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情志异常

经行情志异常
   [概述]
每逢经期出现周期性的情志异常,如烦躁易怒,悲伤啼哭,或情志抑郁,喃喃自语,甚或狂躁不安,经后又复如常人者,为经行情志异常,又称。周期性情志异常。亦有称为“周期性精神病”者。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属“经前期紧张症”范畴,临床并不罕见,病情重的类似于精神病患者.狂躁不安,语言错乱。
[历史沿革]
早在《陈素庵妇科补解》即有:“经行发狂谵语方论”。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证治方药均有论述,如云: “经正行发狂谵语,忽不知人,与产后发狂相似,缘此妇素系气血两虚,多怒而动肝火,今经行去血过多,风热乘之.客热与内火并而相搏,心神昏闷,是以登高而歌,去衣而走,妄言谵语,如见鬼神.治宜清心神,凉血清热为主,有痰兼豁痰.有食.兼消食。宜用金石清心饮。”而《妇科一百七症发明》则责之于心.肝二脏为患:“经来狂言如见鬼神,……肝必先郁而后怒,……心必先热而后狂”。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因恚郁恼怒伤肝,木火偏亢;或忧思积虑,暗耗心液,心血不足.神不守舍;或脾虚痰盛,痰热扰心所致。
一、心血不足:思虑劳倦伤脾,脾虚化源不足,则精血亏少.心失所养,神不守舍,经期气血下行,心血更感不足,遂致经行情志异常。
二、肝气郁结:恚怒伤肝.情志抑郁,郁而化火,肝胆火炽,冲脉隶于阳明附于肝.经前冲气旺盛,肝火挟冲气逆上,扰乱心神,遂致经行神志异常。
三、痰火上扰:素体痰盛,或肝郁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加之肝郁化火,痰火内盛,经期冲气偏旺,痰火挟冲气上扰清窍,遂发本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临床表现:本病临床症状有轻有重,其表现,有抑郁型和狂躁型的不同。轻者,郁闷寡言,反应迟顿,悲伤欲哭,情志恍惚;或心中懊侬,失眠而惊,烦躁易怒.一触即发。重者,神志呆滞.语无伦次,或詈骂殴打,狂言妄语,不能自控,以上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三、两出现.每于经期前后发生,经净后可逐渐复如常人。
二、鉴别诊断 与热入血室鉴别:热入血室是经水适来适断,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等情志症状,病因是适逢经期.外邪乘血室之虚侵袭而致,故有往来寒热.或寒热如疟之证,本病则无寒热之症。
[辨证论治]
本病多因情志所伤而引起,因于心血不足者.养心安神;肝郁化火者.清肝解郁;痰热上扰者.清热涤痰。
一、心血不足
(一)辨证 .
1。妇科证候特点:经期出现心中懊侬,神志呆滞,精神恍惚.或语言错乱.无故悲伤,月经推迟.量少,色淡红。
2.全身症状:精神萎靡,面色少华,失眠健忘.心惊怔忡,倦怠懒言.舌淡脉细。
3。证候分析:心血不足,心失所养,神不守舍,经来惊悸,抑郁.故出现神志恍惚.语言错乱等症,经后阴血渐复,故情志症状消失。营血不足则月经推迟,量少。
(二)治疗
1.治则:养血安神。
2.甘麦大枣汤合养心汤加龙骨。
(1)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炙甘草 小麦 大枣
(2)养心汤(《证治准绳》):
黄芪 茯苓 茯神 当归 川芎 炙草 半夏曲 柏子仁 远志 五味 人参 肉桂 酸枣仁
方中小麦养心,甘草,大枣润躁缓急,茯神、柏子仁、远志、五味,枣仁宁心安神.黄芪、茯苓、人参健脾益气以资化源,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半夏曲、肉桂温运脾阳而化痰湿,加龙骨镇心安神。
二、肝气郁结
(一)辨证
1。妇科证候特点:多于经前情绪不宁,坐卧不安.烦躁易怒,不能自制,甚则怒而发狂,淫言不避亲疏,谩骂殴打,经后逐渐减轻或复如常人。月经量多、色红,经期提前。
2。全身症状:平时沉默寡言,胸胁胀闷,不思饮食,烦躁头痛,口苦唇干.舌质红.脉弦数。
3。证侯分析: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郁化火,故在经期冲气偏旺之时, 气火尤盛故情绪不宁、坐卧不安、烦躁易怒,甚或怒而发狂等症。经后冲气渐平和火随血去而减,则复如常人.肝郁化热,热迫血行则月经量多,色红,经期提前。
(二)治疗 .
