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产业链全景解析
查行业数据,就用行行查
互联网IDC(InternetDataCenter)简称IDC,作为数据存储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是大数据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承载云计算与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载体。
IDC的基础服务包括主机托管(机位、机架、机柜、机房出租)和管理服务(系统配置、数据备份、故障排除服务等),在此基础上提供安全防护(防火墙防护、入侵检测等)和增值服务(负载均衡、智能DNS、流量监控等)。
IDC是通信网络中的核心地带,数据时代的受益于全球云计算产业发展及通信网络的更迭。
根据IDC圈预测,2023年全球数据总规模将超过101ZB,我国数据流量的增速将领先于全球增速。2019年我国IDC市场规模达到1562.5亿元,同比增长27.2%,预计2022年,总规模将达到320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7%。
IDC产业链上游包括IDC机房建设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包括土地房屋、电力电源设备、网络、IT设备、制冷设备、监控设备等。
中游是IDC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数据中心产业建设的主力军,对上游的资源进行整合,提供稳定高效的IDC服务和整体结局方案。
IDC行业的下游的客户包括互联网公司、政府企业、云计算厂商等,客户可以直接付费获得相关服务,也可以自己购买服务器,通过租赁机柜的方式获得相关服务。
资料来源:西南证券
上游:IDC机房建设基础设施
IDC的建设周期一般是2-3年,并且受到传统模式中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地皮审批、能源指标申请、机房设计规划建设、电力和网络的接入等。
无论是从全球IDC的市场规模还是机房面积看,都呈现线性增长的态势,与数据的指数级爆发式增长差距逐渐拉大。
IDC选址具备七大要求,按重要性排序为自然地理条件、配套设施、周边环境、成本因素、政策环境、高科技人才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简单来说需要考虑靠近客户(需求大、网络延迟低)、靠近骨干网(网络延迟低)、地价低(决定固定成本)、电力成本低(决定可变成本)、自然条件好(可降低能耗)。
IDC机房系统: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5年互联网及云计算新增机柜需求60万台,传统企业新增机柜需求15万台。
IDC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出租机柜的租金,服务商在后续运维管理时的运营支出主要包括电费、折旧、带宽使用费、人工成本、房租(针对租赁机房模式的部分业务)、维护成本等,其中电费几乎占据了IDC服务商运营支出的30%-60%不等,其次是机房及设备的折旧摊销和带宽使用费。
中游:IDC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IDC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也属于资源密集型行业,前期高额建设投入与后期收益的错配考验IDC服务商的融资输血能力及融资结构安排。
根据资源不同和运营模式的不同,IDC服务商可以分为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IDC服务商和云服务商,IDC服务商在IDC机房租赁/销售以及提供云服务方面进行激烈竞争,同时在机房及带宽资源采购方面进行合作。
从全球的竞争格局来看,IDC市场服务商众多,但是市场集中度CR5近40%,第三方IDC服务商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Equinix为全球唯一份额超10%的IDC服务商,市场呈现出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
在中国企业竞争方面,中国的三家电信运营商具备明显的资源优势。
根据CAICT的数据,2019年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国内IDC市场的总份额达62.3%,其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中国IDC市场的份额分别为31%、19%、13%。
第三方IDC服务商能够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未来将朝着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并朝着云化的趋势演进。
当前民营IDC市场的竞争较为充分,根据机柜数测算,排名前七的公司为万国数据、秦淮数据、世纪互联、数据港、光环新网、宝信软件和奥飞数据。
根据服务提供方式的不同,IDC第三方服务商可被分为whole-sale型(如向阿里云提供服务的数据港,向字节跳动提供服务的秦淮数据)与零售型(典型如光环新网、宝信软件、科华恒盛等)。
第三方IDC服务商的盈利能力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商业模式、客户结构、数据中心选址、议价能力、运维能力等多方面关键运营因素的不同,而上架率、机柜租金、机柜成本只是上述特征不同对营业收入和成本带来的具体影响。
根据思博网络和IDC圈的数据显示,中小型IDC机房初期投资额约为10万元/机柜,而以光环新网上海嘉定绿色云计算基地二期为代表的大型IDC机房初期投资额高达20万元/机柜,此外数据港、鹏博士等新建数据中心项目投资额均上亿。
作为国内IDC服务商龙头企业,世纪互联和万国数据机柜上架率较为成熟稳定,均维持在70%左右的水平,远超于国内数据中心平均水平,稳定的机柜上架率将避免因客户调整续约安排或新客户导入不及时而导致机柜资源闲置,保证了机柜租金现金流的连续稳定。
民营IDC公司资本实力有限,融资成本也高于运营商,但其扩张诉求及态势迅猛,部署灵活,聚焦于一线城市及周边地区,盯市场高端需求,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及一系列增值服务,其网络中立性使得客户拥有较多选择。
在目前数据中心建设大型化、集约化的趋势下,无论是市场客户还是政策监管都对于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有更高的需求,无形中提高了IDC行业的门槛,同时对现有IDC服务商的资金实力、资源整合能力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服务商的IDC主要用来承载云服务,国外云服务商正在大规模自建大型/超大型IDC,国内云服务商未来3-5年将在北上广等核心城市周边大力建设云计算IDC,长远来看,将在偏远地区建设大型/超大型云计算IDC,建设的方式主要是与第三方IDC服务商合建。
下游:需要使用IDC服务的企业
IDC总体供应增长迅速,但仍存在结构性供需不平衡,一线和环一线数据中心的需求和单价更有保障,一线城市的能耗指标和用地指标具备稀缺性。
从全球来看,IDC需求主要集中在伦敦、新加坡、法兰克福、东京等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从美国来看,需求主要集中在北弗吉尼亚(华盛顿)、北加州(旧金山)、芝加哥、西雅图等主要城市,如弗吉尼亚是北美IDC最多的地区,该地电力充足并且电价很低,知名互联网公司基本都在弗吉尼亚布局IDC,全球每天约有70%的互联网流量经过。
我国IDC目前主要分布在北上广等一线核心城市,占比约为50%,由于一线核心城市IDC机房属于稀缺资源,未来3-5年仍然呈供不应求状态。
而通常说的骨干网指的是中国电信宽带互联网ChinaNet,即中国公用Internet骨干网,在骨干网层面分为核心层、汇接层和接入层三层,北京、上海、广州为核心层的三大超级核心节点,接入骨干网的跳数越少网络质量越好,最好方式为多线BGP直连骨干网核心节点;从人才角度看,优秀的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
从客户结构来看,IDC行业目前主要的客户是互联网公司和云服务公司。
现阶段我国数据中心下游客户主要由政企、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等组成,其中云计算公司占比37%为最高;非云计算自建IDC的互联网公司占比25%次之,同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需求也较为旺盛,CR4占有率超过90%。
云计算厂商主要通过虚拟化实体资源为客户提供灵活的资源分配和调度而获取收入,而其他企业通过部署托管自己的服务器集群为自己业务进行服务。
随着传统通信网络架构向着“云-管-端”架构迁移,互联网公司的资本开始已成为通信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国内互联网公司将继续加大在云计算的资本支出以抢占ToB端市场,在带动IDC市场同时间接带动运营商在城域网的扩容建设。
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布预测,到202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人民币,对于IDC等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将加大。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