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芳村:白鹤洞,一个美丽的传说!花地湾,一群燕子在诉说!癫狂院,一个美国人之不懈……

导读

芳村故事有很多:

为啥叫做白鹤洞?

为啥有个花地湾?

为啥出现聚龙村?

为啥又有洞企石?

1966年卫星图下的白鹅潭。下方即为芳村。

白鹤洞:白鹤仙女在传说

白鹤洞,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南面与东漖镇的东塱和西塱交界,北与冲口街的招村和墩头相接。

1937年 7月从番禺县划归广州市

清代,白鹤洞街地域属番禺县茭塘司崇文社(乡)管辖,民国初年属番禺县三区管辖。

民国26年(1937) 7月从番禺县划归广州市。民国36年, 白鹤洞一带属广州市崇文区公所管辖。

1924年就提出要白鹤洞划归广州。广州真正管辖的时间是1937年。

白鹤洞,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小的村庄,叫做黄村,村里有个小园子,叫做黄园。那园子花木竞秀,百卉争荣,景色清雅,环境幽静。后因主人破了产,到故事发生的年代,只剩下一道疏落的竹篱笆了。

管园的是一位孤寡老汉,人勤快,心善良,只是没儿女,一个人孤孤单单,靠种花种菜度日。

一天早晨,老人正在修补这园中破烂的篱笆。忽然,从西方飞来一群白鹤,在空中徘徊了一阵,就落在黄园的竹篱笆上,一只只婷婷玉立,朱顶青足,非常好看。

它们悠闲自得地站在那里,有的不时用那长长的嘴舔理身上雪白的羽毛,有的跳到地上来,缓缓而行,有的单足顶立,在那里歇息。

管园老人看到这群温顺而可爱的白鹤,即时感怀自己凄凉的身世:要是有一群这样的儿女,该多好啊!

历史上,白鹤洞的故事:1920年,北郊下塘的一个村民发现自家的牛被偷了,后来发现这个偷牛的人是惯犯,经常偷牛后到西村贩卖。后来这个偷牛人的被乡民们带到白鹤洞活埋。

突然“嗖”的一声,一只白鹤应声掉在地上,其他白鹤“呼”的一声向着白云山的方向飞走了。管园老人连忙跑过去,把受伤的白鹤抱进屋里。

这时一个手持弓箭的少年跑了过来,一边寻找,一边叫道:“怎么搞的,明明看到白鹤掉下来,怎么又不见了?”

老人听见喊声,把受伤的白鹤藏好。象没事一样出来对他说:“这么好的生灵,打它干什么?幸好你的箭法不准呀,要不打死了才可惜呢!”少年惭愧地走了。

老人回到屋里,心痛地抱起那只受伤的小白鹤,拿水喂它,它不饮;抓蜢蚱喂它,它不食。那受伤的腿又红又肿,下半截松软无力地吊着。

老人想起曾听人讲过,盲婆鸡(即毛鸡)治断骨很有办法,可是去那里找盲婆鸡呢?想来想去,他想出法子来了,第二天一早,他爬上白云山,到那荒草堆里去寻找盲婆鸡的窝。找呀找,直到夕阳西下,才找到了一个盲婆鸡窝,窝里有两只刚孵出来的盲婆鸡仔,老人忍心地把一只鸡仔脚折断,然后退到草堆中埋伏起来。不久鸡乸回来了,看到鸡仔脚断了,就在四周转了一圈,又抬头听了一会,便向远处飞去。大约过了一支香火的功夫,鸡乸衔着一条草归来,用嘴嚼碎,咬出汁液,滴在小鸡的伤处,还用那条草渣把断脚裹起来。

1997年前后的白鹤洞街办事处。

第二天,老人去看时,发现这只盲婆鸡仔的伤果然好了。于是他又把另一只鸡仔的脚折断了。那只盲婆鸡乸,照样衔来一条草,这时老人不再看它如何调治了,只等它把草一放下,便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那条草夺了过来,以它为标本,沿着盲婆鸡乸飞去的深山找药去了。回到家里,按照盲婆鸡乸的方法给小白鹤治伤。第二天,小白鹤的伤也果然好了。

