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的中医治疗思维与方法:张锡纯治鼻衄验方(仅四味药)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谢谢]

鼻衄

鼻衄是由肺热上蒸,逼血逆行,或燥气外袭所致,以鼻腔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

诊断依据

1、以鼻腔出血为主要症状。一般发病较急,出血严重者可致休克。

2、气候干燥、恼怒、饮酒、鼻部外伤等所致或诱发。

3、鼻腔检查有出血病灶。

4、应尽可能作引起鼻衄疾病的有关实验室检查。

余采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秘红丹加味治疗鼻衄,在排除器质性病变情况下,使用得当,确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处方:川军15克,肉桂3克,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5克。

病例

患者,女,23岁,未婚。近年来每到天气炎热时,感受热邪后即发生鼻衄,多发生在清晨睡醒后,出血量多,服止血剂无效,出血后自觉头晕乏力,喜冷饮。此次出血连续十余日不止,诊见面色无华,二便正常,舌红,苔微黄,脉滑数。

予上方二剂清热泻火,降逆止血,药后病愈。

本方取大黄“将军”之性,釜底抽薪,直折其火;取微量肉桂以引火归源;重用代赭石降逆止血,使上逆之血得以平降;妙在川牛膝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具有泄、归、降、行的功用,对肺胃热盛之鼻衄每能应手取效。

方中黄芩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尤善清上焦肺经之火。李时珍汇集了前人经验,提出了黄芩特长,说它擅治诸失血,历代医家著作中也多见论述。

方药:黄芩10克,丹皮6克,生白芍10克,炒白茅根30克,藕节10克。

功效:清热养阴,凉血止血。

主治:鼻衄(血热型)。

用法:凉水浸泡1小时后,水煎,两次取汁约400毫升,分两次温服。

说明:鼻衄原因虽多,但均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且不离火热之邪为患,无论实火还是虚火,均可损伤经脉血络导致衄血,临床主要以肺、肝、胃火最为常见,如《外科正宗》卷四有云:“鼻中出血,乃肺经火旺,迫血妄行,而从鼻窍出。”此之谓也。《济生方》言:“肺主乎气,血藏于肝……随气上逆,故为鼻衄。”

方中黄芩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尤善清上焦肺经之火。李时珍汇集了前人经验,提出了黄芩特长,说它擅治诸失血,历代医家著作中也多见论述。《本草经》中说它能“下血闭”,是指黄芩又有消除瘀血之功效。白芍苦酸微寒,酸能养血敛肝,苦能下火降肺气。清代医家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谓白芍能“泻肝火、安脾肺、固腠理、和血脉、敛逆气……治鼻衄”。丹皮善清血热而又活血,使血热清而不妄行,血流畅而不瘀,虚热实热均能清,与白芍相配,并调气血,对肝经郁热重之出血尤为适宜,合用和血行血,敛而不滞,凉而不遏,合古人之所谓“能止血者,瘀去而新血自安之意”。白茅根凉血止血,宣肺利尿而不伤阴,对肺火上升迫血妄行之鼻衄疗效很好,再配藕节收敛止血,全方清热养阴,凉血止血,虚实病症均可使用,或者以此方为基础加减运用。

辨证论治

1、分证论治

(1)肺经热盛

【证候】鼻衄点滴渗出,血色鲜红,伴鼻塞,咳嗽或有发热。舌质偏红,脉数。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15g,菊花10g,连翘30g,桔梗10g,薄荷9g,杏仁10g,丹皮15g,白茅根30g.

(2)胃火炽盛

【证候】鼻中出血量多,血色深红。身热、口渴、便秘。鼻腔黏膜充血。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泄胃火,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片30g(先煎),生地黄15g,丹皮15g,川芎9g,赤芍12g,生石膏30g,知母15g,牛膝15g.

(3)肝火上炎

【证候】鼻衄起于恼怒之后,头痛头晕,口苦咽干,胸胁苦满。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黄芩15g,栀子15g,车前子12g,当归12g,生地黄15g,柴胡9g,丹皮15g,生石膏30g,赤芍12g,甘草9g.

(4)阴虚火旺

【证候】鼻衄量少,口干咽燥,头晕眼花,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g,黄柏12g,生地黄15g,山药15g,山茱萸15g,丹皮15g,泽泻15g,白芍15g,旱莲草30g,藕节15g.

(5)脾不统血

【证候】鼻衄量少,面白肢冷,大便溏薄,鼻黏膜色淡。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白术15g,黄芪20g,党参15g,当归12g,木香10g,莲子12g,侧柏叶12g,地榆15g,龙眼肉12g,炙甘草10g.

