巠,织布机上的那根线
巠,郭沫若在《金文丛考》中,说,我揣度巠应该是经最早的写法,从字形看,这个字像织布机上的纵线,迄今为止,学术界比较认可这种说法。后来,经行而巠废,巠字就只出现在汉字构件中,不再独立作为一个汉字出现了。
作为构件,巠出现在这样一组汉字中:经、颈、茎、径、胫。在这组字中,读作jing,也属于类化标音的现象。
巠在这组字中,不但标音还表示意义。就是著名的形声字声符表意现象的典型代表。
因为巠是织布机上的线,所以直、长、细是它的显著特点,作为经线,还具有确定位置的重要作用,所谓“经正而后纬成”。这四个特点,直、长、细、重要,在这组字中,有不同程度的反应。
经,本身就是经线,直、长、细,并且很重要。
径,小路,小路因为抄近道而比大路更直,也更细。因为细小,所以叫曲径通幽;因为直,所以叫直径,反过来,径直也是这样取义的;因为是小路,所以是捷径;
茎,是植物的茎。对植物而言当然很重要,同时也是植物上面长而直的部分。
(植物的主干和侧芽都是茎)
胫,是人的小腿部分。古代汉语中,膝盖上面叫股,膝盖下面叫胫,直而长的小腿是美腿。所谓不胫而走,就是不长腿就跑了,说明消息流传之快。
(众多图片中,最后决定来个冷艳的)
颈,是脖子,是人体直、长、细、又非常重要的那个部分。人的脖子长了好看,太长了就是长颈鹿,不够长的时候,就要伸长头颈了,丰子恺在《白鹅》中说:“伸长头颈,左顾右盼”,长的叫颈,短的叫项。所以,骆宾王说,“曲项向天歌”缩回了就短了,短了就是项。
从巠的这组字,在汉字学上被称为同源字,偏旁既表音又表义。这样的字,还有很多,后续,我们会陆续推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