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小知识》:乡试录
乡试录是乡试结束之后编印的科名录,是乡试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此外,由于它保留了中式举人的题名,在修复地方举人信息上的价值也是无可替代的。
明清乡试录现存的总量均比较少,格式基本一致,一般包括前后序、考官题名、试题、中式举人题名、程文。并且由于分省考试的差异,乡试录在具体内容上也会表现出一些不同。
一、前后序
乡试录的前序多数为主考官所作,后序则多数多数为副考官所作。前序在试录开头,后序则在试录末尾。这类序文也有请人代作的。
前序中多数保留有当科考生人数及录取人数,间或也涉及其他一些考试细节,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万历中期以后,各省主考亦用京官,一般循例而得,所以乡试录序也常常预撰,这类序文往往不载考生人数。还有一类卖弄才学的,刻意改变文风,也往往忽略这种人数记载,不知这种卖弄,反而大大降低了序文的价值。清代乡试录序中,还有自叙官职履历的(如蔡新《乾隆十六年江西乡试录序》),则可以用来观察考官本身的学仕经历。
如嘉靖三十一年江西乡试,主考官福建福州府长乐县教渝李应科所作的前序中,就保留了乡试各经的考生人数和录取人数,为我们判断乡试分经录取的比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不过试录序中这类资料非常少见。
笔者对明代乡试录曾进行过比较系统的搜集,目前共收罗到314科试录序。合并其中的考生人数,共得750053人次,录取举人29264人,约26人次取1人。由于有些考生多次参加乡试,所以实际的考生人数要比这个数据低,但平均26人次录取1人,却和官方规定的25人(嘉靖后期)或30人(万历以后)取1人的录取比例相符,则应是所使用的试录序有限,不能准确反映重复乡试者的人数有关。
乡试录后序多为议论之语,多无新意,偶尔也会涉及考生人数等。如成化十六年顺天乡试录后序,就直接说明当科的录取比例是'三十取一'(这也是一个大致的说法,该科平均中式率为27取1。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乡试分经录取时,各经的录取比例有不同):
二、考官题名
乡试录的第二部分是考官题名,一般包含提调官、考试官、同考试官、监试官、收掌试卷、印卷官、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巡绰官、搜检官、供给官等。其中考试官和同考试官为内帘官,负责出题、改卷和初选。提调官、监试官等皆为外帘官,不过提调官监督整个考试事务,与监试官等执事官还有所不同,一般都由地方大吏布政使等充任。景泰元年之后,各省乡试增设监临官,则由巡按御史充任。
考官题名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考试官和同考试官的题名。明代乡试的考试官,初时两京由翰林院官充任,各省则由提调官聘请儒学教官或儒士充任。但因为徇私舞弊,成化年间就有人建议改聘翰林官,弘治、正德年间此事也屡被提起,均未实行。嘉靖初年,曾一度改选京官或进士充任各省主考,不久也因故停止,直到万历中期才复行之。所以在乡试录中,考试官的身份前后是有变化的。
同考试官亦由监临、提调官先期聘任,一般是别省的儒学教官或有学儒士。这些人是考试中的拟卷、改卷者,并推荐选中的人。明代同考试官的人数各地、各科均不完全相同,清代也是临期根据考生人数进行聘任。所以乡试录上的同考官题名,在考察乡试分房问题上就颇具价值。
三、试题
乡试录的第三部分是试题。乡试分三场,试题因之也按三场列出。由于是分省考试,所以各省的试题是不同的。
试题经义题一般由同考官拟出,然后由主考官确定;四书题、策题则主考官拟定。
(一)四书义和经义
明初开科,《四书》义仅1题。洪武十七年后,改为3道题,但能力不够的人可以减1题,之后相沿未改。
《四书》义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出题,明前期未指定出题范围,所以《四书》题也可能有几题出于一书。如成化元年顺天府乡试,就是《论语》2道、《孟子》1道。后来规定在《大学》、《中庸》内出1道,《论语》、《孟子》各出1道,遂为定式。
经义题则出自《易》、《书》、《诗》、《礼记》、《春秋》5经。洪武初年1道,洪武十七年后则4道。考生按照自己报考的经书选考对应的经题,所以称为'本经义'。
明代科举的出题,也不完全都是应付考试的,题目中暗含讥讽或其他意图的也不少见。比如说万历十年湖广乡试,《四书》题3道,'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出自《大学》,'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出自《论语·季氏》,'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出自《孟子·离娄下》。3道题目,都似由指向张居正的意思。