2、外治法

(1)用冷湿毛巾或冰袋敷于前额或颈部一侧。或用大蒜捣泥,敷于足底涌泉穴。

(2)加压按摩患者头部入前发际正中线1到2寸处。或将双足浸泡于温水内。

(3)用手指用力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或紧捏两侧鼻翼。

(4)用血余炭,马勃粉、三七粉、云南白药、血竭粉裹于棉片内,填塞于出血侧鼻孔。

(5)用凡士林纱条或明胶海绵行前鼻孔填塞;或可行后鼻孔填塞。

3、针灸疗法

(1)体针:取风池、迎香、合谷、内庭、太冲、足三里、太溪、照海,每次选2到3穴,随证虚实而使用补泻之法。

(2)耳针:取内鼻、肾上腺、神门,用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3)艾灸:艾柱灸大椎、哑门;或灸囟会、上星;或以艾卷温和灸风府。

4、单方验方

(1)茅根饮:白茅根花14朵,冰糖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饮用。

(2)大黄炭末:取大黄炭50g,研极细末,每次3g,每日4次口服。

(3)栀藕煎:栀子、藕节各50g,水煎2茶杯,4小时服1次,分2次口服。

(4)墨乳饮:墨汁、人乳、童便各等份,调匀,每服1小茶杯。其他疗法宜多饮清凉饮料,多食蔬菜水果,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燥热之品。还可用下列食疗方调理。

1、仙鹤草饮仙鹤草30g(或干品20g),白糖适量;将仙鹤草捣烂,加冷开水1小碗搅拌,榨取汁液,加入白糖,1次饮用,每日2到3次。

2、三七蒸蛋三七末3g,藕汁1小杯,鸡蛋1枚,陈酒半小杯,将蛋打开,与三七末、藕汁、陈酒和匀,隔水炖熟食,每日1到2次。

3、荠菜汤荠菜30g,烧汤饮用。

预防与护理

1、注意锻炼身体,预防感邪。

2、保持心情舒畅,不可思虑过度,尤忌暴怒愤郁。

3、积极治疗可引起鼻衄的鼻病或全身疾病。

4、戒除经常用力擤鼻或挖鼻的习惯。

傅某,男,56岁。

1941年初冬,患者因事大怒之后,左鼻衄血不止已6天,如塞住鼻孔,则血从口腔流出。初诊时,见其时以井水湿透的毛巾冷敷头顶,片刻即热气腾腾,当毛巾由冷转热时,又换上冷的,如此不断地冷敷,虽可稍杀其势,但终不能止血。患者体素肥胖,血压偏高,症见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声高气粗,脉弦而数。投以龙胆泻肝汤方加减。

龙胆草10g,生栀子10g,黄芩10g,黄连10g,生地15g,白芍10g,泽泻10g,木通5g,车前子15g,生甘草5g,川牛膝10g。

仅服l剂,鼻衄即止,继进4剂而痊愈。此后,又遇一刘姓患者左鼻衄血不止,病情与傅姓患者如出一辙,亦用上方治愈,堪称巧合。

龙胆泻肝汤

别名:泻肝汤、龙胆泻肝丸。

药物组成:龙胆(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火盛之胁痛,口苦目赤,耳肿耳聋;肝胆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尿血,带下等。

备注:泻肝汤(《类证治裁》卷四)。本方改为丸剂,名“龙胆泻肝丸”(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来源:《医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一般来说,鼻衄为肺火灼伤阳络所致,法当清肺凉血以止血。但这是就肺脏自病的鼻衄而言,若从他脏病影响及肺的鼻衄来说则不然。本案因大怒后左鼻衄血不止,头顶如火熏,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声高气粗,脉弦而数,显属肝经实火上刑肺金所致。这可从其左鼻衄血不止(肝气从左升)、头顶如火熏(肝之经脉上颠顶)、目赤(肝开窍于目)、易怒(肝为刚脏而主怒)、脉弦数(肝脉弦)等症上很清楚地看出来。因此,采用龙胆泻肝汤方加减获得速效。这是我在青年时期的一例颇为得手的治验。当时我在清江县樟树镇行医,患者在吉安市经商,由于他是我家亲友,过去曾有多次患病都是我治愈的。此次患病,虽经当地中西医治疗,但无明显效果,因而专电请我出诊。初诊时,病家详告病情和治疗经过。曾请某著名西医诊治,用过多种止血剂注射口服均未能止血。中医曾按肺火灼伤阳络,用过清肺凉血止血药亦无效。并有一位著名中医在清肺凉血止血方中加入羚羊角以凉肝息风亦不应。当时我根据上述具体病情,认为是肝经实火上冲,而非肝经风阳上鼓(上述那位著名中医曾学过西医,当时可能着眼于患者身体肥胖,血压偏高,而高血压病多属肝经风阳上亢,故主张采用咸寒入血的羚羊角凉肝以平息上鼓之风阳而降血压)。如其病属肝经风阳上鼓,必见眩晕之症,今患者并不眩晕,而但见一派肝经实火上冲之象,自非肝风,而是肝火无疑。羚羊角虽属咸寒凉血之品,但比较长于息肝风,而不足以泻肝火,故无效。必须采用苦寒入肝的龙胆草等泻其肝经之实火,才能奏功。因此,方用龙胆泻肝汤去柴胡之升阳和当归之温血,加白芍之酸寒以平肝柔木和黄连之苦寒以泻心火(取“实则泻其子”之义),更加川牛膝之下行,以使上冲之肝火速降,由于理法方药对路,所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这里还须指出的是,当时我从患者左鼻衄血不止联系到中医所谓“肝气从左升”的理论,经采用龙胆泻肝汤取得显著疗效,并一而再地(由吉安市返回樟树镇后,又有一体素肥胖,血压偏高的刘姓患者,左鼻衄血不止与傅姓患者完全一致,亦用上方治愈)得到验证,从此更加增强了对中医理论的信心,深信中医理论是临床经验结晶,但也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获得深刻的认识。中医所谓“肝气从左升”等气化理论,向为西医所诟病,我初学中医时,由于同时粗略地学了一点西医的解剖生理,尽管中医所谓“肝气从左升”是指气化理论,非指解剖部位,但仍迷惑不解,经过这两次的实践检验后,才深信不疑。

