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沐希:云雨青山,明月与共
云雨青山,明月与共
爷爷奶奶,听闻你们对爸爸建议的分餐制不甚满意。经过这次疫情,我对公共卫生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希望将它与你们分享。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唐金陵这样定义公卫:“公共卫生因人类的痛苦而诞生,为所有人的健康而立命,在社会危难时壮大。”这是公卫最简明的历史,公共卫生专注于不仅是疾病更是全民体格与精神的健强,是立足于科学依据的一项群体使命。它骨子里含着利他主义的精神,从来不是单纯的医学问题。黄帝内经有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这项沿着中国文脉温热流淌于中国人心中的宏伟价值观,托举起中国公卫荫庇生民的葳蕤巨树。疫情中展现的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它惊艳了八方的本质,并不局限于完善的“隔绝”,而是根植于仁慈与同理心的“相联”。
老子在《道德经》中感喟曰:“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长生。”维系大局观上“天地”生生不息的要义,在乎个体胸怀中宽广天地的构筑与铺展。
早在15世纪,一场侵袭了欧洲的黑死病至今仍在人类史上刻着深痛的余痕。笛福在《瘟疫年纪事》中剜心刻骨的切切哀恸,使他从深思中警示众人:“瘟疫的最大帮凶是人类的软弱。”此处的软弱,可以外化为人性的三个弱点:自私,贪婪,怯懦。而在今年凛然落雪的冬季,我们亲眼见证:中国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我们遥望许多平凡而温柔的背影,触手不可及,却殷殷共享着属于无私的那份温度,凭之破开严寒,得以催生盛春般的绚烂。如漫山的荼蘼,如寂夜的烟火,盛景的荣光离不开每一粒细种的耕耘,每一瞬微光的凝聚。片面的固守往往并不能带来长久的魇足,而暂时的牺牲与改变也许并不意味着失去,却指向凌于众生的明智和敢于超乎寻常的勇气,那必能守见迷霭之后云开月明的勇气。
圆桌自古是中华“和”文化的形式之一,象征人与人距离的平等与亲昵。当我们贪恋于蒸腾的融融之乐时,是否又该顺应于公卫要求与科学理论,而为“距离”重新下一个大气又温情的定义呢?
“别后能相思,何嗟异封壤。”这是地理距离带来绝对阻断的年代,两颗相依的心灵对于彼此坚守的信念。英国心理学家布洛曾呼吁人们重新审视彼此的距离,拉近它的方法不在于空间,而在于创造相似和制造理解。情感的表达带来灵魂的相逢,这相逢,足以跨越山川,空间,时间,甚至生死,又何惧一蔬一饭,一双公筷的距离?当我们为善意和关怀留下舒适的空间,心与心的相映,便如暮色中相照的火焰,看似遥远,实则让温暖慷慨地蔓延。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样的同理心与凝聚大爱的人文关怀,深蕴于我们内心,却从未成为镣铐,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真理的洗涤,在一次次的群众危难和国家建设中,显现着其岿然而丰富的样貌。分餐而食,作为其在细枝末节的日常里的一角,是我们理应践行亦无需忧思的。
唯愿此后依然,并肩风雨,心向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