又如天启七年乡试,浙江西湖魏忠贤生祠刚好落成,考试官陈盟所出《四书》题中,即以《孟子》'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为题献媚。江西主考倪元璐所出《孟子》题'皓皓乎不可尚已',则是讽刺国学拟立生祠时,司业朱之俊告示曾经说'上公之功,在禹之下,孟子之上'。所以虽然是八股文的试题,其中的奥妙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二)论、诏诰表、判
论、诏诰表、判是第二场的考试内容。论1道,诏诰表中选1道,判语5条。
论其实就是论述题,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和其他官方规定的书籍。如成化十年顺天乡试,论题'大哉尧之为君',即《出自《论语·泰伯》。
诏诰表是入仕后可能会用到的文体。诏和诰一般是翰林官经常要用到的,尤其是负责文武官员诰敕的词臣,更是时时要用到。表则是一种章奏形式,一般节日或大事恭贺会用到。判语则是判案时所用的判文,所以判题均和判案有关。下图是成化十年顺天乡试第二杨的题目:
(三)策
乡试第三场是策,共5道,可以减2道。策与论不同,论是一般的论述题,表达自己对所问问题的理解;策则是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提出对策。论题很短,但策题都挺长,并且其中包含多个小问题。如正德八年应天府乡试的策题:
乡试策题在明清人的文集中保留了不少。
乡试录上的试题大致包含上述内容。特别是《四书》、经义题,明清人文集中很少记载,系统载录的也只有乡试录,所以在这方面,乡试录的条件得天独厚。
乡试录上的试题一般都比较完整,但也有刊刻不精的。如万历四十三年浙江乡试,乡试录程文于《诗经·大雅》题内遗失'岂弟君子'四字,于《春秋》末题内遗失'宣公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二十二字。此外,由于留存下来的乡试录只是极少部分,也很难对试题本身进行系统的研究。
四、举人题名
中式举人题名是乡试录的核心部分。题名的格式与会试录相近,包含名次、姓名、学籍、身份、经书。其相关的意义已见于登科录、会试录的介绍,兹不赘。
乡试录因为是乡试结束不久就编印出来,所以乡试上的题名乃是原始题名,其史料价值是其他的科名录所不可替代的。
五、程文
明代乡试录刻程文,始于洪武二十一年。正统、景泰以前,乡试录所刻程文皆出自士子亲笔,考官稍加润色。后来常由考官代作,试录所刻程文未必都是士子的原卷。所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乡试录上的程文,并不一定是考生所作。
《四书》文、经义文就是通称的'八股'。不过,严格的八股文格式应该到成化以后才定型的。典型的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过接、复讲、收束、大结八个部分组成, 其中起讲和复讲是'代古人语气为之',各有四股,所以称为'八股'。
如嘉靖四十三年应天府乡试的《四书》文:
题目出自《论语·里仁》。其格式简注如下:
圣人之传道以心,而大贤之悟道亦以心也。【破题】夫一贯之旨,圣人传心之要法也,非大贤深契其妙,安能感悟之速若此哉!【承题】昔夫子以为:学莫贵于知要,道不可以易传。若参也,察识之精也已博,观其用而真积之久,将默会其原,故特举而示之,【起讲】曰: 【此下为代圣人语气为之。】天下之道,虽散见于事物,而实根柢于吾心。吾惟本此心之一致以效天下之动,而成性之中,存者有以达诸万化而不匮;由吾心之一理以应天下之事,而源泉之内,蓄者有以通诸万变而不穷。盖合万为一,而纲维众动之原已豫吾内;则一实万分,而酬酢百为之妙自利吾外。吾之道,如是而已。此夫子当可之教,固有以投其所欲闻;而曾子造诣之纯,实有以发其所深省。故不复有所疑,而直应之曰'唯'。以为:【复讲】参也向尝随在省察,固疑其不足以立本也,今闻夫子之言,果知天下之道管于吾心,而泛观博识者之为劳也;向尝即事持循,固疑其不足以守要也,今闻夫子之言,果知万事之原统于吾性,而强探力索者之为远也。盖由博而归之约,则致一之功自足;由体而达之用,则应务之地自余。非夫子之善教,安知至道之妙如此哉!噫!观圣门授受之旨,而道统之传有所托矣。【收束】抑夫子尝以是道语子贡矣,子贡之疑信相参,固不若曾子之脱然有悟。何也?盖曾子之学得之于践履笃实,而子贡则求之于博闻强识,故悟道之浅深不同如此。可见知行虽合一,而轻重本末又有等焉。善学者当自得之。【大结】
可以看到,八股文其实并非死板板的八段文字,其间的起承转合都是随文章陈述内容的变化而改变的,对偶文字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过接文字则增强了文章的语感。所以一篇优秀的八股文,其实也是作者的认识深度和思维条理化的一种反映。
乡试录的大致结构如上。其史料价值可与登科录相媲美,登科录是进士研究之首选,而乡试录则是举人研究所必备。惜存世的乡试录总量极少,所以在在科举研究中,就不得不利用其它类型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