1.治则:清肝解郁,镇惊安神。
2。方药:可用丹栀逍遥散(方见月经先期)或二齿安神汤。
二齿安神汤(《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
紫贝齿 青龙齿 灵磁石 辰砂 琥珀末 紫丹参 九节菖蒲 仙半夏
方中贝齿、龙齿入心肝二经镇惊安神,磁石潜阳纳气,琥珀、辰砂清肝安神.丹参活血调经,菖蒲开心窍,半夏除痰浊。全方共奏清肝镇惊安神之功。
若肝火盛者,以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龙胆草 山栀 黄芩 车前子 木通 泽泻 生地 当归 甘草 柴胡
三、痰火上扰
(一)辨证
1.妇科证候特点:经行狂躁不安,语无伦次,甚或詈骂,妄躁。神志不清。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
2.全身症状。心胸烦闷.饮食少思,夜卧不宁.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数。 .
3。证侯分析:痰热内盛,经前冲任气盛.气火逆上,痰涎并走于上,蒙蔽心神则烦躁不安,语无伦次,甚或詈骂妄躁,神志不清.经后气火渐平,则症状逐渐消失。痰湿下注则带下量多黄稠。
(二)治疗
1。治则:清热涤痰,镇心开窍。
2.方药。可用生铁落饮或温胆汤。
(1)生铁落饮(《医学心悟》)
天冬 麦冬 贝母 胆星 橘红 远志 连翘 茯苓 茯神 玄参 钩藤 丹参 辰砂 石菖蒲 生铁落
方中生铁落重镇降逆,胆星、贝母、橘红清热涤痰,茯神、钩藤养心安神,菖蒲、 远志、辰砂宣窍安神,二冬,玄参、丹参养阴清热.使热清痰除则神志定而病自除。
(2)温胆汤(《千金方》)加菖蒲、郁金。
竹茹 枳实 半夏 橘红 茯苓 甘草 、
方中二陈汤化痰除湿。枳实、竹茹清热化痰,菖蒲,郁金除痰开窍。
若心烦不寐者可合朱砂安神丸;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者可用礞石滚痰丸。
朱砂安神丸(《东垣十书》)
川连 生地 当归 甘草 辰砂
礞石滚痰丸(《景岳全书.古方八阵》)
大黄 黄芩 礞石 沉香
[预防护理]
本病多因情志所伤,情怀不遂,或少女对月经认识不足,惊惧、烦恼所诱发。故医者当细心说理劝导.使病人思想开朗.心情愉快.以预防本病发生。
 [预后]
本病经中医药治疗,疗效较佳,多可痊愈。
[文献摘要]
《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血分向有伏火、相火时发多怒,本体虚弱,气血素亏.今经血正行,未免去寿血虚,必生内热.加以外受客邪,引动肝火,血分伏火.一时昏闷不省人事.或痰涎上涌,或卒仆口噤.或妄言见鬼,此系血虚火旺.不可汗下.宜凉血清热,则狂妄自止。
《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癫症多以情志抑郁,肝之疏泄无权.以致痰气郁结为主.病久伤及心脾;狂症则多以忿郁恼怒,肝之疏泄太过.气郁化火,痰火炽盛为主.病久伤阴,损及肝肾,至于经期发作癫狂,多与妇女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在生理病理上,具有血不足,气有余的特点有密切关系.加以情志过极,易于产生肝郁、痰结的病理因素。经前由于血聚胞宫.肝血不足,体弱用强,可引起肝阳上亢;而冲任脉盛,也可引起冲气上逆。此时一旦有外界因素的刺激,导致肝阳或冲气挟痰上犯.扰动心神.即可引起发病。每值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烦躁易怒,悲伤啼哭,或情志抑郁,喃喃自语,彻夜不眠等症者,称为“行经情志异常”。也有称为“周期性精神病”者。
   多数患者在行经前即出现上述一些症状,也有于行经时始见者,持续时间可达5一10天,经净后恢复正常。甚则类似于精神病发作,狂躁不安,语言错乱,西医学称其为“周期性精神病”。多见于中青年妇女。
   早在《陈素庵妇科补解》即有:“经行发狂语论”。与本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证治方药均有论述,如云:“经正行发狂膻语,忽不知人,与产后发狂相似,缘此妇系气血两虚,多怒而动肝火,今经行去血过多,风热乘之,客热与内火并而相搏,心神昏闷,是以登高而歌,去衣而走,妄言谵语,如见鬼神,治宜清心神,凉血清热为主,有痰兼豁痰,有食,兼消食。宜用金石清心饮。”而《妇科一百七症发明>)则责之于心,肝二经为患:“经来狂言如见鬼,……肝必先郁而后怒,……心必先热而后狂”。
   (主要病机]
   因怒恼伤肝,水火偏亢;或忧思积虑,暗耗心液,心血不足,神不守舍;或脾虚痰盛,痰热扰心所致。
   现代研究表明。发现催乳素在经前紧张的发病因素上起重要作用。临床上用溴隐停治疗经前紧张综合征时,发现血清催乳素显著下降,同时伴随全身症状减轻,说明血中催乳素过高,也是引起经前紧张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症状有轻有重,其表现,有抑郁型和狂躁型的不同。轻者,郁闷寡言,反应迟钝,悲伤欲哭,情志恍惚;或心中懊悔,失眠而惊,烦躁易怒,一触即发。重者,神志呆滞,语无伦次,或怒殴打,狂言妄语,不能自控,以上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三、两出现,每于经期前后发生,经净后可逐渐复如常人.
