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环境对学生性格的影响

教育环境对学生性格有重要影响,家庭教育环境一般分为权威性、放纵型、民主型。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的学生其性格也是迥异的。
权威型,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的性格;
放纵型,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多表现为自私、任性、野蛮、无礼。
民主型,活泼、快乐、自立、合作、思想活跃。
一个班级,在这三种环境下长大的学生应该都有,所以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学生其行为表现是如此的不同,有的学生活泼、外向;有的学生沉默、内敛;有的学生热情、礼貌;有的学生冷淡、粗俗。这不同的表现跟其成长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当我们面对这些个性迥异的学生,不应该只采取统一的标准,而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应该多给他展现的机会,而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加强锻炼,同时不应该安排对共同能力要求过高的事务,且不可勉为其难,而应该循序渐进,人的性格养成不是一朝一夕,性格的改变也是如此,会有一个过程。
在班级管理上,对班级的氛围的营造也很有讲究。权威型的班级,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依赖性就较强,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学生习惯了听班主任的指挥,一旦班主任不在,学生可能会不知所措。放纵型班级的学生大多如脱缰野马,无规则底线意识,班风较混乱。民主型班级,班级氛围积极健康,学生主动性强,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我们也可以借此也鉴别一个班主任带班的风格,如果班主任一出现,比较闹的班级瞬间安静下来,那么很有可能班主任带班风格是属于权威型,如果班主任出现,学生打闹情况没有任何差别,则很有可能是放纵型的带班风格,如果班主任出现学生能够有序、安静,师生之间还有对话交流,他们该班主任很有可能是民主型带班风格。
在班级治理上,如果想真正的锻炼学生、解放自己,如果你的教育真的是面向未来,而不是只面向分数,那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民主意识、自治意识就应该成为你的努力目标,要想尽办法去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当然做到这一步的前提是班主任自己有民主意识,民主氛围的建立一定是建立在班主任意识民主的基础上,民主意味着消灭了班主任的个人“威风”,“人治”被“法治”所取代,只要我没有违法规矩,班主任、老师也就不能无端指责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