他把这事告诉邻居,邻居说:怪不得最近一连几天,每天都有一群白鹤飞来,都是那个时辰,它们大概是来寻找自己的小伙伴了。

一天上午,还是那个时辰,一群白鹤又从东北方向飞来了。老人抱出那只刚刚治好伤痛的小鹤,把它轻轻放在园中的空地上,让它和伙伴们一起去觅食,一起玩耍,直到中午时分,大家玩够了,亲热够了,鹤群一齐展开翅膀,飞返白云山。唯独那只受过伤的小白鹤,它与群鹤一起飞上空中,盘旋了一圈,又独自飞了回来,落在园中。

20世纪30年代培英中学正在建筑中的白鹤洞新校全图。

于是,老人又把它收养起来,每天抓蝠蚱给它吃。开工的时候把它带在身边,收工时又抱着它一起回家。这只白鹤在老人的精心喂养下,长得又肥又壮,一身白绒绒的羽毛好看极了。

不知不觉过了三年,小白鹤长大了。它已经成了园中的“小主人”,不再整天跟在老人身旁了。

说来也怪,自从老人放它在家里以来,每天回家都有热腾腾的饭菜,水缸里的水也总是满满的,是谁这么好心呢?从东家问到西家,人人都说不是他们干的。老人决心探个究竟。

第二天,他假装到园里做工,扛着锄头挑着粪箕走出大门以后,又偷偷绕到后门边,伏在柴草堆里,窥探里面的动静。老人清楚地看到,白鹤脱去了羽毛衣,现出了人形,活象天仙般的白衣少女出来给他挑水做饭,扫地冲茶。

老人高兴极了,一个箭步冲进屋里,抬起了姑娘的羽毛衣,求她留下来做自己的女儿。白鹤仙女答应了。从此,父女俩相依为命,勤勤恳恳,过着人间幸福生活。

四邻的乡民,听说管园老人得了一个白鹤仙女,都来看望他那长得天仙般的女儿。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广州城。

此后,有来看热闹的,有来攀亲问故的,有的干脆迁来这里住。他们一则为了向这姑娘求婚,二则认为这一带既有白鹤仙女出现,必是风水宝地。

民国时期地图上的白鹤洞。

忘记了黄村 只记得白鹤洞

从此搬来住的人越来越多,黄园这地方也逐渐繁荣起来,变成了一条大村庄。

于是,这个村庄也被人们称之为白鹤洞,一直沿用至今。

而黄村这个原来的名字,也就渐渐被大家淡忘了。

建国之初至1958年7月,白鹤洞一带称鹤洞乡, 1958年8月成立鹤洞人民公社后,今白鹤洞街地域由鹤洞公社的鹤洞大队和鹤洞管委会居民办公室所辖范围组成。

1958年建成的白鹤洞水厂。

山顶的台地与山脚下的街市

清末至民国初年,白鹤洞街地域的市政建设明显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白鹤洞山顶台地,为别墅、公馆和学校区,多由美、英、法等外国教会、外商、外侨所建,具有西欧特色的华美建筑,注重美化和绿化环境,成为当时广州市风景区之一;

另一部分是分布在山脚下的居民住宅和街市,以砖木结构的旧式平房为主,街巷狭窄,排污均为明渠,且不畅通,街市以外便是自然村落。建国初期,市政建设进展仍很缓慢。

1997年前后的白鹤洞汽车渡口码头。

鹤洞秋茄曾名闻广州

建国前直至70年代,都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蔬菜。1978年开始不再种植水稻,专种蔬菜。蔬菜种植又以水生蔬菜为其特色,如蕴菜(空心菜)、西洋菜等。

历史上,鹤洞秋茄曾名闻广州。1980年,常年保持蔬菜种植面积为25公顷,年产蔬菜2377吨, 1990年,常年保持面积为17.8公顷,年产蔬菜1740吨。养殖业则以饲养生猪、塘鱼为主。

清末至民国初年,在现鹤洞大街、鹤洞新马路一带有些作坊式手工工场,如酿酒、小五金等。建国初期主要发展集体企业,多是加工和修理一类的小厂(场),如加工信封、鸡毛、白铁等。

人民公社时期的鹤洞公社。

广州市重要工业基地

1966年,创办了玻璃制品、化工、五金等3个生产型企业。进入80年代,工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1980年,街道工业企业发展到16家。

鹤洞村于1970年创办第一家村办企业—磨光厂, 1985年开始创办“三来一补”企业。

白鹤洞街是广州市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自50年代起,中央、省、市在白鹤洞兴建了一批大中型工厂,主要工厂有:广州造船厂、广州钢铁厂、广州制药厂、广州自行车二厂、广州制漆厂、广州打火机厂、广州起重设备厂、广州光学材料厂、广州宏达毛棉制品厂、广州白鹤洞水厂等。

