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入选时间:2006年
遗产编号:1213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占地面积达924500平方公里,目前全世界30%以上的濒危野生大熊猫都生活在那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包括邛崃山和夹金山在内,共有七个自然保护区和九个风景区,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圈养大熊猫繁殖地和第三纪原始热带森林遗迹。除此之外,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也是小熊猫、雪豹及云豹等全球严重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还是世界上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生长着1000多个属种的5000到6000种植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简介:
大熊猫是一种食肉目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虽然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和胖嘟嘟的身体,但它同时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中,和它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在自然选择中成为强者,因顽强繁衍能力而生存至今,因此被称为地球上的“活化石”和中国的“国宝”。同时,大熊猫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和当今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战线的旗舰和标志。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至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等省的山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大熊猫专家认为,栖息地的整体保护将有助于改善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岛屿化”现象,扩大熊猫的基因库,这也将为今后大熊猫放归野外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为了对大熊猫的栖息地进行更好地保护,我国提出了建立“大熊猫生态走廊”工程。“大熊猫生态走廊”工程最早于1987年提出,主要指通过在一个个相对孤立的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种植箭竹林,将不同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以扩大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增加大熊猫的种群交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是地球历史与地质特征研究的典型区域,是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演化的典型区域,是自然景观和美学景观的集中区域,更是生物多样性与特有物种栖息地的全球性典型代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位于大渡河与岷山之间,涉及成都、雅安、阿坝、甘孜四个市(州)的十二个县。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大熊猫栖息地主要包括邛崃山系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和夹金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都知道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但是你知道我国第一只大熊猫也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是哪里吗?(本篇摄影/周剑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是四川的宝兴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现如今,宝兴县以及四川省境内的卧龙自然保护区等7处自然保护区和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等9处风景名胜区组成的大熊猫栖息地,在2006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是保护国际(CI)选定的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可以说是一个“活的博物馆”,这里有高等植物1万多种,还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独有的珍稀物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为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非常可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只正在沉思的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