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学、审美与艺术
美学属于哲学的范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每个人都有世界观,只不过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或者从群体中获取的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的“经验”,只有经过长期研究和总结,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才上升成为哲学。世界上哲学流派很多,相应的美学流派也很多,美学与其他哲学一样,是没有标准的。
学习美学的目的是形成更加系统的世界观,用这个世界观来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世界观也就有了方法论意义。关于美学我只有学习的份儿,绝没有论述之能力。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学,它与我们的摄影又有着什么关系呢?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摄影,谈论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审美,简单讲审美就是在美学思想指导下去审视美,审美能力取决于对美学的理解程度,审美的水平又决定了作品的水平,也就是说,你的美学修养直接影响到你作品的水平,这一点上我想大家并没有异议。实践证明,无论你拥有多么高端的器材或者是多高的技术技法,都很难解决由于审美能力不足带给你的先天不足,这就好像拿着顶级的砖瓦,顶尖的瓦工技术,却没有一张好的设计图纸,其结果就是垒墙玩儿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本身就是一个疑惑,地域对于审美的限制,群体审美差异,个体审美差异,年龄审美差异,行业审美差异,所有这些都形成了每个人对于美的不同理解和认知。我们不否认美存在一定的共性,这与人的情感共性有关,看到好的风景都会很兴奋,看到花花草草都会很愉悦,但也有例外,比如有人就讨厌花,其实这本不是视觉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为什么会有审美共性?因为人类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种群,具有近似的生活方式、相似的学习和成长过程、相似的生活经验以及情感因素导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有在一定区域内共同的语言、文字、文化背景加上法律以及社会规范约束等等,所有这些致使他们形成共性的审美也不足为奇。即便如此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近似,共性之中的个性又是千差万别的,比如喜欢花的又分喜欢哪种花,比如我就讨厌牡丹月季大桃花。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于同类的审美也有一定的共性和个性的差异,比如东方和西方对于女性的审美标准就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人们又都喜欢身材具有共性的“美女”,在这一点上放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个审美共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我国的唐代,唐玄宗喜欢“胖子”,这种个人审美则影响了一个时期内大众的审美标准。这在某种意义上证明了大众的审美往往是盲目的,更多的则是受他人影响或者政治因素以及首领意识的一种潮流跟风,比如50年代的“布拉吉”。但是这里面讲的共性并不是指所有人,就有人偏喜欢胖子,就有人非要喜欢芦柴棒,不可以吗?
看到这里似乎给了我们一个结论,审美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不是来源于个体。它更多的则是受到环境、地域、群体、宗教、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深入后你会发现,这个共性只是表面上的,你们都喜欢同样的形状,却未必喜欢同样的颜色,喜欢同样的颜色却又不一定喜欢同样的大小,所有这些又都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审美的社会属性又是另一个层面的含义,这里面更多的是一种群体心理的归属,也叫互转,接触密切的群体成员由于情感因素导致审美向同一个方向靠拢,比如闺蜜对服装样式的趋同,所以,审美是主观的,但又有一定的标准。
对于美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一者说美学就是一种悖论,学习美学就是试图将人的审美加以模式化,另一种思想则认为人的审美是要通过学习来统一到一个标准。作为理论研究者,都是希望自己的美学思想能够成为人类社会一定时期的一种审美法典,而这些思想的建立事实上也的确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对人类的审美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审美标准甚至成为了很多艺术领域的“标准”,人们奉若至宝,敢于挑战者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作为实践者和应用者来讲,我们更多的是在一个社会审美定势框架内做着实用的事情,能否被接受和认可是衡量价值的重要标准。这一点很好理解,人活着就要吃饭,能否吃饱饭首先要看你能否把产品推销出去,什么样的产品能卖出去呢?当然是大多数人喜欢和认可的产品,这个循环就极大的限制了艺术工作者的个性,除非你有足够的话语权来颠覆前人的理论成果,否则你就是孤家寡人。
前面说了美学理论研究者和美学应用实践者两个群体所面临的美学问题,而作为一个纯艺术爱好者,没有研究的渴求,没有市场的尴尬,是不是我们就可以任性胡来,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我个人以为,一方面如果你真的无欲无求,自己哄自己开心,作品只是自我欣赏,那你随便,不必要求任何人的认可。另一方面人是群居动物,人活于世不是简单的自我满足,得到他人认可同样是一种精神需求,在这一点上谁也别嘴硬,这样的话偶尔拿出来开解一下自己或者跟别人抬抬杠也就罢了,千万别以为别人会相信,因为这样的话说出来连你自己都不会信。
那么艺术又是什么?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好的艺术往往具有美学价值或者哲学价值,但不一定具有大众层面的娱乐性。与科学相比,艺术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在中国古代主要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或特指经术。艺术作为一种“术”的存在,受到作者审美的指导或者叫限制,也就是说艺术只是个人审美的物象转换,按照当下流行的话叫作让想法落地。那么“术”是否精则决定了你能否准确将你的审美转化到作品中。“术”的学习是基础,你想画一座山却画成了一堵墙,那是“术”不精。但如果你不懂审美,无法让山在你的作品中表达你的想法,那么即使画得再像它也只是一座山,而山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它只是一块砖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
学习美学同样重要,因为人的审美大多来源于前30年各方面的学习(包括社会影响、家庭的熏陶和相关理论的接触),但这都是一种朦胧的审美雏形或者叫约定俗成,你并没有系统整理并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理念,特别是对于那些非艺术从业者来讲,你的审美原本就很粗很杂很乱,这样的状况如何能让你具备更好的审美能力,又如何通过艺术实践把你的审美转化到作品当中?而系统学习美学才是提升审美能力的唯一渠道。但是对于美学的学习绝不能当作工具书那样,一加一等于二是解决不了美学问题的。比如有人学习构图只是死记硬背那几样一般性构图方法,三角形、S形、框架形、三分法、黄金分割、对角线……,分析作品更是拿着这几把尺子去量,这种学习只能教给你所谓的标准,而这些标准是无法解决主观问题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美学?像听音乐、品茶一般,理解玩味,从中找出一些规律。学习美学是熏陶、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修养的过程,反之即便你把黑格尔的《美学》全都倒背如流,考试一百分也没什么实际意义。由此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很少有摄影爱好者去系统学习美学,那东西理解难、见效慢,他们更执着于读工具书,希望能够直截了当告诉他应该这样这样或者这样,其实我也想有这样的书能告诉我1、2、3三步你就能把这样的景象拍成明信片一样的大片儿,这样的书有吗?广告说有,但我没见过。工具书只能教给你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至于你能不能幸运地遇到和作者拍那张例图时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光线的同一个地方,使用同样的器材设置同样的参数,就算运气好天时地利你都占了,还要看你能不能有作者当时同样的心情和审美水平。
学习到底该学什么,怎么学,对于我们这些长期以来以学历为唯一追求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人来说,是一个应该痛苦思考的问题。
以上只是粗浅地谈了一下自己对于美学、审美、艺术的理解,很不系统也很不深入,甚至没有条理,这受制于自己对于美学理论的不精,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和提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