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小知识》:乡试录

乡试录是乡试结束之后编印的科名录,是乡试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此外,由于它保留了中式举人的题名,在修复地方举人信息上的价值也是无可替代的。

明清乡试录现存的总量均比较少,格式基本一致,一般包括前后序、考官题名、试题、中式举人题名、程文。并且由于分省考试的差异,乡试录在具体内容上也会表现出一些不同。

一、前后序

乡试录的前序多数为主考官所作,后序则多数多数为副考官所作。前序在试录开头,后序则在试录末尾。这类序文也有请人代作的。

前序中多数保留有当科考生人数及录取人数,间或也涉及其他一些考试细节,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万历中期以后,各省主考亦用京官,一般循例而得,所以乡试录序也常常预撰,这类序文往往不载考生人数。还有一类卖弄才学的,刻意改变文风,也往往忽略这种人数记载,不知这种卖弄,反而大大降低了序文的价值。清代乡试录序中,还有自叙官职履历的(如蔡新《乾隆十六年江西乡试录序》),则可以用来观察考官本身的学仕经历。

如嘉靖三十一年江西乡试,主考官福建福州府长乐县教渝李应科所作的前序中,就保留了乡试各经的考生人数和录取人数,为我们判断乡试分经录取的比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不过试录序中这类资料非常少见。

笔者对明代乡试录曾进行过比较系统的搜集,目前共收罗到314科试录序。合并其中的考生人数,共得750053人次,录取举人29264人,约26人次取1人。由于有些考生多次参加乡试,所以实际的考生人数要比这个数据低,但平均26人次录取1人,却和官方规定的25人(嘉靖后期)或30人(万历以后)取1人的录取比例相符,则应是所使用的试录序有限,不能准确反映重复乡试者的人数有关。

乡试录后序多为议论之语,多无新意,偶尔也会涉及考生人数等。如成化十六年顺天乡试录后序,就直接说明当科的录取比例是'三十取一'(这也是一个大致的说法,该科平均中式率为27取1。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乡试分经录取时,各经的录取比例有不同):

二、考官题名

乡试录的第二部分是考官题名,一般包含提调官、考试官、同考试官、监试官、收掌试卷、印卷官、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巡绰官、搜检官、供给官等。其中考试官和同考试官为内帘官,负责出题、改卷和初选。提调官、监试官等皆为外帘官,不过提调官监督整个考试事务,与监试官等执事官还有所不同,一般都由地方大吏布政使等充任。景泰元年之后,各省乡试增设监临官,则由巡按御史充任。

考官题名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考试官和同考试官的题名。明代乡试的考试官,初时两京由翰林院官充任,各省则由提调官聘请儒学教官或儒士充任。但因为徇私舞弊,成化年间就有人建议改聘翰林官,弘治、正德年间此事也屡被提起,均未实行。嘉靖初年,曾一度改选京官或进士充任各省主考,不久也因故停止,直到万历中期才复行之。所以在乡试录中,考试官的身份前后是有变化的。

同考试官亦由监临、提调官先期聘任,一般是别省的儒学教官或有学儒士。这些人是考试中的拟卷、改卷者,并推荐选中的人。明代同考试官的人数各地、各科均不完全相同,清代也是临期根据考生人数进行聘任。所以乡试录上的同考官题名,在考察乡试分房问题上就颇具价值。

三、试题

乡试录的第三部分是试题。乡试分三场,试题因之也按三场列出。由于是分省考试,所以各省的试题是不同的。

试题经义题一般由同考官拟出,然后由主考官确定;四书题、策题则主考官拟定。

(一)四书义和经义

明初开科,《四书》义仅1题。洪武十七年后,改为3道题,但能力不够的人可以减1题,之后相沿未改。

《四书》义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出题,明前期未指定出题范围,所以《四书》题也可能有几题出于一书。如成化元年顺天府乡试,就是《论语》2道、《孟子》1道。后来规定在《大学》、《中庸》内出1道,《论语》、《孟子》各出1道,遂为定式。

经义题则出自《易》、《书》、《诗》、《礼记》、《春秋》5经。洪武初年1道,洪武十七年后则4道。考生按照自己报考的经书选考对应的经题,所以称为'本经义'。

明代科举的出题,也不完全都是应付考试的,题目中暗含讥讽或其他意图的也不少见。比如说万历十年湖广乡试,《四书》题3道,'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出自《大学》,'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出自《论语·季氏》,'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出自《孟子·离娄下》。3道题目,都似由指向张居正的意思。

