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大夫讲糖:瑞京讲糖上的心灵鸡汤----抗糖秘籍

昨天,我又被安排了“瑞京大讲糖”的课程。

负责“大讲糖”的同事小于偷偷告诉我,在她做的问卷调查中,有很多病友希望多安排我的课。说真的,听后还小有点成就感的感动。

瑞京有优秀的营养师、卫教师团队,关于吃的问题、运动的问题、胰岛素注射的问题、血糖监测的问题,都有更加优秀的讲师负责。我呢,则更愿意帮助病友搭建“整体框架”,比如,这次和和大家谈的就是“抗糖秘籍”。

多能忽悠,哈哈,一听这个词就能吸引不少眼球。

抗糖有什么秘籍?

简单地说,就是过了“心理关”后,要有整体意识,围绕健康本身,构建“保健学术架构”,而如何饮食?如何用药?如何监测血糖?等等,仅是这个学术构架的一部分内容而已。最后才是,把学了的这些知识执行到位的问题。

就慢慢和您说说,我都讲了啥?

第一张幻灯片,告诉大家要过“心理关”。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一般的糖友在被告知患病后都会有一段“灰色心理”期的。或长或短,有人几年也跳不出来,很心酸。

生了个孩子,您看她不管是丑还是美,她都在哪!她就是您的孩子。

夫妻离婚“很常见了”,而糖尿病一经诊断,其忠诚可嘉,一辈子都会不离不弃(至少目前的医疗状态还是这样)。

接受她,就要学会和她“和睦相处”、“长相厮守”

俗话说,“勺子哪有不碰锅沿的”,糖尿病毕竟是一种病,如何能长期相处而相安无事?

首先就是要认真观察她,了解她。鼻子、耳朵、眼睛、毛发......切不可“盲人摸象”。

我经常讲的一句别人说过的名言:“胰岛素是为智者准备的良药”,胰岛素是药,还是良药吗?它成为良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智者”。美国曾调查所有的药物(可不只是降糖药哦,是所有药),出现问题最多的药物就是胰岛素。

我的文章,“一位传奇老糖还是服了我”,住院前118单位的胰岛素,出院时减到了74单位,关键是血糖很好了-----就是某个知识点的问题,“智者”的要求,本身就是多方面的。

第3、4张幻灯片,则是从事物的两面性来剖析的。

糖尿病是病啊,怎会又说是“健康长寿病”? 

发表在著名《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篇文章显示:20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人,男性的预期寿命减少了11.1年,女性患者减少了12.9年。

我不和这些人较真,“糖尿病是健康长寿病”也不是我第一个说出口的,但我是认可的,关键是您怎么做。

您因为得了糖尿病,饮食不再是“胡吃海喝”,而是合理饮食啦;运动问题也到位了;体重会良性改善;每个月都去和医生见个面;一些代谢指标、心电图等等,会不时的去复查-----这可是“正常人”都很难坚持的啊。

讲课的时候我说,糖尿病或许会使您寿命缩短10年,但是,您因此改变了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这个获益可能就会使您的寿命延长15年(相比原来生活的您)。

15—10=5,这可是正值啊!

阴阳转换,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就看您怎么看,怎么做!

当您有这个认识的时候,您就会变得很幸福。

完成了这种思想上的蜕变,怎能不说是“华丽转身”呢?

我不止一次的提起我曾经的文章----“医患结合”。

什么样的医生和什么样的患者相结合才会出现最佳结局?

患者分几等,天天来听课,知道很多,就是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的糖友并不是少数。

戒烟限酒,您戒烟了吗?

很多人都是在心脏按了支架以后才开始重视并戒烟的。

我告诉他:到心梗了,支架时才戒烟,很有可能就没有了“戒烟”的机会,直接从“地平线上”消失了(心梗会死人的)......

后面是我讲述的一些“学术”或“观念”。

是不是糖尿病?6.9=7.0------什么意思?7.0的血糖就是糖尿病了,血糖6.9是吗?

别较真!

不要因为血糖6.9没有带上糖尿病的帽子而高兴,也不用因为血糖7.0了,被诊断糖尿病而苦闷。

血糖自我监测也是这样。很多人纠结于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血糖,餐1h时血糖7.8mmol/L,餐2h再测8.0,餐三8.5,有何纠结啊?我问,您上学时考过几次满分?为啥没考上清华?咋就想把血糖降到所谓的“正常”状态呢?

您对这个血糖的纠结本身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已经远远超过了血糖本身!

您可能说,我想控制血糖更好不对吗?

