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圭旨》读后感:口诀1:涵养本原 救护命宝之29.涵养本原图
1, 秘密藏、腔子里,硃砂鼎,赤龙官,神明之舍、道义之门、真汞、丹元、坤水、日魂、主翁、天君、灵台、灵关,何思何虚之天,不识不知之地。
止其所、自在处、光明藏、天玄女、灵明窍、活泼泼、金乌、玉液、灵府、朱汞、姹女、守童、赤永、灵山、乾马、丹台、虚灵不昧之神,色空不二之物。
2,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
河沙妙德,尽在心源。
3, 作如是观清静种;照无色界几千尘。
4, 菩提本性本如如,万法通兮透太虚。
自有灵明开般若,机缄露处现真如.
真心一点原于此,无生无灭无终始.
精神合道自长生,道驭精神真不死。
5, 众妙应须无以观,更将有向窍门看。
可名物母明明说,两颗明珠转三盘。
默然无言微更微,无言之内有真微。
自家窍妙自家会,万里青天一鹤飞。
6. 千圣一心,万古一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7, 三点如星布,横钩似月钩。披毛从此出,作佛也由他。
解读:
第1段,意指心源,性海,灵关,灵台等各种别名,意思其实就是一个;其位置请参照《性命圭旨》读后感06.四照图中之普照图。
第2段,方寸,意指一寸见方的心部。又作寸心,即心源,性海;
河沙意为很多,多得难数;妙德,高尚之德,即眼正心正行为更端正;
即修行虽有百千法门,终归于观心之法;再崇高之道德,均源自修心。
第3段,清者,万缘顿息也,空无一物,静者,一念不起;无色界源自佛教,为三界之一(欲界,色界及无色界);“色”在佛教中指一切有形象和占用空间的物质,即水火木土;无色就是没有质碍,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无色界没有物质现象,只剩下受、想、行、识四种生命特性。
即在第2段的基础上坚持修心炼性,自然可达至清静(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观照和清除内心深处的一切污洉尘埃。
第4段讲述菩提本性源于真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意思是觉悟、智慧;豁然开悟,顿悟真理之境界等;
般若是一个宗教术语,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
机缄,表示机关开闭;犹指关键,指事物变化的要紧之处;
真如,意为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物的本体;
内心空无一物时,心灵的世界就会打开与宇宙万物沟通的渠道,菩提本性就会自然浮现,万法皆通,似与宇宙的本体相通,般若智慧似有神明一般自然开通,万事万物变化的诀窍就会自然贯通。所有这一切源自真心,真心是无生无灭无有终始的。而真心之返现是通过长期的观心而来,观心之法请参见第5段。
第5段,观心之法,有为观其窍,无为观其妙;正如《道德经》云: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6段,天君:指心,心在中医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圣人:指品德极高尚、智慧极高超之人;千圣一心,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因为他们只有一颗相同的真心,故能体察天地万物变化之规律并依此行事;万古一道,千秋万代,都依此道:只要心君泰然自若,身体各部就会听从使唤。国家,企业,机构,家庭亦复如此。
第7段,前两句意指“心”这个字,三点一钩,是把这个字拆开来说;
后两句,披毛指动物,畜生;人无论是成佛,还是变畜生,都是由心定性;心公正慈悲,就趋向善道;心自私下劣,就似畜生一般。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