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玉:要继承发扬古人身上具有的文化品质与人格精神

原标题:书画的真传统是什么;作者:王进玉,艺术评论家;来源:美术报

当今书画界,几乎人人都在谈传统、标榜传统,甚至肆意地、过度地消费传统,那么书画的真传统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它呢?一本古帖、一幅古画就完全代表真传统了吗?临摹得像就算得到传统的真经了吗?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务必要清楚,传统不是死的,它是有生命的,是活的,是我们在书画用笔用墨过程中自觉体现的,是在整个研习、创作时自然流露出的那股真正契合古人的精神,而非仅仅只是最后所呈现的那个简单图像,更非做作出来的虚假样式。

当今有很多所谓的传统派书画家,在创作时总是喜欢对着古帖古画一点点临、一点点摹、一点点蹭,整幅作品完成下来,抠哧好半天,甚至好几天或更长时间,工笔画如此,写意画也不例外,可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且更多的只是在意与古帖古画表面的相像,却忽略掉了内在的气息、气韵、格调、内涵等一件作品里更为重要的东西。当然也完全没有创作中所本该具有的那份轻松、自然,那份意会古人后的自如、表情达意时的真切,以及创作中与个体生命同频共振的状态。他们画起来费劲,观者看起来也会感觉很不轻松。

同时还有一种更为不可思议却也十分普遍的现象,即假如把古帖古画拿开,让其进行自由创作,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无从下笔的惊慌和茫然,完成的作品与平常所临摹,或者自我标榜的那个“传统”大相径庭,反差极其明显。所以只求外在临摹得像不行,还要看临摹的过程,究竟怎样去临,怎样去摹,以及怎样将真正古法的用笔用墨演绎并转化为自我的娴熟运用。否则那样的传统只能说是伪传统,而与实际的真传统不可相提并论。所以真正的传统其实应该是对古人笔墨语言的内在消化和对其人文精神的内在继承。仅仅反映在笔墨形式和书写绘画的技法技巧上,显然是不够的,更为核心与关键的是要继承和发扬古人身上所具有的那份自觉自信的文化品质,以及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清晰可见的人格精神。

另外,我们也一定要整体地、深入地理解传统,要把握古人所处的那个时代、所生活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作品里所彰显出的真实精神气象等,而非只是斤斤计较于某一点某一画、某一个局部或某一个细节。我注意到,现实中处处太过在意和追求小细节、小清新、小品味、小格调的人,往往胸怀都不怎么宽广,也总欠缺那么点真性情。生活上如此,体现在书画创作上亦然。他们作品的格局与面貌总显得小家子相,笔墨不够率意自然,章法也过于设计做作,而且这些人特别容易自我陶醉和满足,总以为自己领悟到了传统的真谛,却不知离真正传统的堂奥还相距甚远。何况传统本身又是丰富多元的,任何以蠡测海、一孔之见的做法都不可取!

最后还须强调一点,传统并非丈量艺术的唯一标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基本准则。在历史长河里,传统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也是需要当随时代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以当下人的身份和视角来解读传统、理解传统,那么传统也理应具有它的当下意义。正如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所说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一切真传统也都有它的当代性,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分析和挖掘。而且我们学习传统的目的,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学以致用,为了当下更好地发展与创新。因此任何固守传统、满足于传统的行为,都是不明智的,也都是极不应该的。(注:本文作者王进玉,知名艺术评论家;来源:美术报)

(0)

相关推荐

  •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推介---沈碧莲

    [艺术简历] 国礼艺术家沈碧莲,女,1951年生于山东临沂文峰山南麓,其父为当地著名画家沈君璧先生,5岁随父习画.1960年沈君璧先生应好友邀请到福建泉州刚刚成立的华侨大学任教,全家随之迁往泉州.19 ...

  • 梓鋆书画院 | 名誉院长 徐培晨

    梓鋆书画院院长高德星题前言江苏梓鋆书画院由鼓楼区民政局慈善协会作为业务指导单位,画院配合慈善协会开展举办慈善公益事业和艺术推广等各项活动.画院由江苏梓鋆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作为出资单位,为画院的运营策划提 ...

  • 成忠臣:没有笔墨精神的中国画形同废纸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书法及绘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讲究书画同源,它是以笔墨精神来体现的,他是历代的书画家通过笔墨表达情感,创造意境最为原始的动力.笔墨里的意趣和精神决定着书画家驾驭笔墨的能耐和艺术追求的 ...

  • 王进玉:艺评家不要做有损形象的事

    笔者曾写过<艺评家是否首先要是个艺术家>一文,主要观点是艺评家不一定首先是个艺术家,也不一定非要具备专业的艺术创作能力,这完全取决于评论的视角与层面,取决于所选择的评论风格和评论语言.当然 ...

  • 王进玉:传统中国画创作已经开始力不从心!

    原标题:在传统道路上不妨再大胆一些:作者:王进玉(艺术评论家):来源:书法报 不可否认,一提到传统,很多时候就被认为是守旧.也难怪,在传统道路上,我们的确总爱拾古人牙慧,在古人所设定的条条框框里,在传 ...

  • 王进玉:审美是一种需要培育的能力

    毋庸置疑,审美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分先天自带和后天养成两大类.天生的审美力与天生的创造力一样,都是天才的标志,但这类人极少,大多数具有审美能力的人,都是在后天逐渐培育起来的,非先天性的.本文主要谈的 ...

  • 王进玉:“画什么”比“怎么画”更重要!

    一直认为,"画什么"比"怎么画"更重要."画什么"主要考查一个人是否有思想头脑,而"怎么画"则更多验证一个人的手头功夫如 ...

  • 王进玉:接受批评是艺术家的必修课

    关于文艺批评,当下实在欠缺,尤其欠缺锐利的.深刻的专业批评.很多批评家总喜欢轻描淡写式的批评,说话.行文,有意减轻问题的重要性,甚至有意将问题避而不谈,只赞扬,零批评.当然,很多时候,被"赞 ...

  • 王进玉:艺术不是任谁都能学成的,它不是简单的手艺,也不是纯粹的技术!

    原标题:才是天分,能是人为:作者:王进玉,知名艺术评论家:来源:中国网 从事艺术,没有才能,而只靠所谓执着.认真.勤奋.下死功夫是肯定不行的.艺术不同于其他门类,艺术家也不同于其他工作者,先天的禀赋. ...

  • 王进玉: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

    关于评论,毋庸置疑,要有"评"有"论" .如果非要给它们排个顺序,或分个主次,笔者认为,则应先"评"而后"论" .也就是 ...

  • 诗歌:春耕 | 宋玉娟 主播 | 王进霞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春耕 玉如意 "妞,起床了" 一大早听见老父亲在喊我 "我们来种一些草药可好" 是呀,人家都有田 不像我们,只有 ...

  • 诗歌:我所期待的春天 | 宋玉娟 主播 | 王进霞

    长风文艺 欢迎关注:changfeng1710 我所期待的春天 宋玉娟 从发现第一个含苞开始 到接二连三的盛开 用招蜂引蝶的仪式 强制所有的荒芜与罪恶 退避三舍 等凫鸭把河水荡清 等杨柳把两岸拂暖 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