对,要求血糖更好当然没毛病,但您也应该有“没有考上大学,但我已经很努力了”的释怀。

纠结过度也升糖的!

关于分型问题,我再次重申了我的观点,对于成年消瘦的糖尿病,最好分一下型,主要是排除LADA(重点是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的监测,而不是胰岛功能),这可是1型的。

血糖高的时候,LADA是不建议使用磺脲类促泌剂的,而胰岛素是首选。

对于消瘦而难以与1型鉴别的糖尿病,胰岛素是可以当做首选的。而以往的用药中,2型糖尿病首选二甲双胍,80%的糖尿病都是超重或肥胖的,这样就坚定了二甲双胍的“首选”地位,而对消瘦体型的2型糖尿病,磺脲类的使用地位则相对提高了。-------关键是不是2型。

我有文章“开始的时候诊断了1型,怎么后来又有专家给诊断成2型了呢?”。

每一项行动,当然要先有目标或方向。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得了糖尿病,如何活得久、活得好、治得起”-----这是我为糖尿病制定的终极目标:寿命长一些,活着的时候活得好一些,能够治得起。

与寿命的更相关的是心脑血管疾病,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中,血压、血脂、吸烟都要远远高于高血糖的重要性,相反,低血糖更危险。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是可以死人的,但是很好预防。

与血糖更相关的是“活得好”的问题。姑且不说糖尿病心理关的“活得好”,血糖更相关的慢性并发症“三联征”是眼睛、肾脏、神经病变。眼睛看不见了,尿毒症了,神经病变凉麻疼,怎能说“活得好”?要控制血糖!

血糖只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就像高中学习的科目,只是高考总分数的一部分。

那血糖目标是什么?

陈大夫语: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尽量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

看我的文章:“血糖控制优劣的几个层次”;

治病求本,看我的文章:“糖尿病病因与治疗的对应性”;

如何控制血糖,看我的文章:“五驾马车的天平模式”;

这张片子中,有太多的知识点啦!

比如:

糖化不达标,先看基础,在看餐后。餐后血糖的达标不能以餐前低血糖为代价;

不同天之间,同一时间点的血糖波动大,要关注生活方式。什么意思?比如晚餐前血糖良好,睡前血糖有时6.7mmol/L,很好,而有时13.8mmol/L,这是不同天的,要从生活中去找:饮食、运动、心态、疾病(牙疼等)。

同一天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波动大,中午餐前很好,中餐后到晚餐前都很高,如果平时不是这样,那就是今天中午吃多了或者下午活动少,等等,是生活方面的;如果平时也是这样,就不是中午吃得多的问题,需要调整下药物方案。

如果您是肥胖,或者是消瘦,一定要看看我的这篇文章,并且建议打印阅读(有错字就请理解啊):“控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两个三角”。

很多人把使用胰岛素后的肥胖归结于胰岛素,或许有这种作用,但是,我要高呼:体重增加,更多的是您对胰岛素的驾驭。

这篇文章您可能也需要看:“您还是把胰岛素停了吧”。

讲糖的结尾部分,是给糖友打打气!

我引用了我的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话:“快乐是心境,送给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糖友们”

还有注射胰岛素生存58年的伊丽莎白,以及患糖尿病58年仍然健在的我的老糖。

伊丽莎白和我的老糖

那可是使用注射器注射动物胰岛素的年代,没有血糖仪而靠烧尿糖来调整胰岛素的年代,胰岛素时常就断顿的年代......相比而言,现在得糖尿病是何等“幸运”的事啊。

来听课的后面那位阿姨19岁得病,说到靠烧尿糖来调整胰岛素的时候,她频频点头。

糖尿病不可怕,但是必须重视。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都能“全身而退”的,“胰岛素是为智者准备的良药”,哪一种药物不是?血糖监测也是这样!

有人因为测血糖疼痛就不测了,完全可以更换一下采血针头(比如罗氏采血针就疼觉很轻)、注意扎手指的深度和部位。

您那么在意餐后1h、2h、3h的血糖变化,弄一个实时血糖监测不就解决了。低血糖时吃15g糖、15分钟测血糖的“双15”从哪来的?当“点血糖”变成“线血糖”的时候,您还会睡前10点吃个水果来预防夜间3点的低血糖吗?

(使用预混胰岛素,有一个夜间0--3点的低血糖易发区,吃什么食物对这个时候的血糖有作用?实时血糖监测就会告诉您的)

本来快结束了,又加上了一个知识点。

我不是在为实时血糖监测系统做广告,当有一些“高科技”到来的时候,如果对我们的健康有益,您还犹豫什么?

