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六次大改道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公里。黄河在中游流经53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容易侵蚀。又因中游地区雨量集中,自然植被的破坏,因此,在这一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每年输送到中下游的泥沙就有16亿吨,其中大约有12亿吨输送入海,4亿吨沉积在河床上,日积月累,使河床抬高,成为“悬河”。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高出地面5到8米,最高处达10米。

悬河

因此,洪水来时对下游威胁较大。1949年之前,竟使黄河长期发生长期的决口和改道。据粗略统计,1949年以前三四千年内,黄河下游的决口泛滥达一千五、六百次之多,平均3年2次决口,重要的改道26次,大改道6次。

黄河与长江

洪水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苏皖,包括今天的黄淮海平原,纵横25万平方公里。因此历史上黄河曾以“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名闻于世。

黄河改道的规律

黄河上中游也偶有改道,不过次数少,而改道最多的算是下游。

黄河中下游的乾坤湾

下游改道的范围从孟津开始。自孟津东至南岸荥阳北岸武胜间,河身北岸虽已出山,但南岸还未出山,所以只有小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25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由最近山西垣曲县商城遗址南城墙被黄河水所冲的事实,当可证明古黄河在孟津城以北。

而今黄河南距孟津城仅5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已南移约20里;不过黄河河身有移动,但方向始终是自西向东。自武涉、荥阳以下,两岸俱已出山,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改变方向,有大规模的改道。这里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折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太行山北麓,南至豫西山麓与淮河。

孟津北面的黄河,卫星图中可见小浪底水库强大的调蓄能力

黄河下游较大改道的次数,一般历史书上都说是6次,实际历史上大小改道不计其数。6次改道(黄河六徒)之说只是源于清朝康熙时胡渭所著《禹贡锥指》一书的说法。胡渭在提倡五大徙之说,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再加上一徙,就称为“六大徙”。

黄河的大改道


黄河六次大改道

第一次大改道之前的河道,从前把它称为“禹河故道”,以为是大禹治水时疏导而成的河道。这是春秋战国时人们所记过的一条古河道,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的一条河道。自今武陟东北流经河南北部,折北穿过河北中部,折东入海。

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自今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循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这条河道稳定了约470年。到汉武帝以后后,又经常闹决口,尤其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30年到公元70年)的百年之间,黄河决口改道决口,整治无用,后来封建统治者干脆不管,任其横流。

春秋时期的黄河中游的水大概就这么清澈

第二次大改道,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主流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又60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在水利工程师王景规划主持下,才把河决流,疏导成为固定的河道,百年河患至是方息,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第三次改道,是在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今濮阳东决口,北流循今卫河入海。王景固定河道后,自今濮阳以西别故道,往东行,经流今黄河以北,至利津入海。东汉大河稳定了700多年,到宋朝又是屡决屡塞,于是至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濮阳东。

第四次改道,在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决口于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第三次改道后12年,又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出一股,东北循马颊河入海。自北宋亡数十年,黄河主流有时行东股,有时行北股,有时二股并行,还有决徙在二股以外。北宋既亡,华北平原在女真落后民族统治之下,黄河局势陷入大混乱。黄河下游游塞,决口日渐向西发展,决流散漫无归,往往同时存在着好几条河道,彼此互为主流。经过60余年之久,至章宗明昌五年,河决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其十分之二、三的水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其十分之七、八的水由南清河(泗水)入淮,这就是第四次改道。

第五次改道,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刘大夏筑太行堤以断北流,全河入淮。第四次改道后20年左右,河道又不经梁山泊,主流自延津东南又溢入徙骇河。由此可见,所调第三、第四两次大徙,绝不可和第一、第二两次相提并论,第三、四次大徙,实际上都没有出现一个稳定的局面。

第六次改道,是1855年(清咸丰五年)。在铜瓦厢(今河南兰考县东坝头村西)决口。第五次大改道后,入淮之道,仍分为数股,主流时时变更,又六十多年,至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潘季训治河功成,才出现了一条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大致即现在淤黄河。这段时间,黄河大决大徙不下数十次,总算每次都被堵塞住了决口,引归故道。1855年铜瓦厢决口,那时清政府正忙于镇压太平军,无力堵塞,于是形成第六次改道。

