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券研究】专项债券偏爱的医疗卫生领域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碎片化等问题依然突出。
2016-2020年,全国财政卫生健康支出年均增长7.5%。成功抵抗疫情后,下大力气补短板是共识,相关的财政投入力度也在加大。医疗卫生领域的项目,因公益性强、偿债现金流可靠稳定等特点,在专项债市场颇受欢迎。

01

医疗卫生体系现状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2019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07545个,比上年增加10112个。其中:医院3435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5439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5924个。

2019年末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30张(《“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设定的到2020年目标是6张);各地区差异显著,2018年全国该数据为6.03张,同期郑州9.69,武汉8.6,北京5.73,深圳为3.65。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仍显不足,尤其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是困扰着社会的民生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卫生总费用总额为65841.39亿元,同比增长11.37%,其中政府卫生支出占比27.36%,社会卫生支出占44.27%,个人卫生支出占比28.36%。2019年全国人均卫生费用为4702.79元,同比增速10.99%,占GDP百分比为6.64%。
注:
1、卫生总费用: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为开展卫生服务活动从全社会筹集的卫生资源的货币总额,按来源法核算。它反映一定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和居民个人对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费用负担水平,以及卫生筹资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合理性。
2、政府卫生支出:指各级政府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补助、卫生和医疗保障行政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等各项事业的经费。
3、社会卫生支出:指政府支出外的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社会医疗保障支出、商业健康保险费、社会办医支出、社会捐赠援助、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
4、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指城乡居民在接受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时的现金支付,包括享受各种医疗保险制度的居民就医时自付的费用。可分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反映城乡居民医疗卫生费用的负担程度。
5、人均卫生费用:即某年卫生总费用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6、卫生总费用与GDP之比:指某年卫生总费用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国家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及政府和全社会对卫生事业、居民健康的重视程度。

受2020年新冠肺炎影响,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等领域的“短板”和财政专项投入的缺位。所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成为“十四五”医疗卫生事业的“关键词”。
在国家整体层面统一部署要求之下,各省市“十四五”规划也提出未来5年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色和着力点。其中“建设”字样多次出现,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短板必须着重解决;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区域医学中心和医疗中心建设也成为多地发展目标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是公共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尤其是2020年以来支持力度增加明显。泓创智胜依据公开市场信息统计,2018-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项目发行额分别为155.6亿元、442.9亿元和3091.25亿元,2020年全国专项债发行额同比增长5.97倍。

02

医疗卫生类专项债券谋划要点

1、主要谋划方向

从医疗资源现状和政策导向来看,从重“量”转向求“质”。
依据建设内容将医疗卫生领域专项债券项目大致分类如上图,总量不再是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未来支持发展的方向是区域均衡布局,如支持县、镇一级补充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同时,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研究能力、医疗综合服务能力的打造、提升也是重点方向。
2、项目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关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设置参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及《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建设标准及相关规定:“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原则上保持现有编制床位数不变。确实需要增加床位的,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统筹考虑,新增床位全部用于中医临床科室。建设项目所在地区范围内中医医院的总床位数与区域内人口总数之比原则上不得超过每千人口0.27张床的标准。

3、医疗卫生项目收入及成本分析
1)成本数据

根据《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医疗机构的总费用总支出占总收入比重为97.31%,其中医疗业务成本占总收入的78.59%、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35.60%。按地区分,中部地总费用总支出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业务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人员经费占总支出比重高于中东部地区。

注: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业务成本主要包括人员经费、耗用药品及卫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提取医疗风险基金(以医疗收入为基数,以0.1%--0.3%为比例按年提取)和其他费用等。

一直以来,公立医院的经营状况堪忧,根据国家卫健委2020年发布的《关于2018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显示,2018年有22.65%的三级公立医院收支结余为负数;2021年发布的《关于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显示,2019年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率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亏损率同比减少4.77个百分点,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同比增加0.49个百分点。

(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国卫办医函〔2021〕135号)
2)收入数据
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包括医疗收入(挂号收入、床位收入、检验收入、诊疗收入、手术收入、卫生材料及药品收入、护理收入等)、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等。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数据显示:
2020年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5.4亿人次(不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数据),同比提高1.1%,环比提高5.1%。其中:公立医院同比降低0.1%,环比提高4.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比提高2.7%,环比提高6.7%
2020年1-11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373.6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上涨13.1%,按可比价格上涨9.8%;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35.0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上涨14.5%,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11.2%。

2020年1-11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14815.7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上涨12.2%,按可比价格上涨8.9%;二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6750.7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上涨9.3%,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6.1%。

03

医疗卫生领域专项债案例

贺州市八步区人民医院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0 亩,设置病床 200 张,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1幢门诊综合楼、1幢住院综合楼、保障用房、1幢院内生活用房,并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双回路供电系统。
资金来源:总投资12,000万元。不含专项债券的项目资本金6,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占比50%;专项债券资金6,000万元,占比50%。
预期收益:项目专项债券存续期内预期实现总收入114718.89万元,收入全部来源于医疗收入72510.9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92.88万元、财政补助收入40615.09万元(所有收入均参考贺州市同地区同类型医院2019年实际收入为基数进行测算);专项债券存续期内预期总成本73678.86万元,包括人员经费32258.35万元、卫生材料费12960.24万元、药品费22082.04万元、其他费用6378.23万元;项目预期总收益41040.03万元。

发行情况:

04

结语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补助政策,有利于鼓励医院通过自身服务实现收支平衡,对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医疗服务实行低价或按成本定价政策,以体现医疗服务的公共福利性质,医院由此造成的减收由财政补助。根据泓创智胜近年来做过的医疗卫生类专项债项目以及各地区已发行的医疗卫生类专项债项目发现,医疗卫生类项目成本占比基本在80%以上。“十四五”提出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专项债作为地方政府唯一合法的融资渠道,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及其撬动作用将继续加强,各级机构应立足实际需求,积极谋划。

数据来源 | 中国债券信息网、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