又如天启七年乡试,浙江西湖魏忠贤生祠刚好落成,考试官陈盟所出《四书》题中,即以《孟子》'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为题献媚。江西主考倪元璐所出《孟子》题'皓皓乎不可尚已',则是讽刺国学拟立生祠时,司业朱之俊告示曾经说'上公之功,在禹之下,孟子之上'。所以虽然是八股文的试题,其中的奥妙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二)论、诏诰表、判

论、诏诰表、判是第二场的考试内容。论1道,诏诰表中选1道,判语5条。

论其实就是论述题,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和其他官方规定的书籍。如成化十年顺天乡试,论题'大哉尧之为君',即《出自《论语·泰伯》。

诏诰表是入仕后可能会用到的文体。诏和诰一般是翰林官经常要用到的,尤其是负责文武官员诰敕的词臣,更是时时要用到。表则是一种章奏形式,一般节日或大事恭贺会用到。判语则是判案时所用的判文,所以判题均和判案有关。下图是成化十年顺天乡试第二杨的题目:

(三)策

乡试第三场是策,共5道,可以减2道。策与论不同,论是一般的论述题,表达自己对所问问题的理解;策则是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提出对策。论题很短,但策题都挺长,并且其中包含多个小问题。如正德八年应天府乡试的策题:

乡试策题在明清人的文集中保留了不少。

乡试录上的试题大致包含上述内容。特别是《四书》、经义题,明清人文集中很少记载,系统载录的也只有乡试录,所以在这方面,乡试录的条件得天独厚。

乡试录上的试题一般都比较完整,但也有刊刻不精的。如万历四十三年浙江乡试,乡试录程文于《诗经·大雅》题内遗失'岂弟君子'四字,于《春秋》末题内遗失'宣公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二十二字。此外,由于留存下来的乡试录只是极少部分,也很难对试题本身进行系统的研究。

四、举人题名

中式举人题名是乡试录的核心部分。题名的格式与会试录相近,包含名次、姓名、学籍、身份、经书。其相关的意义已见于登科录、会试录的介绍,兹不赘。

乡试录因为是乡试结束不久就编印出来,所以乡试上的题名乃是原始题名,其史料价值是其他的科名录所不可替代的。

五、程文

明代乡试录刻程文,始于洪武二十一年。正统、景泰以前,乡试录所刻程文皆出自士子亲笔,考官稍加润色。后来常由考官代作,试录所刻程文未必都是士子的原卷。所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乡试录上的程文,并不一定是考生所作。

《四书》文、经义文就是通称的'八股'。不过,严格的八股文格式应该到成化以后才定型的。典型的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过接、复讲、收束、大结八个部分组成, 其中起讲和复讲是'代古人语气为之',各有四股,所以称为'八股'。

如嘉靖四十三年应天府乡试的《四书》文:

题目出自《论语·里仁》。其格式简注如下:

圣人之传道以心,而大贤之悟道亦以心也。【破题】夫一贯之旨,圣人传心之要法也,非大贤深契其妙,安能感悟之速若此哉!【承题】昔夫子以为:学莫贵于知要,道不可以易传。若参也,察识之精也已博,观其用而真积之久,将默会其原,故特举而示之,【起讲】曰: 【此下为代圣人语气为之。】天下之道,虽散见于事物,而实根柢于吾心。吾惟本此心之一致以效天下之动,而成性之中,存者有以达诸万化而不匮;由吾心之一理以应天下之事,而源泉之内,蓄者有以通诸万变而不穷。盖合万为一,而纲维众动之原已豫吾内;则一实万分,而酬酢百为之妙自利吾外。吾之道,如是而已。此夫子当可之教,固有以投其所欲闻;而曾子造诣之纯,实有以发其所深省。故不复有所疑,而直应之曰'唯'。以为:【复讲】参也向尝随在省察,固疑其不足以立本也,今闻夫子之言,果知天下之道管于吾心,而泛观博识者之为劳也;向尝即事持循,固疑其不足以守要也,今闻夫子之言,果知万事之原统于吾性,而强探力索者之为远也。盖由博而归之约,则致一之功自足;由体而达之用,则应务之地自余。非夫子之善教,安知至道之妙如此哉!噫!观圣门授受之旨,而道统之传有所托矣。【收束】抑夫子尝以是道语子贡矣,子贡之疑信相参,固不若曾子之脱然有悟。何也?盖曾子之学得之于践履笃实,而子贡则求之于博闻强识,故悟道之浅深不同如此。可见知行虽合一,而轻重本末又有等焉。善学者当自得之。【大结】

