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泣闹腾不吃饭,父亲见状直呼“扇死你”:父母说话的方式,藏着孩子的人生
进化妈:语言是一把双刃剑,是化作矛去伤害孩子,还是化作盾去呵护孩子成长,全在父母的选择。
作者:伊一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在家里的时候,我经常能听到隔壁家孩子传来的哭闹声。
小男孩三岁多了,平日里调皮捣蛋,免不了被教训,我常常看到他的父母呵斥他的情形。
孩子想去外面玩撒泼不吃饭,父亲会用恐吓的话语告诉他:“再不吃饭,我就一巴掌扇死你了!”
孩子发脾气躺地上大哭大闹,母亲会生气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小孩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他马上就停下了哭声,流着委屈的眼泪,乖乖按照父母说的话去做。
男孩父母以为这样的方式很管用,但孩子变得沉默了。
孩子性格上变得胆小怕事,不敢大胆去与人交往,经常躲在一个角落里自己玩,躲避别人的亲近。
孩子在面对大人的问好时,也躲在父母身后,不敢与大人有过多的眼神接触。
李玫瑾教师曾说过:“毁掉孩子一生的杀手,不是游戏,不是孩子贪玩,而是父母的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下的孩子内心敏感怕事,他不敢把自己情感暴露出来,受人欺负时也只会一味去忍耐,不敢求助于他人。
孩子在父母语言暴力下变得省心了,似乎成为了一个“乖孩子”,但这表象的背后暴露的是孩子受伤害的心。
语言暴力的伤害有多大
哈佛医学院精神学副教授Martin Teicher通过研究发现:
受过语言虐待的孩子识别和调节情感的能力会变弱,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我国一项关于父母对孩子的语言暴力的调查数据显示,有六成孩子对待父母的语言暴力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封闭,而有两成的孩子会有选择离家出走的念头,其他少数孩子会产生自杀或其他极端的行为。
言语暴力虽不曾伤害孩子身体分毫,却摧残着他们每一寸的内心。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大的危害?
一个网友说了自己的故事:
小的时候是在语言暴力环境下长大的,父母会经常骂他是“废物”、“什么也干不成”、“丢人”,这样的话语一直陪伴他到成年。
从小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爱,这也导致了他对父母没有温暖的情感,性格上自卑懦弱,让他对许多事情提不起兴趣,也不敢去尝试。
他认为父母说的话不是气话,而是对自己真实的想法,如今他也一样,出现了语言暴力的倾向,会对父母进行言语攻击。
他说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把心中的痛苦情感宣泄出来。
海灵格在《爱的序位》里说过,孩子在潜意识里会追随自己的父母,无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语言暴力会让孩子在打击中成为受害者。
父母的语言暴力,是孩子成长的人生中最大的阴影,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
忽略孩子感受,教育会成为伤人的手段
日常生活里,相信大多数人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被别人强迫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们脑海里第一想法是不是,这个人怎么不懂体谅别人的感受。
同样在育儿过程里,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也经常犯下这样的错误,有些父母会不顾孩子的感受,逼迫孩子去做他们无法完成的事情。
《超级育儿师》节目里,单亲妈妈马学琴对孩子的教育引人思考。
平日女儿活泼惹人爱,但发起脾气来就撒泼闹腾,甚至会去打妈妈。
经过育儿专家的观察,发现原来女孩患有眼疾。
妈妈为了锻炼孩子,要求她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串珠子的任务,原本眼睛不好串珠子就费劲,没多久孩子就情绪崩溃了。
看着没有完成任务的孩子,妈妈责骂她为什么完成不了,然后毫不留情地惩罚她不准吃饭也不准去玩。
看着孩子无助哭泣的样子,育儿师很心疼。
为了让这位母亲感觉到孩子的处境,专家们设置了一个场景让她去体会。
这位母亲带上了和女儿一样的眼镜,然后专家来充当妈妈的角色。