课堂上我说:您舍得花钱去旅游,舍得花大巴钱买保健品,为什么在关系到身家性命的时候,那么惜财?

最近,网上传:一患者差点死啦,医生剪开衣服抢救成功,醒来后告知其父并导致带着警察来医院索要衣服损失费------人活着,心已经si啦!

唉,还是做个好人好。

我让大家关注“陈刚大夫讲糖”,看是为自己做广告,但是我做科普是义务奉献。

好人都是这样,最后,当然也不会忘记为家乡做做广告:欢迎大家到我的第二故乡中国抚宁去旅游,她在秦皇岛。

您的头脑中不要只以为夏天去抚宁是为了看海,只有南戴河,抚宁还有中国最美丽的长城“板厂峪”、“董家口”、“九门口”、有人间瑶池美称的“天马湖”、还有赛江南的“冰糖峪”、“龙潭峡”......

我在美丽的那个地方等您,不见不散!

(0)

相关推荐

  • 二、危重症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管理

    血糖监测与控制是危重症患者重要的诊疗内容,控制血糖可以使危重患者获益,但临床研究显示对危重患者强化降糖并未明显降低死亡率,甚至部分研究显示增加死亡风险[386-387],因此对危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

  • 糖尿病人做到6点,轻松解决节后高血糖!

    过完春节后,许多糖尿病人血糖都高了起来,因为春节饮食过于随便,应酬多,加上生活规律与以前比有所改变,所以引起了血糖高. 高血糖要抓紧控制下来,不然会过早患上并发症,因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过高的血糖 ...

  • 陈刚大夫讲糖:写给一位糖孩妈妈的信

    这几天,我们住院部收来了一位5岁的患病小朋友. 近几天,也有朋友将我拉进了1型的"微信群". 近几天,又有很多关于医院医生回扣事件的报道. 我想到了我曾经有一篇4年前写的文章,就准 ...

  • 陈刚大夫讲糖:说给糖孩父母们听(二)

    成功的父母们一般具备下列特征: 1.控制自己的情绪:得知自己的孩子患有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的家长,必须知道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要从悲伤和自责中迅速的逃离,去正确面对这种疾病,积极地配合医生,做 ...

  • 陈刚大夫讲糖:说给糖孩父母们听(一)

    任何人面对糖尿病这个"顽疾"的时候,都可能会出现异常的生活和心理改变.对于儿童来说也同样如此,并且有其特殊性. 对于儿童糖尿病来说,有两个发病高峰年龄,一是3-6岁,二是青春期,二 ...

  • 陈刚大夫讲糖:说一点儿历史,再和老年糖友谈点低血糖的事儿

    在胰岛素刚刚问世的时候,人们认为糖尿病就是三多一少,解决了这些就阻止了一切(如果就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到死亡而言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胰岛素就足以解决.于是,生产足够量的胰岛素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中的重点 ...

  • 陈刚大夫讲糖:个案分享,如何根据血糖调整基础胰岛素?

    昨天收住院了一位老糖,男性,72岁,糖尿病病12年了,体型肥胖.虽然有高血压.冠心病史,但是目前控制良好,思维和体能状态还好. 目前他的降糖方案是:三餐时使用二甲双胍(格华止)和阿卡波糖(拜唐苹)各一 ...

  • 陈刚大夫讲糖:妊娠期间高血糖的几种情况

    妊娠期间的高血糖,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妊娠前就知道自己是糖尿病了,二是妊娠期间发生的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期间发现的妊娠前可能就有的高血糖. 妊娠前就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女性,应该在妊娠前3--6个月就 ...

  • 陈刚大夫讲糖:“六步走”就可以应对妊娠糖尿病(GDM)

    在前几期的"陈刚大夫讲糖"中,我先后举行了两讲,一是"和准妈妈们谈妊娠糖尿病",主要是谈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和高发病,并提请大家要高度重视,做好体检与筛查,一经诊断 ...

  • 陈刚大夫讲糖:泵使用者的记录单----建议大家咨询时参考

    近日经常有用泵孩子的家长咨询孩子的血糖问题,当然也有用泵成年人咨询的.很多人都不能提供比较详细的资料,所以,我在医院使用的"泵强化治疗单"的基础上特意做了一个表.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

  • 陈刚大夫讲糖:从“糖尿病问诊流程”谈医患双方应该如何做?

    (陈刚大夫讲糖) 我在做科主任和基层医生培训师的时候,做过一个"糖尿病问诊流程图",那是对一名糖尿病医生的基本问诊要求.通过详细的问诊,您就会获得更加详细的资料,这对医生充分评估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