使得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此图中嫔妃们体貌丰腴,衣饰华丽,但她们面含幽怨,举止慵倦,毫无生气。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图中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内府《石渠宝笈续编》,清阮元《石渠随笔》著录。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整体画面结构井然,线条秀劲细丽,赋色柔丽多姿,艳而不俗,是一幅一件流传有绪、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佳作,代表了唐代宫苑仕女画在形神兼备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国宝级文物。
周昉(生卒年不详),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是继张萱之后以表现贵族妇女著称的画家,有“画仕女,为古今冠绝”的美誉。他的仕女画具有用笔秀润匀细,衣裳劲简,色彩柔丽,人物体态以丰厚为体的特点。在佛像画方面别树一帜,首创美丽端庄的“水月观音”,把观音菩萨画于清幽澄净之境以示圣洁,成为历代画家沿用的形式,有“周家样”之誉。
34.唐韩滉(huàng)《五牛图》卷
此图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纸本设色,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中间一牛完全画成表现难度极大的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画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美术素养。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此图曾流入南宋内府,元代时经赵伯昂、赵孟頫、元太子等人之手,明代项元汁等收藏过,清乾隆时流入清宫。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时被劫出国外,后被香港企业家吴蘅孙买下,20世纪5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下以6万港元成交回归祖国。清宫旧藏,后流失海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浑然天成;笔法练达流畅,线条富有弹性,力透纸背,刻画精准且不失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是韩滉传世孤本,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国宝级文物。
韩滉(723—787年),字太冲,长安(陕西西安)人,经历玄宗至德宗四代,在唐德宗时期历任宰相、两浙节度使等职,封晋国公,是一位拥护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地主阶级政治家。能书善画,长于隶书;章草学梁侍中,草书得张旭笔法,亦工篆草。擅画人物和畜兽,写牛、羊、驴等走兽神态生动,尤以画牛“曲尽其妙”。
35.唐杜牧行书《张好好诗》卷
此卷纵28.2厘米,横162厘米,书用麻纸,制作相当精细。张好好是一名歌妓,容颜娇美,才华出众。诗中描写了作为少年歌妓的张好好始得高官沈传师宠遇,终因沈的去世而流落市井的不幸身世,寄托了对她的无限同情,是杜牧诗作名篇。唐代真迹由于年代久远,传世甚少,特别是名诗家手迹更是寥若晨星,如李白《上阳台帖》、贺知章《孝经》以及杜牧《张好好诗》等真迹能流传至今实在是一个奇迹,这些脍炙人口的诗人睹其字再读其诗,更令人倍感亲切。卷前有宋徽宗赵佶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并钤有宋徽宗的诸玺印,保存着北宋内府装潢式样。兹后曾递藏于宋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清梁清标等人,乾隆年间入藏内府。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1956年张伯驹捐赠,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书用硬笔,笔法劲健,颇多叉笔,字体神采奕奕、笔势飞动,卷中既有晋人某些细腻的笔法也有唐人的庄重和谨严,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杜牧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也是稀见的唐代名人书法作品之一,属我国第二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国宝级文物。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大和三年(828)进士及第,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官至中书舍人。善属文,工诗,是唐代著名诗人,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36.唐写本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
