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文字学作为教学资源的拓展与应用

无论是人教版旧版教材还是部编版新版教材,都有“姓氏歌”这个学习内容。只是呈现方式略有不同。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姓氏歌是:“三横王,草头黄,弓长张,立早章……干钩于”。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是以对答形式呈现:“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双人徐,言午许”,姓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世俗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仅仅从“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这事我要办不到,你把我的姓倒着写(我不姓X了)”,从这些誓言和决绝的熟语中就可以感受到姓氏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并且,根据语言文字发展的规律,“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变革,音有转移”,但是唯独没有变化的就是姓氏的读音。教材选入姓氏歌,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这在强烈呼吁传统回归的当代,极具现实意义。

然而,如果从文字学的视角来看“姓氏歌”的拆分汉字方法,则有很多是有问题的说法,比如草头黄,黄字,分明不是艸字头;立早章,则应该拆分为音十章,章跟意、竟是一个系统的汉字,都从音;干钩于则更是从字形的视角进行了描述,双人徐,那个“彳”跟人没有多大关系。这些拆解汉字的方法跟科学的汉字学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存在于民间的民俗文化中,有时候以文人文字游戏的面目出现,有时候又是拆字先生玄而又玄的拆解……这些活动增加了汉字的趣味性和亲和力,不再仅仅是“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的严肃,也让汉字能从庙堂之高进入民间,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习字认字方式,是老百姓把汉字主动民俗化的产物。这样的文字呈现方式,我们称之为俗文字学。俗文字学源远流长,从文字走出文人的象牙塔,正统的文化圈,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后,文字就有一个被不断地民俗化的过程,也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文字更有活力,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

本文将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语文园地二·姓氏歌》为例,探讨俗文字学作为教学资源的理论与实践。

一、活动中学习《姓氏歌》

一般老师在处理《语文园地》中的姓氏歌这类型内容的时候,都会要求学生念一念,背一背就算是学习结束了。北京一师附小的逄静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了让学生能够珍视自己的姓氏,专门为《姓氏歌》设计了一节活动课。主要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在学习了教材中的“姓氏歌”之后,第一个活动是编写姓氏歌,第二个活动是古老的姓氏图腾用起来,第三个活动是用小篆绘制自己的姓氏卡片。

(一)在歌谣编写中,熟悉彼此的姓氏字

通过熟悉教材中的姓氏歌,学生学习到了如何拆解自己的姓氏。并且老师还教给学生要用“你贵姓,免贵姓……”的句式来回答同学的问题。师生的对话展开如下:

师:《姓氏歌》里没有你的姓氏,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介绍你的姓氏吗?

生:我姓姜,美女姜。(其他同学笑)

师:这个字,虽然很多同学不太认识,但你这样一说,大家就都会认会写了。谢谢你!

生:我姓何,人可何。

师:这位同学你贵姓?

生:免贵姓聂,耳双聂。

……

其实,在解释姓氏的时候,还有很多办法,比如组词解释法,姓“ji”的人很多,可以解释为计划的计,季节的季等;部首解释法,三点水的江,草字头的蒋,言字旁的诸等;分拆解释法,包耳邹,弓长张,立早章、古月胡,木子李等;地名、人名解释法,沈阳的沈,哈尔滨的哈,孟子的孟等。总之,解释是为了区分,只要能够区分,还可以用上笔画的加减等办法,都是可行的。

从教材的姓氏歌,到班级共同的姓氏歌,逄老师利用教材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资源,架设了学校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通道,学生用自己创生的或者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各种办法解释自己的姓氏,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在图腾讲解中,感受姓氏的古老与趣味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这方面的资源有传唱已久的《百家姓》,其实还有一种姓氏图腾可资利用。图腾是人们以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作为家族或部族的标志。图腾作为标志,承载了一个家族的起源故事或者殷切期待,艺术家们根据姓氏的传说和来源,为每个姓氏设计了漂亮的图腾,每个图腾背后都有一个源远流长的故事,让学生知道自己姓氏的来源,知道自己姓氏的故事,知道自己家族的文化传承,能够珍视自己的姓名和家族的历史,认真地书写自己的姓名,善待自己的家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因此,逄老师把图腾引入课堂,当学生看到这些文字画的时候,充满新奇,老师以“孙”为例,讲解孙姓氏族的图腾,是由弇兹氏和她所生育的一大群玄鸟的后裔所组成的,表示子子孙孙绵延不绝。学生们在发现图腾的神奇之后,纷纷高呼:“我也要学写”,由此老师趁热打铁,设计了第三个活动。