鼻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轻者仅涕中带血迹,重者可因出血过多引起休克而危及生命。

超灵的民间偏方为您收集民间治疗鼻出血中药偏方大全,如下:
羚羊止衄汤
【组成】羚羊角粉、生石决明、珍珠母、钩藤、白蒺藜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肝阳上亢之鼻衄。
【来源】上海老中医朱宗云验方。
益气养血方
【组成】大红参6克,黄芪15克,白术9克,白芍12克,当归9克,生地炭12克,荆芥炭9克,茯神9克,远志肉6克,阿胶9克(另烊),龙眼肉9克,广木香6克,黑姜6克,大枣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益心脾。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鼻衄。
【来源】四川李斯炽教授验方。
清热止衄汤
【组成】银柴胡5克,炙鳖甲24克(先煎),阿胶珠9克,青蒿9克,白芍9克,大生地15克,侧柏炭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仙鹤草12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肺胃虚热之鼻衄。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章次公验方。
凉血止衄汤
【组成】野荠菜30克,白茅根20克,水牛角20克(先煎),生地黄15克,藕节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肺胃蕴热、逼血妄行之鼻衄。
【来源】江西瑞金县老中医陈验方。
清肺调血汤
【组成】生石膏20克(先煎),肥知母、黄芩、菊花、侧柏叶、藕节炭、当归、仙鹤草、焦山楂各10克,白芍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泻肺热,凉血止血。
【主治】肺热鼻衄。
【来源】全国著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验方。
滋阴解热止衄汤
【组成】生地12克,玄参12克,白茅根12克,炒白芍9克,炒栀仁6克,生牡蛎24克(先煎),生龟板12克(先煎),陈皮2.4克,生甘草6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用于鼻衄。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许寿仁验方。
清泻止衄汤
【组成】大黄、芒硝(冲服)各20克,厚朴、枳实各10克,栀子炭30克,生石膏25克,玄参、白茅根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用于鼻衄。服上方3剂随加减而愈。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伍开裕老中医验方。

001止衄立效汤治鼻衄

【方剂】生地24克,生白芍15克,柏叶炭18克,犀角(另煎),仙鹤草各9克,川军炭、甘草各6克,辽沙参、藕节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肝凉血,用治鼻衄。

加减:肺热者,可加黄芩10克,玄参18克,白茅根24克;虚甚者,可加西洋参9克。

【验证】张某,男,46岁,患有高血压。于前1日突然鼻孔大量出血,经填塞等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眩晕不能坐立,视物昏花,出血不止,脉大而数。拟上方2付,服后鼻衄立止。

002|吴茱萸治鼻衄

【方剂】吴茱萸50克,食醋适量。

【用法】将上药研末,炒热,调食醋做成饼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24小时换药1次。

【功效】用治气火上浮,上热下寒型鼻衄。

【验证】安某,女,36岁。鼻衄反复发作,服药无效。按上方用吴茱萸末调食醋外敷双足心,24小时换药1次。连敷4次,鼻衄即止。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003大黄片治鼻血