广州造船厂。

真光、培英与协和

建国前,白鹤洞有真光女子中学、培英中学和协和神学院,均为外国人和教会所办,因学费昂贵,只有富裕人家子弟才能就读。在白鹤洞村设有两所私塾(在祠堂开办),多为平民子弟就读。

建国后,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至1990年白鹤洞地区共驻有3所小学, 4所中学, 3所技校和1所中专学校,还有由企业办或村办的幼儿园3所。

此外, 白鹤洞在清朝时建有湛碧亭、月波桥、招鹤亭,因年久失修,废置不存。民国6年(1917)在白鹤洞南蛇岗建成广州协和神学院,抗战后,由于学院破坏严重,学院迁入广州河南康乐村,随后又迁往云南省。

白鹤洞真光中学的创始人。

1879年,美国传教士那夏里在广州沙基创办和安堂。1888年迁芳村花地,改名培英书院。1927年改称私立广州培英中学。1935年迁芳村白鹤洞。

从钟秀村到大冲口

芳村的大冲口村,清代初业是属番禺县茭塘司茭塘都(后称崇文社)沙螺堡管辖,民国26年,才划归广州市。

大冲口村,其实是钟秀村,人们习称大冲口村,乃因在村口有座著名的毓灵桥,桥下有一条河,从村边蜓巍流人招村、东徽、芳村等地,而钟秀村正处在这条河之入口处,故此习称之为大冲口,而称原名钟秀村的人越来越少了。

大冲口是位于珠江河白鹅潭旁,与下芳村长堤毗连,西南面与沙冲村、白鹤洞、东塑相邻,水道交通便利,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毓灵桥历来是芳村最重要交通要道,北接省佛大道,南连石道经西朗可达南海平洲。

有何、彭、高、潘四姓

在清末民初,大冲口有何、彭、高、潘四姓,人口有1000多人。

一条小河在中间通过,分为南北两岸,土地面积约有10多万平方米,南岸街道有汇兴巷、仁厚巷、卢江巷和新街等。

南岸有渭文工场,生产小型机器,后改行为南华铅笔厂,另有大安成、广兴祥两榨油厂,永兴织布厂,大兴昌和永祯三间调味品厂等。

北岸面积比南岸大数倍,街道有杏花巷,陇西巷,三凤巷等。北岸番摊馆(赌馆)和10多间日夜经营的鸦片烟馆,有四间药材店铺和三间茶楼等。

由于人流广,各种行业欣欣向荣,人们称大冲口为“小金山”。

两岸交通有毓灵桥,另一座桥是构造简陋的木板便桥,行人过桥时摇摇晃晃,提心吊胆毫无安全感。

曾经的冲口电排站。

村中四大富商

村中富商共有四名。

彭景山,在河南永兴街开设什木栏,货源除在本省各地收购之外,大部分都是由安南采购运回的,其生意之大鲜为人知。

彭景山捐献坤甸木10余吨,雇工师另造一木桥,严格施工,十分牢固,群众莫不称颂彭景山为大众着想,感恩至极。

另一名是彭叔垣,在河南开设药材行,生意相当好,在药材行业中颇负盛名。

还有在大冲口新街的何慧俭,与其妻梁智德合作买地二百余平方米,开设普生医院,有住院部,业务十分繁忙。

还有何芬在汇兴街开设广恒升爆竹厂,于1932年失火,大火把爆竹厂烧毁,并殃及隔涌的柴店等。

地图上有时标注为“大涌口“。

码头仓库集中地

清末至民国初年,大冲口濒临珠江河面的地方,有码头及仓库,当时从北方来的货物,如山东的花生,东北的大豆,及两湖和无锡、芜湖等地的大米,以及在春节期间上市的荷泽县的牡丹花、山东玫瑰花等名贵花木,俱由招商局的轮船运到此码头,由搬运工人运入仓库贮存,等待各商号提货供应市场。

英日两国,恃势强占大冲口沿珠江岸边的地段,修筑码头建仓库。

日清仓,以经营日货为主,货轮来往于日本和广州等地;

