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不争,不理,不解释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
提起杨绛先生,有人说,她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最美好的姿态。
对于物质名利,她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面对一生的黑暗曲折,她始终坚定内心,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有关外界的是非评判,她只回应一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而正是这样的不争,不理,不解释,才让她在诸多困扰中,始终专注自持,在安静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
01
不争,是一种智慧。
《蔡根谭》里写到:“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之人,并非不思进取,而是深谙善退之道。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皇上要选新太子,邬先生给四爷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
慢慢地,老爷子年纪大了,但这么大的家产,必须交给一个儿子来管。
可是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
这时,只有一个儿子,从来不去刻意求这把钥匙,只是默默地跟着老爷子干事。
争来争去,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会管理不好。
于是,老爷子将钥匙交给了那个踏实干活的儿子。
愚蠢的人,一味想争个高低,斗个输赢;
聪明的人,早已审时度势,低头做事。
电视剧《知否》中的明兰有一句经典台词:
“不如做个纯臣,何必无谓争执。”
正是由于她身上这份不争不抢的淡然和通透,她被一家之主的老太太独宠,
谦恭有识的齐衡和深明大义的顾廷烨都为她倾心,
她也最终成为整个家族的顶梁柱。
不争,不代表不如别人,它是一种智慧,更是一个人的气度。
唯有不争,方能自有一片天地。
02
不理,是一种境界。
哲学家尼采曾说: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我们在面对他人无谓的挑衅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理会。
杨绛在散文《控诉大会》中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在数百人的大礼堂,杨绛突然遭到一位女学生的斥责。
说她在课堂上传播不恰当的思想言论,危害学生的精神健康。
她不明白这个女孩为什么会诬蔑她,也许她有苦衷,又或许被人欺骗。
面对无端诋毁,杨绛大可当面对质,也可以事后去找这位学生问清状况,但她都没有。
她只是在大礼堂里装作不闻不见,木然默坐。
后来关于那位女同学的故事杨绛先生没有再提及,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杨绛先生的名誉很快便得到了恢复。
的确,无理之人,不必理会;取闹之人,不必在意。
王安石有一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当一个人思想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就不会为无中生有的烂事去计较,不会和无是生非的小人去纠缠。
把时间留给自己,把其他留给时间,不在乎就是对一切最好的回击。
03
不解释,是一种胸怀。
画家陈丹青说过:
“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必要不停地向人解释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是无效的。”
在这个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够去解释,也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去解释。
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季羡林和臧克家去一个小饭馆吃饭,邻座是一对母子。
看到母亲去了洗手间,孩子爬上桌子,想用手抓花生米,但颤颤巍巍脚下一滑,不慎从桌子上滑了下来。
季羡林见状马上上去把孩子抱在怀里安抚,未曾想,孩子哭得愈发伤心了。
这时,孩子的母亲从洗手间走出来,不分青红皂白,对着季羡林就是一顿数落:“你一个大人干吗欺负小孩?”
臧克家马上站起来准备辩白,但却被季羡林拦下了。
看到季羡林默不作声,孩子的母亲气焰愈发旺盛。
“要是我儿子受伤了,我跟你没完。”
一边检查着孩子的伤情,一边嚷嚷着。
周围的人实在是看不下去,开始为季羡林打抱不平。
“是你的孩子自己摔倒,人家这位先生好心去扶了起来,你倒好,还骂别人。”
知道真相后,女人羞红了脸。
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你明明被人误解了,她骂你,你为何不还嘴?”
季羡林却说:“大家都看着呢,我何必解释。”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
你没办法去决定,别人怎么想,怎么说,但你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为人坦荡,处事清白。
所以,遇事不必急于解释,凡事不用计较功过,问心无愧即是最好的结果。
▽
作家艾小羊有这样一句话:
“有人觉得世界复杂,有人觉得世界简单,觉得复杂的,活在别人的世界,觉得简单的,活在自己的世界。”
诚然,当你内心能够宁静淡然时,你会发现,生活其实简单而纯粹。
人生的高度,不在于看清了多少事,而在于看轻了多少事。
点个【在看】,此后余生,不争,不理,不解释,做好自己,随便他人。
作者:晚君,本文系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原创,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