黄河改道带来的改变

后来由于黄河河道长期固定,日久泥沙大量堆积,河床淤高极速。所以明代后期黄河下游大部分河段已成为“悬河”。一次洪水就很容易在薄弱处溃堤而出。据清初记载,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河南境内河身宽4-10里,到山东至江苏境内仅0.5一2里,徐州境内更窄。洪水由宽入窄,形成雍水,所以在明代后期决口最多的地方是徐州以上至山东曹县的一段,常表现为黄河入运口在鱼台至徐州之间南北摆动,有时甚至分为十余股决入运河及昭阳湖,运河屡屡遭阻。后经万历年间潘季训的治理,徐州以上才最后固定为今日废(淤)黄河。

现在的黄河

清末以来河患仍连年不断。20世纪内有二次较大决口:一是1933年遇到特大洪水,黄河下游从温县至长垣200多公里内决口52处,造成极大灾难。

河南洪水肆虐后的河南郾城

二是是1938年国民党炸开花园口大堤,妄图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结果使黄河向东南泛滥于贾鲁河、颖河和涡河之间,受灾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

黄泛区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的影响。黄河历史上经常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每次决口后洪水泛滥都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洪水过后,在平原上沉积大量的泥沙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它扰乱了自然水系,填平了原来的湖泊,淤浅了天然的河流,宜泄不畅之处又将原来洼地变成湖泊。在平地上留下大片沙地,沙丘和岗地、洼地,这样把原先农业生产很发达的地区,竟变成旱、涝、沙、碱的常灾区。

洪水和泥沙吞没了农田和城镇,留下了大片碱地沙荒。如西汉武帝时黄河决口,洪水泛滥所及达16个郡,相当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等广大地区,历时20余年,“城郭坯沮,积飘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令孤寡后所依,老弱无所归”。

黄河每次决口不仅给下游人民带来水灾,同时也带来严重的沙灾。黄河含沙量较高,战国时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人称“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唐宋以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俱增。清人陈潢指出:“平时之水,沙居其六,一入伏秋,沙居其八”每次决口后即将大量泥沙带出堤外,水退沙留,在地面上覆盖了大片深厚不一的沙土沉积物。

这些沉积物因沙质过粗,长时间排水不良,于是引起盐碱化,给农业带来很大的损害。此外,河流改道后,留下的枯河床和自然堤上沙质沉积物,经长期风力作用,形成许多沙丘,吞噬了大片农田、房屋,破坏了城市和交通道路,撩下了沙荒。

泥沙俱下

河南豫东的开封地区所属各县,在明清时代几乎全被黄河河决淹没过。其中以开封城破坏最为惨重。据文献记载,从元初至清末,开封城曾7次(元太宗六年、明洪武二十年,建文元年,永乐八年,天顺五年,崇祯十五年、道光二十一年)被河水淹没。灾情最重是崇桢十五年(公元1642年)一次。全城37.8万余人。幸存者仅8万余人,满城皆水,仅露钟鼓楼及相国寺顶、周王府紫金城。今开封城内明以前的建筑仅铁塔、繁台、延庆观3处。

宋代铁塔原在一座名为夷山的土山上,今连塔基都被埋入地下。元代建筑延庆观已一半被埋在地下。今开封城为道光二十三年后所筑。

开封铁塔

所以有人估计,宋代开封城地面可能被埋在今地下10米左右。

最后应该指出黄河灾害不已,固然有其自然原因,但最根本的还在于人为的影响。

历史上黄河改道决口古少今多,这是无可怀疑的。假如黄河自古以来就像近千年来一样为害,那么黄河流域就不可能成为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原来黄河成为害河,成为对华北人民的巨大威协,只是近千年的事情,千年以前黄河有时虽然不免要闹决溢,甚至改道,但基本上是安稳的,平静的,它灌溉了两岸亿万亩农田,它和它的支流有几千里的通航路线,它的利比害多。所谓“黄河自古为中国患”的说法是片面的。

黄河为什么近千年以来为中国患,两千年以前利多害少呢。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古今一样,黄河流域古今气候并无多大变化,既使有点变化,其影响也是很小的,可是黄河为害,泥沙量和洪水量是黄河河徙的两大自然因素,而产生泥沙与洪水的自然条件古代和近代都近似。但黄河河床里的泥沙量和洪水量却是古少今多、愈来愈多,这可不是自然本身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为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