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疫晚疫,产量克星”!马铃薯染病怎么办?教你巧辨识、妙防治

马铃薯喜欢凉爽气候,块茎上芽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2-16摄氏度,18-25摄氏度时发芽迅速。立春刚过,对于那些一年种植两季的省份,春天马铃薯已经开始准备种植了。有不少菜农朋友们反映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病害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效益,但是经验不足的菜农朋友对病虫害的辨识和相应的防治措施了解不深,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分享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几种病虫害。
一、早疫病
1.发病症状
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最常见病害之一,通常发生在马铃薯植株的逆境期,也就是缺肥、缺水及较高气温情况下。该病害多集中在叶片上,有时也会侵染块茎,当块茎发病后食用品质会降低,一般减产10%以上。当叶片发病时,会出现黑褐色的不规则形状病斑,之后随着病情的加重,颜色加重为黑色,病斑逐渐扩大连成一片。最终叶片大量枯死,全部植株变褐死亡。块茎感染时会出现暗褐色的圆形病斑,边缘边界线清晰分明。
马铃薯早疫病
2.发生条件
导致早疫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缺肥等营养物质。马铃薯早疫病属于真菌病害,每次天气寒冷时,病原菌都以分生孢子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通常都是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当叶片上有水珠或者天气比较湿润时,温度为25摄氏度,病原菌最宜生长,这时它就会侵入植株体内。另外,病菌最易感染老叶和地块瘠薄的植株,该病易发生和流行。
3.防治方法
上文中,我们提到病害主要是由于缺肥,所以为了防止早疫病的发生,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对症下药,进行合理的施肥补水工作。
①加强田间栽培管理。选用健壮的马铃薯品种,合理密植,栽培过程中注意马铃薯的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控制田间湿度不要过大,避免马铃薯在逆境情况下生长,提高自身的抗病性。马铃薯收获后要开展深耕灭茬工作或者种植之前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翌年病害侵染的可能性。
②化学药剂防治。马铃薯封垄后,进入稳定生长阶段后,我们可以用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施,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这样可以提前防治早疫病;当植株发病后,我们要及时喷施杀菌剂,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苯泌甲环唑、吡唑醚菊酯500倍液等试剂,7~10天喷1次。注意喷施时我们要换着试剂来施用,若只使用一种,病菌易产生抗性,反而起不到我们想要的杀菌效果。
二、晚疫病
1.发病症状
晚疫病与早疫病类似,都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两种病害问题,但是它的病症与早疫病有着明显的不同。通常,晚疫病会在马铃薯开花前后出现,且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块茎部位。当叶片染病时,叶尖和叶缘部位会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成圆形、半圆形的大病斑,颜色加深至暗绿色,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水渍状晕圈。当天气干燥时,病斑变为褐色,且叶片变脆,但天气潮湿时,病斑外缘有一圈白色霉状物,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湿腐变为黑色,病情持续一周左右就会导致马铃薯死亡。块茎染病后表面会产生淡褐色或灰紫色的不规则病斑,表面凹陷。
马铃薯晚疫病
2.发生条件
晚疫病同样也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尤其在阴雨季节十分严重。晚疫病的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的形式在种薯中越冬,翌年侵入植株。与早疫病类似,当叶片上有水珠或者天气潮湿时,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致病疫霉病菌极易侵染叶片造成危害,迅速传播。
3.防治方法
在病害还没有发生之前,我们可以使用每亩60克的3%丁子香酚、0.5%苦参碱水剂800液、1000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预防;在发病初期喷施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量控制在200-225克,喷施药物时要避开正午光照强烈的时间段,选在气温在10-20℃左右的时间段进行喷施,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喷施2~3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