英国建了渣甸仓,英商轮船公司有永生、悦生、明生、贵生四艘货轮,每艘能载七千吨货物,行走上海、天津、广州等地,专泊渣甸码头。

如有货运抵广州泊码头时,货仓则在高楼楼顶升起信号球,以示有货轮泊码头了,附近的沙冲、坑口、白鹤洞、东塱、西塱、新爵等村的农民,便相互通传,纷纷赴码头报到以维持生计。

搬运的过程是,先由工头领工议价后,即分配工作,动手卸货入仓,每天都有几百搬运工人穿梭来往,加上货物的集散等,一时人气旺盛,使冲口地区繁荣起来。

位于芳村大道120号之一的冲口街道办事处。

协同和机器厂到广州市柴油机器厂

协同和机器厂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陈沛霖、陈拔廷在芳村大涌口开办的协同和碾米厂。有资料说它就是中国第一家柴油机厂,并于1915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扛起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面大旗。

协同和是广州市以生产柴油发动机而闻名国内的,它所制造的碾米机,船用发动机,邻近的湖南、湖北省的碾米厂也常来定购。

解放后的协同和机器厂在公私合营时改名为广州市柴油机器厂,仍以生产柴油发动机及发电机为主,现在的柴油机,其生产能力以数倍于前了。在50年代,就已能制造万吨巨轮用的低速柴油发动机了。

此外,大冲口还有静波造船厂,及供应火柴厂使用的大光柴枝盒片厂等。

协同和机器厂内。

日占时期 被拆民房二三百间

毓灵桥两边,店铺林立,茶楼、肉店、中药店、蔬菜店、山货店等,100多间店铺鳞次栉比。

1938年日军侵华,广州沦陷,继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军占领了美孚、渣甸、亚细亚、德士古等石油仓库,日军为免受盟机轰炸。

因为这些石油仓库,是由白色的钢板所造成,目标明显,在晚上黑暗中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常常是盟机夜袭的好目标,因此,便不顾一切,将大冲口这繁盛商业区的店铺与毗连的民居平房通通拆毁,被拆的店铺及民房,数量有二三百间之多。

将这些从店铺及民房拆下来的青砖,强行运到了美孚、亚细亚、德士古、渣甸仓等石油仓库,将那巨大的圆型的石油铁储罐,用青砖围盖起来,以预防盟机的轰炸。

这繁荣的大冲口,便在沦陷时期,被毁去一半有多。那些无辜的村民,顿时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有的更是饥寒交迫,饿死在街头。

清末,芳村大冲口招商局仓库码头。

三码头、四码头、五码头

1946年,日冠投降后,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冲口依然沉寂,来往人稀。

1949年解放后,大冲口复苏了,各行业恢复,人流骤增。

渣甸、日清两仓为港务局接管,泊码头船只源源不绝,渣甸仓库改名为五码头,日清为四码头,招商局为三码头,每天数百装卸工人不分昼夜地上落货,车如水,马如龙。

后来码头成立工会,入会有百余人,属长工,没有入会者得亦有百余人属散工。大冲口建设起来仍是地方狭窄,不够使用,逐步向芳村转移,因为芳村地面广阔,交通运输方便,逐步成为交通和商业中心了。

大冲口的岸边几乎都是仓库。

花地:一个美丽的传说

芳村素有“花卉之乡,盆景之地”的美称。尤其是花埭(今为花地)。历史上便是广州地区著名的花卉之乡和游览胜地,有“千年花埭花犹盛”之咏叹。花埭也因盛产花卉而得名。

相传很久以前,花地既没有花,也没有果,只不过是一片低洼的荒地,杂草丛生,群鼠出没,人们就叫它“荒村”。

此地住着一个善良的老人,叫做蔡伯。他无儿无女,孤零零的,在泥墙屋里不知住了多少个春夏秋冬。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天黑沉沉,四处虫鸣蛙叫,屋里显得更加孤寂了,只有屋檐下的燕子,与他相依为命。

蔡伯特别喜欢这些燕子,在他的菜园里,是不准打鸟,也不准捅雀窝的。偶尔有些拿弹叉的小孩经过,蔡伯总是提醒他们:“小朋友,别打我的燕子啊!'小孩见他这么好心,也都悄悄地走开了,久而久之,谁也不敢到蔡伯的园子打鸟了。