专家让这位母亲拿起桌上的积木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这个过程里,专家催促妈妈快点拿起桌上的积木,然后在她行走的过程里一直告诉她时间不够了,要她快点走。
由于眼睛看不清角度,这位母亲把积木洒落在篮子之外,最后这位妈妈没有完成任务。
当育儿专家指责妈妈为什么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然后惩罚她不准吃饭和取消所有的玩乐时间,这时妈妈委屈得流下了眼泪。
妈妈说,她在育儿师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感觉很愧对女儿。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能够更好,但在这个育儿过程里,我们却忽略了与孩子成长步伐的一致性。
心理学上有一个“瀑布心理效应”,意思是他人随意的一句话语,能造成接受信息的人心理不平衡,进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
也就是父母教育孩子时,他们不经意说出的话语,随时能让孩子内心受到伤害。
有专家研究,孩子受到父母言语暴力的伤害,并不比受到肢体伤害时所受的痛苦少。
父母用语言暴力的手段去教育孩子,其实是教孩子服从暴力管教。
父母育儿,不能忽视孩子的处境和感受,粗暴教育反而会拖累孩子的成长。
每个小孩都是独一无二,父母教育孩子要因人而异,帮助孩子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好的说话方式,更助力孩子成长
孩子是跟随本能去做事的,因此他们不会过多去考虑做事的后果,这也导致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责骂。
父母的批评并不能让孩子接受,相反会造成孩子故意而为之的效果。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做孩子才能做好自己?
心理学上有一个“南风效应”的著名定律,说了这么一个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的威力可以让过路的行人脱掉身上的大衣,一开始北风吹出了刺骨的寒风,结果行人因为寒冷把大衣包裹得更紧;
而南风吹出了柔和的微风,行人感觉暖和后自动把大衣脱掉了。
最后结果是南风取胜了。
有时候,相比以暴制暴的行为,以柔克刚更能取得成效。
现实生活中,父母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一味运用强势的言语去对待孩子,反而会迫使孩子产生反抗的心理,相反,运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反而会达成预期效果。
《爸爸去哪儿》第六季里杨烁对儿子杨雨辰的教育曾引起热议。
他们来到海报4000米的稻城亚丁时,杨烁直接呵斥儿子:“杨雨辰从哪边走的,走回去!”
走路上的时候,杨烁再次表达了不满,语气严厉告诉儿子要把衣服穿好,接着催着他快点走。
当儿子委屈哭泣时,他直接惩罚孩子去跑步 ,看到儿子不会叠裤子,他会直接责骂。
杨雨辰在爸爸的这种挫折教育下,变得非常怯懦,经常看别人眼色形色,害怕自己做错事又遭来父亲的责罚。
妻子看着杨烁的教育方式,希望他改变自己的做法才能让父子关系变得亲近。
杨烁听从了建议,一次游戏里杨雨辰因不小心弄丢了羊很晚没回来,作为老爸他贴心打包了晚餐去给儿子。
晚上的时候,杨雨辰看着杨烁的到来有些害怕,但还是走到了爸爸面前。
杨烁没有像之前那样大骂儿子,相反他亲了儿子的脸颊,细心询问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得知羊找到后,拥抱了儿子,背起他走回了家。
儿子看着父亲对他的亲近,虽有些不适应,但还是开心的笑了。
语言是一把双刃剑,是化作矛去伤害孩子,还是化作盾去呵护孩子成长,全在父母的选择。
有时候,换一种态度去表达,有可能改变的不仅是父母,还有孩子的人生。
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里,温婉的言语和带着伤害所说出的话语,都会让孩子有不同的感受。
严厉的话语如刀般割裂孩子的情感,也让孩子无法拥抱父母的爱。
父母言语之伤,不是藏着对孩子的爱,而藏着伤人心的武器。
相比语言暴力育儿,父母温暖夸奖的言语更能让孩子接受,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爱。
愿父母用爱呵护孩子的人生,愿孩子在父母的鼓励言语中快乐成长。
作者简介:伊一,富书专栏作者,富书写作营学员,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陌上花开,只为心安,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