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世民厚待功臣说起,为何说即使他胸襟不广阔,他也不敢乱杀?
唐太宗李世民论功绩的话,绝对是历史上能排在前三的皇帝,唐朝之后,其拥趸众多,包括诸多帝王将相。
李世民用武打出来个“天可汗”的称呼,用文创立了“贞观之治”,特别是在其执政期间,君臣的关系也相对和谐。
有滔天的功绩,又没有太多兔死狗烹的恶名,于是,他就成为后世帝王的榜样,被学习率远超秦皇、汉武。
至于“玄武门之变”?在后世的儒臣眼中,或许是瑕疵,但在帝王级别的人物眼中,那就不叫个事。
在唐朝之后各朝代的臣子眼中,李世民能纳谏,不怎么杀功臣,才是他们羡慕和推崇的原因。
毕竟,唐朝之后,除了宋朝,其余各朝代的皇帝们,都不是那么好伺候。
本文主要就讲讲李世民不杀功臣的问题。
在对待功臣的态度上,李世民的名声相当好,但他杀过功臣没有?也是杀过的。
比如,凌烟阁名臣中的陈国公侯君集和郧国公张亮,两人都因谋反罪被李世民下令处死。
从历史记载来看,侯君集是切实地参与了皇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可张亮的谋反却有待斟酌。
而在李世民手上,最冤枉的莫过于李君羡(被杀时爵武连县公,官左武卫将军),仅因为小名叫“五娘子”,就被“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谶语击倒。
可见,李世民还是能杀功臣的,关键是触及了他的底线没有,哪怕可能是冤枉的,也是宁杀错莫放过。
但相对来说,李世民在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中,还是属于对功臣比较好的皇帝之一。
只要不触及底线,李世民最多就是夺权,比如李靖和尉迟敬德,允许他们闭门养老。
以前也写过类似的文章论述李世民之所以少杀功臣的问题,主要是从李世民的家世、年龄、能力来分析。
总结起来,就是,李世民不担心功臣们造反,即使造反也不怕,比如侯君集式的造反,“天可汗”有信心、有能力镇压一切不服。
最近又有了点新感悟,觉得李世民对待功臣好,还和隋唐时期的政治生态有很紧密的关系。
隋唐时期的政治生态是豪门大族和皇族共治天下,如关陇贵族、“五姓七望”等名门士族等。
到李世民上位后,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勋贵,就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程知节(咬金)、侯君集、张亮、李勣等我们熟知的贞观名臣。
当然,这些人中,也有本就和关陇贵族以及世家大族很亲密的,比如长孙无忌、杜如晦等等。
但总的来说,他们这一批新的勋贵是应李世民而崛起的新兴贵族,也是李世民的基本盘。
因此,贞观时期的主流政治势力,大概就是关陇贵族、“五姓七望”、南方士族加新兴贵族,再加上其余的影响力和势力较小的名门士族。
这些政治势力是李世民执政的主要帮手。
即使这些政治势力中的许多家族曾是李世民的对手,支持过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也必须和他们搞好团结。
而这些政治势力,和皇权的关系,从来都是明争暗斗的,并不是谁当了皇帝,谁就一定是老大。
在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土地利益上,他们和皇权是绝对的对头。
最重要的是,朝堂上的官员,特别是地方上的行政官员,绝大部分都是贵族。
李世民要推出的任何治国措施,都离不开他们。、
就好像贞观时期的科举,其实对李世民提拔寒门官员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因为当时要参加长安礼部举行的科举,并非是如宋、明时期那样,一级一级的考上去,而是推荐制。
推荐人是地方官员,大部分是贵族,被推荐人当然大部分都是贵族子弟。
这其实也不能全怪贵族们,当时的寒门和平民子弟,其实没有几个读过书的。
且在活字印刷没有出来之前,知识本就被名门士族们垄断,寒门和平民子弟即使有心读书,有钱读书,也没有更多的知识可以吸纳,读和考,都不会是贵族子弟的对手。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论李世民怎么想提拔寒门子弟,提拔更多的非贵族人才来稀释朝堂上的官员成分,他也无法达到目的。
能来参加科举的士子,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贵族子弟,李世民能怎么办?