芳村大围。

为了方便燕子筑巢,蔡伯在园子里和好一坑泥,还剪了一些碎禾秆放进去,燕子衔泥衔草,都不用到远方去了。

从此,蔡伯家的燕窝越来越多,秋去春来,燕子忘不了这个老地方。

有一年,蔡伯特别用红毛线系在两只燕子的脚上,做个记号,第二年春天,这对燕子又回窝了。蔡伯特别高兴,他每天在菜地里捉些菜虫猛蚱,到檐头去喂那燕子。

就在那一年,这对燕子生下一窝十分可爱的小燕,好心的蔡伯对其精心喂养,不到两个月,小燕就长大了,练飞了。

一天,母燕带着小燕在园子里练飞,从 窝里扑到菜园的篱笆上,又从篱笆上飞到树梢头,飞来飞去,吱吱喳喳的叫个不停。母燕站在高高的竹篱上,尾巴一翘一翘的,愉快地唱起歌来。

突然,一粒小石头从园外飞来,一只小燕子从枝头掉在地上,母燕从空中飞下,又喳喳地叫着飞到树上,警觉地环视着四周。

芳村的凤梨。

那只受伤的小燕子躺在地上,肚子一鼓一鼓地喘着大气。

这时蔡伯刚好从地里回来,双手把它捧起,放在掌心一看,呵,脚都打断了。他心痛地抚摸着它的羽毛,两手轻轻合拢,围抱着它,跑回屋里去。

蔡伯从旧棉胎上撕下破棉絮,给燕子做了一个松软的小窝,又到野地采回些松筋藤,驳骨硝之类的草药,连夜捣碎,给小燕子敷上。

以后,每天换药喂水,捉蜢蚱菜虫给它吃,不出一星期,伤就好了。伤好以后,蔡伯还怕别人再伤害它,特地用芒花杆给它做了一个小笼,挂在屋檐下,让群燕飞来和它一起玩。直到那年秋天,小燕子的伤完全好了,翅膀也硬了,群燕也快要南归了,蔡伯才放出小燕,依依不舍地对它说:“去吧,找你的同伴去吧,回南洋去过冬,明年春暖再来!”说着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那只小燕子在他掌心上痴痴的站了一会儿,翘了翘尾巴,才飞向空中,找母燕去了。

第二年,春暖花开,燕群再回菜园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回来的燕子,都到蔡伯的门口兜一圈,吐下乌亮的种子。

芳村大道187号的花地街办事处。

哗,那燕子成千上万,一群接着一群,一队跟着一队,好象是七洲五洋的燕子都飞来了。

原来这些燕子是为了感谢蔡伯的恩德,特意给他送来从世界各地采撷的奇花异草的种子。每一粒种子都是鸟儿的心意啊!蔡伯把种子撒在菜园里,不久便长出各种各样的奇花异果来。

老人高兴极了,他把那些花草种苗,分给街坊邻里种植。

不知经历了多少年代,这里的香花佳果,越种越多,越种越奇,名花上千种,佳果几十样。

最出奇的是芳村的杨桃,是没有渣的,一直传到现在。

这片荒地,就这样成了广州著名的花圃,人们把它叫做“花埭”,今为花地。

花场夜景。

台山人的飞地:聚龙村

人们称聚龙村是台山飞地,是有其根据的,在这里居住的不但房子规格一致、布局整齐,而且都是祖籍台山的邝氏一族。

高第街开办美南鞋厂

邝伍臣(1850—1929),祖籍广东省台山县苍下村。他出生在农家,年幼时家境贫穷,仅读过一年私塾,常年参加农业劳动。

13岁时,随父亲德義从台山远涉广州谋生。初到广州时,白天到码头干搬运工,晚上又到戏院里替人擦皮鞋,奔波劳碌,生活艰苦。

15岁那年,托人介绍到一间鞋厂当学徒。由于勤奋好学,深得师傅的喜爱。在师傅悉心传授下,经过几年的学艺,终于学到一手制鞋技艺,很快成为工厂的技师。

他23岁时,便离开了鞋厂,独自到广州高第街开办美南鞋厂,从此,走上经商创业之路。

美南鞋厂创办于清同治末年,开办时厂房面积仅有几十平方米,有10多名工人,规模较小。邝伍臣在长兄敬贺和三弟敬贤协助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业务发展很快,工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有工人100多人。

由于产品质优价廉,深受顾客的喜爱,远销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成为广州市著名的商号。邝伍臣办厂的成功并成为富商,成为邝氏家族中办工商业的姣姣者,在台山享有盛誉。