可以看到,八股文其实并非死板板的八段文字,其间的起承转合都是随文章陈述内容的变化而改变的,对偶文字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过接文字则增强了文章的语感。所以一篇优秀的八股文,其实也是作者的认识深度和思维条理化的一种反映。

乡试录的大致结构如上。其史料价值可与登科录相媲美,登科录是进士研究之首选,而乡试录则是举人研究所必备。惜存世的乡试录总量极少,所以在在科举研究中,就不得不利用其它类型的史料。

(0)

相关推荐

  • “聊斋”于去恶:隐藏在鬼神小说背后的,是一段残酷历史

    “聊斋”于去恶:隐藏在鬼神小说背后的,是一段残酷历史

  • 朱端强:明清时期云贵乡试的地方史地考题举偶

    摘要:明清时期,略相当于今天省一级的考试称"乡试",共三场,分别考"四书五经""经学通论"和"策问",但尤重首场&quo ...

  • 《红楼梦》里贾雨村是位学霸,一起看看古代科举考试的难度系数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从<红楼梦>的人物之一贾雨村入手,分析了他去赶考的距离.路上花费的大概时间,以及古代学子赶考之路途艰辛.上篇文章:<<红楼梦>贾雨村凌晨赶考,会路遇打劫 ...

  • 王阳明会试录释读

    褚纳新 明刻本<弘治十二年会试录>是宁波天一阁馆藏的珍贵科举文献,这册会试录详细记载了弘治十二年(1499)礼部会试的考官与中式举人的名单.籍贯以及考题.范文.考官批语等内容,是一册记录余 ...

  • 「明清科举小知识」进士履历

    在明清进士题名资料中,有一种称作'进士履历'. '履历'一词,最初应指人的践履经历.比如陶渊明<还旧居>'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就是此义.引申为仕宦经历.如唐封演<封氏闻见记&g ...

  • 《明清科举小知识》:进士题名碑和《碑录》

    进士题名碑和题名碑录,也是载录明清进士的重要文献.顾名思义,进士题名碑就是刻有进士名单的石碑.中国目前尚存的单科全国进士题名碑都保留在北京孔庙,共198块,其中元3块,明77块,清118块. < ...

  • 《明清科举小知识》:会试录

    会试录是会试结束后编印的科名录,也是科举及相关研究必须重视的史料.同登科录的情况相近,会试录明代留存下来的比较多,有60种左右:清代则颇少见,替代者为会试题名录或会试齿录(另文讨论).我们依然以明代会 ...

  • 《明清科举小知识》:进士登科录

    了解或研究科举的第一步,是应该对所涉及的主要史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基于此一目的,我们的文字从史料的介绍切入,而后再拓展到其他方面. 在明清科举史料中,进士登科录素为研究者所看重.我们的介绍也就从它开始 ...

  • ​明清戏曲小知识

    明清戏曲 明清时期除了小说的代表性成就较高以外,在戏曲上的成就也极高. 1.明代 吴江派:重音律,重舞台性,代表人物:沈璟.冯梦龙等. 临川派:重意趣,重文学性,代表人物:汤显祖.凌濛初等. 汤显祖: ...

  • 明清景泰蓝的这些收藏小知识你知道吗?

    国家的经济衰退直接体现在奢 侈品上.景泰蓝在所有工艺品中成本最 高,它以铜做胎.铜在历史上是制钱的原材料,使多少铜,就等于使多少钱.也就是说,抛开它复杂工艺所带来的成本,仅是原材料成本就非常高.所以清 ...

  • 帕金森健康小知识

    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能够找到一家正规的治疗帕金森这种疾病的医院对自身的病情起到非常好的帮助作用,所以,帕金森患者需要擦亮眼睛去选择治疗帕金森的医院,但是在选择医院之前,患者应该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 ...

  • 中医小知识:认识十四经络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十四经络由十二经络和任脉.督脉构成,在内部隶属于脏腑,在外部分布于四肢.头面.躯干,分为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 具有的疏通作用如下: 1.遍布内外,网络全身. 2.相互联 ...

  • 【养宠小知识】银渐层的眼角黑黑的咋治好

    银渐层的眼角黑黑的,就说明可能是出现了泪痕的现象,宠物主人不要掉以轻心,虽然出现泪痕对猫咪的身体健康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它的颜值来说,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宠物主人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措施,帮助猫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