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固新镇固新村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二)上
功能与空间布局
在空间划分时多以空间形态来分, 主要有点空间、 线空间和面空间。而传统聚落中的空间形态划分主要体现为建筑、 街道和广场。街道与广场是形成外部空间最主要的两个元素, 也是最常见的两种空间形式, 同时还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在传统聚落里, 街道和广场几乎容纳了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交往活动。而伴随着传统聚落的发展, 建筑量的增加, 连续不断的建筑逐渐形成了“街道” 。由于传统聚落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因此“街道” 类型空间的成形也是需要一天天完善的, 传统人类聚集地的发展正在逐渐步入稳定的阶段, 在这之后形成的发展状态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街道的全局形态, 其中体现的自发性是在它的建设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当在和环境的结合过程中它能与之有机相互的融合。传统人类聚集地的整体空间不断演化的过程的基础是历年历代的居民改造或者继承地势地形的建造活动, 是从“点” 然后到“线” 再延伸到“面” 的生长关系, 这一生长过程是与交通空间循序渐进的生长密不可分的。因此最终形成的传统聚落的全体形态和街道体系之间的关系是“嵌套” 。
点空间
规划中的点空间常常是一些传统聚落里的公共建筑, 例如家族祠堂、 道观、寺庙以及龙王庙等。这类建筑通常在传统聚落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因此会处于传统聚落的核心位置。若是单姓聚居的传统聚落, 通常是以宗族祠堂为中心,依礼制建立起一个等级森严且相对封闭的传统聚落;而如果是杂姓聚居的传统聚落, 则在遵循礼制之外, 更多的按照风水学说, 在风水好的地方兴建龙王庙或者道观、 佛寺, 以祈求风调雨顺和安居乐业。
固新村是由百家姓中70 多个姓氏组成传统聚落,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 现存的几个人口较多的姓氏大多于明代迁至固新村, 再到了清代, 几经迁进迁出,难以形成大户人家聚居的情形。并且,固新村早有几处古寺存在, 如南山寺(东晋永昌年间) 、 洞阳观(元代) 等一直以来因该地香火旺盛而存续。在这些寺庙与道观中举行的庙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以农耕为主要生存手段的传统聚落中有着重要意义。庙会的举办为寺庙与道观带来了旺盛的人气, 而这些寺庙与道观则成为了传统聚落里重要的文化建筑和空间节点。
固新村传统聚落规划中比较重要的几个节点有古槐树、 洞阳观、 大庙、 东西南北四道券门等。许多面积不同的开阔性场地有时会突如其来地出现在固新村内正在行进中的大街小巷之内, 这便是古镇中出现的节点空间, 此类节点空间是指位于道路和大街小巷的相互交叉点, 一个小型广场、 小中心、 小型商市可能是一个大型的节点空间, 而一条街道的连接点、 转折点只能被看做是一个小型节点空间, 一颗苍天的古树, 一个年代久远的石碾, 一个古朴的井台, 甚至是一块普通的上马石都能作为这一空间的标识。古镇之中的生活生存方式主要由热闹非凡的街市空间之中表现出来的“闹” 和具有极强隐秘性的宁静院落空间之中表现出来的“静” 构成。它提供了街邻之间增强依赖感、 安全感、 亲切感的空间场所。那些处于转弯处、 路口街道交叉处的空地应该是在过去的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公共场所, 现在许多新型的建筑物往往会占据了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空间特征的地方。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仍然是人们汇集、 聊天的极佳场所。
线空间
固新村的传统聚而形成了南北纵形带装空间, 导致其固新村的街道空间也呈带状发展。而街固新村的传统人类聚集地的形成具有自己的特点, 整个村子的传统聚落绝大部分都是沿着河流和山脉的走势而发展的。道是伴随着建筑而存在的,完整的街道是一个协调的空间, 即依靠周围的建筑的里面作为界面, 街道空间才得以形成。界面是构成空间的重要元素, 街道空间也不例外。街道空间主要是由两侧的侧界面(有建筑物的立面充当) 、 底界面、 一小部分顶界面、 入户口、 岔路口及标志物等构成。当然, 界面起到的影响还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在这一部分里, 空间大体轮廓线的确定受到街道空间比例和大小的影响, 而街道空间比例和大小受到侧界面规格的限定, 地面和建筑物的交接面, 被称为底界面, 底界面确定了地面的大小和形状。这里最具有表现能力的构成元素就是界面。
固新村最主要的街道是贯穿南北券门的文明中街, 这也是固新村街道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街道两侧的住宅、 商户、 大门、 岔道口等要素围合形成了固新村最主要的街道空间。这是空间中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人们密集的交流活动给这样的空间带来了活像。这种边界既是各类活动的相互交叉地带, 也是稀疏与密集、 内与外的交接地带。固新村几乎所有的胡同都是以文明中街为起点, 向东西两侧延伸这里的一些街道交岔路口是道路系统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同时它也是街道交通当中的咽喉部位。这些街道的岔路口通常是街道中空间停顿、 转折的地方, 而且在这些地方通常会有人流汇集和密集的公共活动。固新村街道两侧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侧界面形式是街道两侧民居的外墙或是大门。文明中街两侧多是商户或是大门开向街道的民居, 因此较其他街道或胡同有着更开放的感觉, 并且由于作为主要街道, 两侧的住户多注重门面的装饰和材料的选择, 相较其他胡同的沿街里面显得更加堂皇一些。沿街住户的墙面多由青砖砌成, 底墙则是石质,商户通常是条状木板组成的门面, 并且多有开窗;其他胡同里的沿街立面多是泥胚砖砌成, 墙面抹泥浆并刷白灰, 少量住户则是青砖砌成, 且非朝南向的墙不开窗或开小窗 。
固新村的街道空间并非完全闭合的空间, 文明中街两侧每隔几十米甚至十几米便有一处岔口, 这些岔口交错设置, 有节奏的给固新村的街道空间增加了开放感, 使过长的线性空间不再单调和呆板。并且, 街道两侧随处可见的槐树和杨树也为这个半封闭的线性空间增添了活力。
固新村的底界面指的便是固新村的地面, 主要起到了路线的引导作用,强调了空间的线性特征。而最能够起到引导作用的是地面的铺装, 固新村的街道胡同基本上都采用了铺装路面, 并且在道路中间挖有排水沟, 以石板覆盖;而一些较窄小的胡同则仍然保持了土路的风貌, 并且没有排水沟。不同种类的路面铺地还有界定领域和过度的功能, 并且伴随着铺地的差异, 道路的宽度也有不同:文明中街的宽度是最宽的, 接近 3 米, 且采用了青石板铺地, 有一定的造型感;文明中街东侧的胡同则稍窄一些, 宽度在 2 米左右, 并采用了水泥硬化的铺地, 与村东侧的公路接轨;而文明中街西侧的胡同则大多为土路, 宽度也最窄,多在 1. 5 米左右。这就是采用不同材料铺地获得领域感的实例, 也是村落内部发展不平衡的体现。固新村的传统聚落的底界面的铺砌显得很有特点, 并用铺地来区分空间的主次, 虽然手法较为简单, 但证明了村落在自然形成的过程中仍然遵循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文本和图片来源:高建民
(申明:本号所发朋友的原创文章,如有赞赏一律归原作者所有,此后不再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