   2.鉴别诊断与热入血室鉴别 热人血室是经水适来适断,昼日明了,夜瞻话,如见鬼等情志症状,病因是适逢经期,外邪乘血虚侵袭而致,故有往来寒热,或寒热如之证,本病则无寒热之证。
   (因、证、辨、治]
   多由情志所伤,情怀不遂而致.因于肝气郁结者,治宜疏肝解郁;心血不足者,则需养心安神;痰火上扰者,必须泻热化痰。治疗多于经前开始.
   1.肝气郁结证
   病因病机 恚怒伤肝,情志失舒,肝气郁结,经前冲气上逆,气机升降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心窍,神明失守,郁郁寡欢,神志痴呆或语无伦次。
   主要证候 经前抑郁不乐,情绪不宁,心烦易怒,胸闷胁胀,甚至发癫、神痴,喃喃自语,语无伦次,经后逐渐减轻,复如常人.平素沉默寡言,心烦头痛,胸胁苦满。苔薄,脉弦。
   辨证依据 平素沉默寡言,胸胁苦满;经前神情抑郁,胸闷胁胀,甚则神痴,语无伦次,经后逐渐缓解;苔薄,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镇静安神。
   方药 逍遥散(见“月经后期”节)加贝母,琥珀末
   2。心血不足证
   病因病机 忧思劳倦伤,脾虚化源不足,则精亏血少,心失所养,神不守舍。经期血下行,气血愈虚,神气外越,则神志恍惚,言语错乱,或悲伤欲哭.
   主要证候 经行出现心中懊悔,语言错乱,无故悲伤;或精神不振,倦怠懒言,心悸怔仲,失眠健忘,表情呆滞,面色少华。月经量少,色谈红。舌淡,苔白,脉细。
   辨证依据 行经时出现心中懊悔,精神恍惚,言语错乱,悲伤欲哭,精神不振,面白少华,表情呆滞,舌淡,苔白,脉细。”
   治法 养心血,安心神.
   方药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甘草、小麦、大枣)加百合,龙骨 酸枣仁。
   3.痰火上扰怔
   病因病机 情志郁结,肝脾损伤,肝郁化火,脾虚水湿不化,火性炎上,炼液成痰,痰火壅积胸膈,经期冲气上逆,痰火上扰清窍,致神明逆乱,情志异常.
   临床证候 经前失眠不寐,心烦不宁,渐至语无伦次,狂躁不安,甚或骂罢不避亲疏,不知羞耻,狂跃奔走呼叫,经行血净则渐愈。平时自觉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依据 平素心胸烦闷,大使燥结,咽干口苦;经行神志失常,狂躁不眠,经行血净渐愈。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清热化痰,清心开窍。
   方药 礞石滚痰丸(《景岳全书.古方八阵》礞石、大黄、黄芩、沉香)加竹茹、菖蒲、郁金.
   (多种疗法)
   1.效验方 女科天石牡蛎汤(《中医妇科验方选》):天竺黄、石决明、牡蛎、龙胆草、黄连、炒枣仁、炙远志、合欢皮、陈皮、厚朴、郁金、丹参。
   2.中成药
   礞石滚痰丸(《景岳全书。古方八阵》)。
   功效:清热化痰,清心开窍。
   适应证:痰火上扰型经行情志异常。
   3.食疗方
   (1)加味橘子仁粥(《百病饮食自疗》):橘子仁35g,地龙lOg.
   (2)鲜竹沥粥:鲜竹沥30g,地龙于l一2g,粳米lOOg。
   (中西医应急处理]
   患者在症状发作期内,可配合针灸治疗,选用三阴交、合谷。内关等穴位。并可选用以下西药。
    1.苯巴比妥0。03g,口服,每日2—3次;安定(地西泮)2。5—5mg口服,每晚工次。
   2.谷维素lO--~20mg,口服,每日3次。
   3.维生素Bc20—40rag,口服,每日3次.
   (预防及护理]
   对经行期情志异常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必须进行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思想情绪,进行解释安慰,同时将本病的生理、病理特点解释清楚,让其主动配合治疗,在发病期间适当休息,避免情绪紧张,注意饮食均衡,才能获得较好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
   1.治 愈 行经期烦躁易怒,悲伤啼哭等症状消失,观察3个月经周期,没有再发作。
   2.好 转 情志异常诸证减轻,但仍需治疗者。
   3.未 愈 经系统治疗,诸证如前。
   (现代研究报道}
   现代研究发现,临床上此症多见于平日精神紧张、急躁、忧郁和感觉过敏的妇女。并发现催乳素在本病的发病因素上起重要作用.如临床上用溴隐亭治疗经前紧张综合征时,发现血中催乳素显著下降,同时伴随全身症状减轻,说明血中催乳素过多,也是产生本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本症可能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比值升高有关。如临床上发现本症部分患者常有月经期缩短,无排卵周期,或黄体功能障碍等月经失调的现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