贞观时期,最著名的被李世民慧眼识珠的人才是马周,后来当过宰相。
早先,马周在长安待了四、五年之久,都没有参加科举,为啥?他没有参加科举的渠道和资格,有才华都没用。
如果不是他碰巧帮武夫常何(玄武门之变时的玄武门守将)写的奏章被李世民看到,他就被埋没了。
因此,即使唐朝时有科举,最终成为官员的,绝大多数还是贵族子弟。
这对皇权是很不利的,而李世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科举的举荐制上加了一个连坐制。
就是举荐的官员或士子未来有什么违法行为,被举荐人要承担连坐的责任。
李世民以此来寄望,就算来做官的全是贵族,也尽量来些操守比较好的。
由此可见,别看李世民在战场上大杀四方,几乎无敌,"玄武门之变"后又强势上位,但在整个当时的政治生态中,李世民是处于下风的。
所以,新兴贵族的重要作用就体现出来的,他们和李世民是捆绑在一起的,是李世民用来制衡传统贵族势力的最主要帮手。
没有这一批政治上绝对紧跟李世民的新兴贵族们,李世民当了皇帝也是傀儡皇帝。
故而,李世民必须要厚待这些新兴贵族们,也就是我们熟称的玄武门功臣。
功臣们才是李世民能顺利执政,能平衡朝堂,能顺利执行国策,能让皇位稳当的最大基本盘。
哪怕李世民或许在某些方面看不惯他们,也要表现出君臣和谐的氛围,这才是李世民不怎么杀功臣最根本原因。
李世民要稍微对功臣们苛刻一点,让他们寒心的话,传统贵族势力估计睡着了都会笑醒。
其实,历史上的那些著名帝王,对待功臣厚道也好,喜欢嗜杀功臣也好,都会考虑到基本盘。
秦始皇没杀过功臣,当时秦国虽然统一了天下,灭掉了六国,可人心并没有全部收服,六国贵族残余还在不停的反秦。
这种情况下,秦始皇是不可能对功臣们动手的,老秦国的功臣们,是秦始皇压制天下不服的基本盘。
到胡亥继位后,和赵高一起杀蒙恬、杀宗室,把自家的基本盘折腾没了,于是,秦朝也就没了。
汉高祖刘邦因杀了不少异姓王功臣,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韩信,在历史上落了个喜欢杀功臣的名声。
但刘邦却从不动自己的基本盘,也就是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沛县嫡系。
汉初朝堂上的实权职位,全是沛县人在把持。
刘邦驾崩的时候,交代给吕后要重用的辅政臣子,同样全是沛县人。
其中涉及到的非沛县人陈平,刘邦还特意叮嘱,不能让陈平抓总,只能辅助。
这些人才是汉朝建立之初,帮助刘邦压制异姓王,老六国贵族等其余政治势力,让刘邦稳稳当当做皇帝的根本。
刘邦整治萧何,但不会杀他,就是不能让沛县嫡系们寒心,除了临终前有过杀樊哙的指令,刘邦一直牢牢的维护着和基本盘的关系。
基本盘不倒,刘邦杀几个异姓王就不叫事。
再如明太祖朱元璋,他几次发起大案,把功臣们大杀特杀,特别是“蓝玉案”时,把开国武将杀得十不存一。
这些被杀掉的开国功臣们,本是明朝维护统治的基本盘,但朱元璋却通过把儿子们分封出去带兵,把基本盘转移到了朱家人手中。
加上当时没有太大的外部威胁,被打残的蒙古还没有恢复元气,得以让朱元璋有充足的底气。
我想,如果朱元璋没有分封藩王们出去的话,基本盘依旧是开国功臣们,他即使对功臣们再警惕,再怒火冲天,他的脾气再暴虐,也是不会杀人的。
综上,皇权维护统治的基本支持势力是相当重要的。
如李世民,他本人的性格和胸襟是厚道也好,不厚道也好,他都必须得厚待功臣们,乱杀就会崩盘。
在李世民执政时的政治生态中,功臣们寒心,传统贵族势力就开心,李世民就无法开心。
大家伙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好在,从历史记载上看,李世民本也算是个厚道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