【方剂】生大黄片45克,熟石灰240克。

【用法】将上药入铁锅同炒,以熟石灰变成桃花红色为度。剔出大黄片,将熟石灰研成细末(称为桃花散),贮于瓶内。同时取消毒棉球饱蘸桃花散塞于患部出血区,每日1~2次。

【主治】鼻衄。

【验证】采用此方治疗鼻出血54例,其中痊愈48例(1年以上未复发者),治愈率为888%;显效4例(复发次数、出血量明显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再使用桃花散则血止者),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用药最少者2次,最多者6次,一般外用1-2次鼻即止

004荷叶藕节炭治鼻衄

【方剂】荷叶炭、藕节炭、生地、黑山栀、黄芩炭、菊花、侧柏炭、白芍、牛膝炭各9克,茅根30克,连翘15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用治偏血热者鼻衄,症见鼻腔出血鲜红,出气热脉大数,苔薄黄

【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21例,其中治愈14例,显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005竹茹石膏汤治鼻衄

【方剂】生石膏30克,淡竹茹1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治鼻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验证】赵某,女,39岁。周身皮肤呈现出血点1年,鼻、齿10个月。头痛、口渴引饮,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洪大而数。血小板计数38×10°/升。诊为鼻衄。上方煎服3剂,衄血即止,头痛已愈,口渴舌减轻,出血点减少,脉已缓和,效不更方,续服5剂。追访到今未见复发。

006清炎二妙汤治鼻衄

【方剂】生地35克,麦冬20克

【用法】清水煎服,每日3次,4小时1次。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治鼻衄。

【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8例,其中治愈12例,好转5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4.4%

007育阴止衄汤治鼻衄

【方剂】仙鹤草、血余炭、白芍、当归头、旱莲草、藕节各10克,南沙参、北沙参各6克,干地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益肾养血,滋阴止衄。用治鼻衄(阴虚型),症见鼻衄日久,继续发生,常伴有头眩耳鸣,目昏心悸,体疲乏力,鼻燥咽干,脉多细数,舌淡少苔。

【验证】用此方治疗47例,用药2-5天,治愈32例,显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

鼻出血,即中医学中的鼻衄,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鼻部的疾病引起,也可能由其他疾病所致。通常,鼻出血都是一侧鼻子出血,少数情况下有两侧鼻子同时出血的状况。

↓《方1.》↓

蒜韭生地黄方

【配方】大蒜5个,生地黄15克,韭菜根适量。

【用法】前2味捣如泥。韭菜根捣取汁半小杯,加开水适量。将药泥摊在青布上,做1个约铜钱大、厚1分许的蒜泥饼,左鼻孔出血贴右足心,右鼻孔出血贴左足心,两鼻孔都出血,两足心均贴之,同时服用已稀释好之韭菜根汁。

【功效】辅助治疗鼻出血。

【来源】民间验方

↓《方2.》↓

#N/A

↓《方3.》↓

旱莲草猪肝汤

【配方】旱莲草60克,猪肝2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数剂。

【功效】本方滋补肾阴、清热止血,辅助治疗鼻出血,兼见头晕耳鸣、鼻中干燥灼热、腰膝酸软等症。

【来源】民间验方

↓《方4.》↓

育阴止衄汤治鼻衄

【方剂】仙鹤草、血余炭、白芍、当归头、旱莲草、藕节各10克,南沙参、北沙参各6克,干地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益肾养血,滋阴止衄。用治鼻衄(阴虚型),症见鼻衄日久,继续发生,常伴有头眩耳鸣,目昏心悸,体疲乏力,鼻燥咽干,脉多细数,舌淡少苔。

【验证】用此方治疗47例,用药2-5天,治愈32例,显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

↓《方5.》↓

清炎二妙汤治鼻衄

【方剂】生地35克,麦冬20克

【用法】清水煎服,每日3次,4小时1次。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治鼻衄。

【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8例,其中治愈12例,好转5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4.4%

↓《方6.》↓

茅根车前茶

【配方】绿茶1克,鲜白茅根50~-100克(干品减半),鲜车前草150克。

【用法】后2味药加水300毫升,煮沸10分钟,加入绿茶,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辅助治疗鼻出血。

【来源】民间验方。

↓《方7.》↓

栀子饮

【组成】鲜栀子100g

【制用法】将鲜栀子加水2茶杯,浓煎1茶杯,分数次服。

【功效】火热上炎所致之鼻衄。

【出处】《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

↓《方8.》↓

安血饮

【组成】白茅根20g,藕节炭20g,龙骨20g,牡蛎20g,生三七粉5g,白及粉10g,生大黄9g

【制用法】三七粉、白及粉各分两次冲服,余药加水煎煮两次,将药汁混匀,分为1日两次饮服。

【功效】顽固性鼻出血。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实时收录肺炎疫情高价值论文

为你播报最新权威学术进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