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鱼缸里的鱼,大多已经患上了“抑郁症”
曾经听说鱼类只有七秒的记忆,国外也有'3 second memory fish’的说法。那么鱼类的记忆,究竟有多久呢?
早在1965年,来自美国的科学家们就对金鱼的记忆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首先从鱼缸的一端发射出一道亮光,紧接着在这一端对金鱼进行电击刺激。
如此反复训练多次,很快,金鱼就记住了“光—电击”这个刺激循环。当再次有光射出时,金鱼就会迅速逃离到鱼缸的另一边。研究人员发现金鱼可以在长达1个月里记住“光—躲避”的行为模式。
所以说,鱼类只有几秒记忆的说法不攻自破。
根据现在的研究,鱼类神经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甚至,长时间养在鱼缸里的鱼,还会患上抑郁症。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这些带鳃的朋友的确会抑郁,而且有一些科学家认为鱼是很有前途的研发抗抑郁剂的动物模型。新的研究彻底改变了科学家对鱼的认知的理解,这建立起了一个实例。
科学家通过一种“新鱼缸实验”,他可以有效地测试抗抑郁药物的有效性。在实验中,一条斑马鱼会被放入新鱼缸中,如果在五分钟后它仍在鱼缸低处活动,这就表明,此时的它是抑郁的。按照它们探索新环境的通常习性,如果它向水面游动,则没有抑郁。
科学家说,抑郁的严重性可以用鱼在水面与在底部游动的时间长短相比较来衡量。当然,所有这一切,也有人表示怀疑,一条带条纹的小鱼怎么会和自己有相同的经历?“抑郁”这个词合适吗?尽管科学家使用如老鼠之类的动物来研究情绪问题已有数十年,但这些模型与人类感受的相关性最多也只是一种粗略的估计。
哈佛医学院抑郁、焦虑与压力研究中心主任迪亚哥·A·俾萨格里(Diego A. Pizzagalli)认为,一个显然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问动物它们有什么感觉。”尽管研究人员能找到对应的血清素和多巴胺波动,但鱼类或鼠类都无法“完整涵盖我们所知的抑郁的范围”。
关于“焦虑”和“抑郁”哪个术语更加适合这个问题,鱼类研究界有着激烈的讨论。
但在过去十年中,科学家们非常确信的是,他们可以看到鱼缸里的斑马鱼如何对一切事物逐渐丧失兴趣:食物、玩具、探索——就和临床抑郁的人一样。
“你看得出来,”一位深度研究鱼类感知行为的生物学家库伦·布朗(Culum Brown)说,“抑郁的人是自闭的,鱼类也是。”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鱼类智力和偏好的渔业和生物学教授维多利亚·布赖斯韦特(Victoria Braithwaite)认为,缺少刺激可能是触发大多数家养鱼类抑郁的原因。
不断有研究表明,鱼类的表现与对水生动物的刻板印象不同:一些鱼类会使用工具,还有一些能够分辨面孔。
鱼类生性好奇,会探寻新的事物。换句话说,你家的金鱼可能会感到无聊。为了防止你家的鱼更加沮丧,你可以在鱼缸内放置新的物品,或对物品的位置进行变动,来激发鱼宝宝的好奇心。
根据一项实验所显示的,如果将鱼养在丰富复杂的物理环境中,也就是有很多可以咬的植物和可以在其中穿游的笼子,可以减轻鱼的压力,促进其大脑发育。小鱼缸的问题不光是缺乏供鱼探索的空间,通常也无法保证稳定的水质,氧气可能会不足。
如果你想养一只心理健康的鱼,你需要选购一只约1.8米、的精心构造了景观的鱼缸,可以用一个“有许多植物和物品鱼缸”来养,只有这样,你的鱼才会看起来健康而有活力。鱼缸里新的绿叶是鱼宝宝最喜欢和渴望的丰富环境。
所以,别再低估鱼类的智商和思维,神可以识别各自的鱼群伙伴,社会威望,甚至相关的“鱼际关系”,我们有必要重视起来,加强对这种生物的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