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的记忆去哪儿了?它们不但没消失,还可能被激活
婴幼儿时期的记忆去哪儿了?它们不但没消失,还可能被激活
大部分成年人对于婴幼儿时期的记忆都非常模糊,最多只能想起若干片段,甚至完全一片空白。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将这种遗忘现象称为“童年失忆症”。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研究人员倾向于认为随着个体长大,他们婴幼儿时期的记忆逐渐消失了,至少是大部分消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随着神经认知科学、心理干预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早期记忆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打破了上述传统的认知,并提出了相关的发现:
- 婴幼儿时期的记忆并没有减少,而是被隐藏起来了;
- 早期的记忆是模糊的,它和真正的记忆、从他人那里听来的以及下意识中虚构的场景混合在一起;
- 储存早期记忆的神经回路并没有被新生长的神经取代。相反,它们被完全重塑了,因此早期的记忆很难回忆起来。
到底个体的早期记忆以何种形式储存在大脑中,这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从目前的心理干预实践来看,个体的早期记忆确实没有消失,而是存在于内隐记忆层面。尤其是那些曾引起个体强烈的正性情绪或负性情绪的事件。
在我们分享的临床心理干预案例中,不少青少年都能在深度催眠下回忆起甚至看到3岁前的、与精神心理问题相关的特定事件。而在外显记忆层面,这些事件他们早就忘记了。甚至有个别患者能在深度催眠的状态下回忆起出生后仅1个月的经历。
曾有一名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早期”的初中女孩,在接受我们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的后期,母亲提到孩子自幼特别怕热、特别爱哭。
尤其是她动不动就爱哭的问题,这间接导致其母亲家庭教育时容易不耐烦、甚至简单粗暴,以及上学后经常受到同学们嘲笑和排挤。可以说,“爱哭”是问题的根源之一。
我们在深度催眠下寻找这个问题的原因时,其脑海里浮现出自己刚满月时被大人裹着厚厚的棉被, 热得她一直大哭。后来与这名患者的母亲交谈得知,这个事件确实发生过。患者、其母亲和我们都对记忆能储存如此之久感到非常惊讶。
更出乎意料的是,我们把该临床发现在网络上进行分享时,却意外收获了数百万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对患者能想起婴幼儿时期的事件感到不可思议,有的人还在评论区说他们也有清晰的、婴幼儿时期的记忆。
除了心理干预之外,还有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给小鼠注射某种特定物质可有助于唤醒小鼠“沉睡”的记忆。
2018年,日本生物学者、198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利根川进通过实验发现,产生记忆的神经环路与事后负责回忆的神经环路并非同一条。这意味着,新的记忆会在两个脑区同时形成。
利根川进通过小鼠实验还发现,有一些记忆虽然被储存在神经元里,但其不能自发地激活,但注射一种特定细胞蛋白后,被隐藏的记忆会恢复到意识层面。研究人员称,在将来,这种方法同样有可能可以唤醒人类的记忆。换言之,个体在意识层面不能回想起来的内隐记忆可以通过外界手段予以激活。
当然,随着心理干预的实践经验增多,我们发现通过深度催眠、药物等方式唤醒的内隐记忆,又或者个体在外显记忆层面仍记得的一些早期记忆,其实与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有认知偏差。
从记忆再巩固的科学心理学理论角度,这很可能是因为早期记忆会经历反复激活再被重塑的过程。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早期记忆会被多次激活,认知、感受发生变化,然后再以新的形式重新稳定下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这仅仅是我们基于病理性记忆及记忆再巩固的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心理干预实践所推测的解释。期待后续有更多科学研究加以验证并完善。
而对于广大父母而言,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那就是再也别轻视年幼孩子的记忆和感受了。千万别以为“小屁孩懂什么”、“孩子这么小能记住什么”而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感受,这都有可能形成内隐记忆中的心理创伤,一次次埋下孩子后续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隐患。
希望父母不断学习、拓宽认知边界,了解前沿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理论,总结出适合孩子的科学家庭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