隋仁寿元年(601年),颜之推、陆法言等撰成《切韵》一书,凡5卷,共收12100余字。王仁煦在其基础上又进一步整理增订而成《刊谬补缺切韵》,除对《切韵》加以刊正、补注义训外,还对本字俗体等加以辨析,增收约6000余字,另增立两韵,并注明《切韵》与另外5家韵书分韵的异同,可供了解其分韵梗概和关系等。此书原为散页,宋宣和年间裱成手卷,后有所改异:以首页全幅粘裱于命纸右端,第二页接续首页尾,仅以右端纸边粘于命纸上,各页再依次以右纸边向左相错1厘米粘裱,此式卷起如手卷,展卷时书页鳞次相积,故称“龙鳞装”。此书由宋内府递归清内府,清亡时被溥仪盗携出宫,1947年复为故宫博物院购得,仍完整无缺,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书是目前唯一可全览《切韵》原貌的资料,同时还可赏其书法,考其纸墨装潢,堪称稀世之珍,为今天的音韵学研究提供了相当多的唐代甚至更早时期韵书的宝贵材料,国宝级文物。
37.唐青玉流云形杯
此玉杯高5.7厘米,玉料青绿色,器为一立雕器皿,形作朵云形,亦于腹外壁饰浮雕朵云纹,以镂雕朵云之尾巧作柄。云纹自古皆有,但以朵云为饰者,则始自唐代。玉器制作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衰微之后,于唐代又进入繁荣时期,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迄今出土的唐代玉器,以装饰品及玉带为多,遗存的生活用具几乎没有,唐代玉杯存世数量极少。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玉杯以朵云作杯,云形纹饰以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工艺处理,技艺超妙,赋予云朵以流动感,是唐代同造型玉器的孤例,也是迄今所知传世玉杯中仅见的一件云形杯,对于研究玉杯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国宝级文物。
38.唐鲁山窑花瓷腰鼓
腰鼓是由西域传入中原,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不仅被吸收进唐乐,且又以陶瓷烧制鼓腔,别具特色。此鼓长58.9厘米,鼓径22.2厘米,系河南省鲁山窑制品,呈长圆筒形,两头粗,中间细,即所谓“广首纤腰”。鼓身凸起七道弦纹,通体施黑釉,匀净的釉面上闪点着几十块蓝色彩斑,宛如黑色锦缎上的亮色装饰,静穆而典雅,又使原本凝重的黑釉变得活泼跃动充满生机。器身凸起的弦纹,一方面起着装饰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烧成时又能起着控制彩釉流动变化的作用,可谓构思巧妙。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鼓造型硕大规整,线条柔和,纹饰奔放,通体漆黑明亮的黑釉与变幻多姿的月白色釉相衬托,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如云霞飘渺,似水墨浑融,装饰效果极强,是唐代瓷器的传世精品,是存世唯一完整的花瓷腰鼓,国宝级文物。
39.唐青釉凤首龙柄瓷壶
此壶通高41.3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0.2厘米,壶体以塑贴和刻划技法装饰。腹部塑贴主体纹饰两层,上为6个联珠纹圆形开光,圈内有胡人舞蹈纹,下为宝相花6朵。口沿、颈、肩及胫部饰以联珠纹、莲瓣、卷叶或垂叶纹。各组纹饰间以弦纹相隔。其装饰纹样繁复,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粗细搭配,疏密有致,十分协调,富有美感;釉质釉层较为凝厚,青绿色中略泛有黄色,有玻璃质感,光滑圆润,带有北朝以来北方青瓷的遗风。传出土于河南省新乡汲县(今卫辉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壶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集塑贴、模印、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于一体,是目前所见最为精美的凤首壶,体现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为唐代青瓷中的典型器物,堪称是唐代瓷器中的瑰宝,国宝级文物。
40.唐越窑八棱秘色瓷净水瓶
此瓶高22.5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7.2厘米。瓶通体呈八棱形,直口,长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收至底,圈足。胎体呈灰白色。釉色青绿,犹如一汪湖水。瓶体凸棱部位釉色浅淡,更增加了器形的美感。此瓶在装饰上颇具匠心,瓶类多为圆形,此瓶则呈八棱形,且颈、肩相接处有三条凸棱,可谓与众不同。此物的用途是做洗手用的净水瓶。诗人陆龟蒙则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之句,把越窑青瓷比作千峰翠色,苍郁葱茏,沉静深远,形象地表达出越窑青瓷所蕴含的艺术魅力。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了14件唐代越窑秘色瓷,其中一件与此件八棱瓶相同,因此这件越窑青釉八棱瓶亦应属于秘色瓷。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瓶釉面明亮,造型规整,在唐代瓷器造型中较为少见,应为当时越窑上品,可能是供奉宫廷的佳器,是秘色瓷中最精彩也是最具典型性的作品之一,其制作工艺达到了唐代青瓷的最高水平。
本文章同步发表于同账号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