(三)在绘制姓氏卡中,感受古文字的魅力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分发了设计精美的卡片,并提供了每位学生姓氏的小篆字形,首先带着学生学习认识这些姓氏,找到自己的姓氏,观察小篆和楷书的区别。然后请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姓氏卡。学生兴味盎然,涂色,画字,交流,很快就完成了姓氏卡的绘制。这个活动甚至延伸到了家庭,学生为家里的每一位跟自己姓氏不同的人做了姓氏卡设计。

通过上述三个活动,学生共同创编了班级姓氏歌,还了解部分姓氏的来历,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姓氏的愿望,同时通过小篆字形的书写,把学生引入到了古文字的摹画中。学生学习古文字,就像朱自清先生说的经典阅读的作用一样,就是为了经历古文字一番,因为古文字不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但是因为有了这种学习的经历,学生将没有疏离感,陌生感,会感到好玩,知道汉字小时候和他们小时候一样,曾经稚嫩,曾经很形象,很直观,和他们的思维是一致的。长大以后,在经历着繁缛的考试复习的时候,偶尔会随手画下这些图画,调剂一下枯燥的生活,在华人文化圈里看到这些文字有油然而生的亲切……有这些便够了,只是种下一颗汉字的种子而已,就像著名的古文字学商承祚先生回忆自己小时候:“我八九岁时,见书斋中悬有孙星衍(清)篆书联,好其笔势缭绕美观,结体匀称。在不断瞻仰时,或指划肚,揣摩其文,或临摹以肖其形。至亲朋家,见悬篆书,字虽不识,必徘徊其下不忍去。”后来,经历了各种选择,商先生还是做了文字学家,只因为八九岁时孙星衍的小篆。

二、俗文字学广泛的资源

如上文所言,俗文字学是在民间的被老百姓广泛使用的文字材料,实践中的智慧决定了俗文字学材料的丰富性和广泛性。几乎各个行业都有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比如商家的招财进宝图(图1),民间的学好孔孟图(图2),黄金万两(图3)等,都是对文字的解读和重组。

(图1)

(图2)

(图3)

字谜也属于俗文字学的范畴,如表里如一(回),一饭一千金(娄),果断有力(男),两口两人两个口,不问贫富家家有(墙),孔子登山(岳),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金),唇齿相依(呀)……

拆字的对联,也就是楹联中的文字游戏有些无理据拆字,属于俗文字学的范围。比如“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两点;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人穷双月少,衣破半风(風)多”,用来指世态炎凉,双月为“朋”,半风(風)为“虱”。乾隆手书在杭州西湖湖心亭石碑上的“虫二”是指“风月无边”。

跟汉字相关的笑话,如一位秀才看到和尚,想嘲笑和尚,就请教和尚:“请问大师,秃字怎么写?”和尚说,“就是把秀才的秀尾巴朝外弯就是了。”

汉字的谐音文化,毛泽东的“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云霄九”,用杨柳来指杨开慧和柳直荀。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指情。同样《红楼梦》中这类型的材料也非常丰富,甄士隐(真事隐),贾政(假正),英莲(应怜),贾雨村(假语存)等等

总之,来自民间的俗文字学几乎无处不在,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既让学生体味到民间文化的丰富性,也让学生体会到汉字音形义三个方面其实都可以大做文章,并且极具趣味性,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情。

三、作为教学资源的俗文字学如何与科学的汉字学平衡

俗文字学在汉字学家看来其实就是错误的文字解读。这样的解释其实很多,比如,“王大娘,白大娘,并肩坐在石头上”,“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下四滴血”,蚯蚓的“蚓”字中引是虫子爬行曲直曲直的过程……这种解释,是为学院派所否定的一个解字的流派。即便是在逄老师的课堂上,最后引导学生书写小篆,学生学习的落脚点最后还是落在了小篆的书写上,而小篆的书写,则属于科学汉字学的范畴。

正如上文所言,俗文字学和正统的文字学一直就是一个共同存在的状态,庙堂有庙堂的,江湖有江湖的,有时候会产生交集,但彼此相安无事,向前发展,掌握正统文字学的知识分子经常也会通过俗解汉字来体现机智与才情。这种俗解中有一定的联想,在不合理中求得联系,既是记忆术的一种,也是意图为中断了的解释建立联系,这也更加说明汉字作为表义体系的文字,其强大的表义同化能力。同时,俗文字学中也有大量充满智慧的对联,谜语,谐音,艺术字等材料可以作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参与热情。

因此,在解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像逄老师一样,最后落点要落在科学的文字学基础上,同时也积极开发大量的新资源,应用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来,可以作为故事讲给学生,可以作为练习,请学生来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保证其对汉字保有持久的热情。

同时这节课也是对部编教材《姓氏歌》(一下)教学的启发。既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复姓“诸葛、东方、上官、欧阳”等做文章,也可以大胆引入类似于本节课的图腾、小篆等相关姓氏文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养分,感受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醇厚。

(本文發表於《小學教學》2018年第一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