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交灸和命门灸的补充
2018年11月4日,立新七针微信公众号(lixinqizhen77)推送了观督主人撰写的《气交灸法》,这种民间特色疗法立刻引起了大量读者的关注。
文章留言很快就多达三百余条,无论留言者关注与否,点赞与否,打赏与否,只要是留言提问,督主都尽量的抽时间一一认真做了回复,并把比较重要的问题和解答在精选100条里展示了出来。可是很多留言者还是在重复提问,显然,他们没有去看文章后面那些留言和我的回复。
为了让读者们能够更加的明白和操作,11月9日观督主人又撰写《气交灸法(续)》一文,重点讲解了气交灸的一些注意事项。然而,一些读者还是不断留言提问督主已经在前面解释过多次的那些问题。由此可见,很多朋友根本没有仔细阅读文章。
11月26日我又特意推介了《命门灸》,目的是便于朋友们配合气交灸法,以取得更好的灸效。并且特别在文章中提醒,“把命门灸和气交灸结合起来养生。这两种灸法,各有特点和优势,既是一阳一阴,又是一阴一阳。”因为两种方法综合施灸,可以取得伟大的效果。但是,我很明显的发现,大多数读者都没有如重视气交灸那样去重视命门灸,不由得暗自苦笑。
气交命门,灸治百病,虽然只是些罐罐碗碗的小事儿,但观督主人是将自己所认知到的最好的东西,以满腔的心血,用双手奉上的,还望朋友们勿要轻视啊!
最近已经有好几位身体太过虚弱的患者朋友向我反映,他们做了气交灸或命门灸之后,身体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病理反应,不免有些紧张和担心。详细了解之下,我发现他们都是因施灸不当所致,没有领会或忽视了我在文章中所讲述的那些道理。
要么就是一直只重视了气交灸,而轻视了命门灸的作用,艾灸时间一长,人为的导致阴阳进一步失衡。要么就是因为觉得灸着热乎舒服,灸后疗效明显,于是急于求成,擅自增加艾灸时间和次数,或连续艾灸而不歇息,结果时间一长就开始适得其反。
有的朋友在身体出现一些反应之后,误认为是艾灸过程中“正常的排病反应”,仍然继续坚持灸疗,并刻意的加大艾灸量和艾灸时间,数日之后突感身体状况快速下滑,继而惊慌失措。
关于艾灸过程中的排病反应,并不是所有人出现了反应都是“正常的”,一定是因人而异。一般在刚开始艾灸的初期,出现一些诸如失眠、嗜睡、头晕、口干、长痘、眼屎增多、腹泻、便秘、肌肉疼痛、神经短时间的不自主轻微颤抖抽动等等状况,属于正常的,是血气在修复身体所产生的反应,不必紧张害怕,坚持灸多几天那些反应就会渐渐消失,原有的病痛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但是,如果你身体的气血太差,在艾灸时间太长或太频繁之后,身体出现了明显异常的反应,这就不属于“排病反应”了。此时一定要赶紧停灸,歇息两天,再灸的时候要重新调整施灸方案,或减少艾灸的时间和次数,或从阳引阴,或从阴引阳来恢复身体,不能盲目继续灸疗。
观督主人今日再次提醒大家,请一定仔细阅读《气交灸》和《命门灸》原文,并多看看文章后面的回复。切勿因为是免费公布的方法,就不珍视。也切勿因为方法太过简单,就不仔细。两种灸法都属于法简效宏,但是其中的细节,决定了疗效的高低。
重要的注意事项如下:
气交灸
1:气交灸所用瓷碗,成年人用5.5公分口径为宜,小孩子用5公分口径为宜,碗底直径选2.5-3公分左右的比较好(艾柱大小与碗底相应)。
2:灸疗之时,不可以用力按压使瓷碗边沿陷入皮肤,只需用双手轻轻扶着瓷碗,盖在肚脐上就行,类似于放在皮肤上面。
3:七岁以下小孩,每次只灸1壮即可。
4:体质较好的成年患者,每次可以连续灸3~5壮,每天灸1~2次,上午或晚上均可,但连续灸五天之后,需歇一天再灸。
5:体质较差或身体虚弱的患者,每次最多灸3壮,每天只能灸1次,或两天灸一次。宜上午灸较好,连续灸三天之后,必须歇1~2天再继续灸。
6:灸疗过程中及灸完之后,务必注意防风防寒。
命门灸
1:命门灸所用温灸器,直径以5~6公分的较好.不宜太大。
2:体质较差或身体虚弱的患者,绝不可以连续几天进行命门灸,只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当天灸一次,每次灸1~2小时,即一个月灸两次,一年灸二十四次。
3:体质比较好的患者,可以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前一天及后一天各灸一次,每次灸1~3小时,即一个月灸四次,一年灸四十八次。
4:命门灸之后务必禁欲三天。
气交灸和命门灸,到底对身体起到什么作用?
相信很多的施灸者或被灸者都没弄明白,为此,观督主人画了示意图一幅如下,但凡稍微有点悟性的朋友,一看便能明白其中道理:
人之生命,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均依赖于气血而生存,气血的来源,无非依赖水谷气,脏腑经过消化吸收,生成血气,再通过经脉输布到四肢百骸,在这个过程中,无处没有循环,都在进进出出。
主流血气是从脏腑输布四肢,进行濡养。然后又从四肢回流到脏腑,再次酝酿。
经脉就相当于公路的作用,外面的物资及当地的产品,是通过汽车送进来和输出去的,公路(经脉)所过之处,就将省市县乡镇村各家各户串联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
气交灸和命门灸,既催化了气血的生产,又助力了经脉的输布。
所有的运动和治疗手段,都是在蓄养能量的同时,也对能量有一定的消耗。灸法也不例外,陷下则灸之,灸也有度。当能量的蓄养跟不上输布需求的时候,身体就会反而亏空。
以上,凡从事气交灸与命门灸者,无论医者还是患者,皆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