邝伍臣在光绪末年,年仅40岁,已成为广州有名的富商。他除经营鞋厂外,还独资创办位于广州第八甫的天元茶楼(即现今清平饭店)和创办位于杉木栏的同珍茶叶店。

他还参股投资位于广州西濠口的中美药房,在香港的丽兴金铺,在美国的旧金山的利源押(当铺),在新加坡的南生杂货店等,他独资和合资开办的商号有10多间。

在清光绪年间,邝伍臣经商致富向清朝廷捐纳,被委任为侯补官员。

聚龙村最早叫做“聚龙里”。

在大冲口买地200亩

清光绪五年(1879年),台山的邝氏家族,有部分人已远涉重洋在国外经商或做工,事业有成,他们立意在广州建邝氏新村,开创邝氏祖宗的基业。

邝伍臣在广州经商成功,族人一致推举他为开建新村的带头人,负责筹集工作。

邝伍臣肩负家族建村的重任,与兄弟三人共同出谋划策。既要有二三百亩面积建村用地,还要有相当的可耕地。经过几个月寻找建村之地,最终选定在广州近郊的大冲口附近的地方建村。

后经邝氏家族实地观察,一致认定为建村的理想地方,于是共同集资,并有20户表示参与新村建设,购置土地200亩,计划100亩用于宅基地,另100亩作为村内的公田。

敬贺等在此搭了一间茅屋居住作为筹建处,请沙船运沙填地。平整土地完成后,设计每座房室按照230平方米来建筑,前面留一天井,以便栽花种树。布局上坐北向南分三排20间独立庭院式来建设,建村资金则采取集资方法。

聚龙村。

邝伍臣被选为聚龙村的首任村长

清光绪六年,聚龙村正式动工兴建。聚龙村民居大院的设计布局,既仿效台山邝氏民居传统特式,又吸收西方建筑艺术。

村落的民居大院,为三排20幢座北向南砖木结构的二层别墅楼房,清砖石脚,雕花檐头,趟栊木门,极具岭南民居风貌。又建骑楼和巨大的石夹门窗、阳台,吸取西方建筑的精华。

村内四周设有围墙,正面有一座门楼,村的东西两面设置两座高耸的更楼更添气派。

清光绪十五年,聚龙村峻工落成,邝氏家族20户人家从台山迁至此处。村口门楼上方镶嵌着清末进士姚沛熏所书写的“聚龙村”横匾。

开村落成庆典上,家家户户 张灯结彩,海内外邝氏家族成员纷纷前来祝贺,乃邝伍臣被选为聚龙村的首任村长。

房子分配问题,经过协议决定以抽签形式各安天命,并议定房价,前座一排每间白银3000两,中座2500两,后座2800两。

是年,邝氏20家由台山迁到聚龙村,所余田地百亩作为村中公田,招工承耕,收入作为村中公偿。

0

邝其照的《邝其照英语字典集成》

建村不久便出了一位著名人物邝其照,使聚龙村更为增色。

邝其照从小聪明好学,兼之受族中华侨及港澳叔伯的影响,不但对国外新鲜事物感兴趣,而且对英语情有独钟,故他除读我国经史诗词外还学英语。

迁到聚龙村后,由于靠近广州,使他扩大了视野和接触,也使他的英语有了深造的机会。

光绪十八年(1892)他参加乡试高中举人,数十支高脚牌,数十面铜锣开道回到聚龙村。他的故居聚龙村三号,也由当时的举人姚沛勋书写牌匾,红底金字绿边,高挂门前,这个牌圆直到解放后才取下不知所终。

光绪十八年前后邝其照上京会试又高中进士。由于他精通英语,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被选进清政府新建的海军部,以后又出国考察海军,回国后在海军部任要职,并一度担任海军管带(舰长)。

邝其照一方面在海军任职,一方面致力于英语研究。当时学习英语的工具书很缺乏,各施各法,英语没有一定的规范。邝其照为了帮助后学,经过几年的努力,搜集各方面资料,编成了一本英语字典,题为《邝其照英语字典集成》,光绪末年在香港印刷出版,出版后颇受学者欢迎,广州书局亦有出售。

民国初年邝其照病逝,剩余部分英语字典集成,由其子邝敬雅委托香港上环永乐东街92号二楼新广兴办庄批发零售。

新中国成立后的聚龙村

聚龙村现今有楼房19座,仍保存尚好。

1951年修建芳村大道时,道路正好从何氏宗祠通过,而冲口小学设在该祠,故拆了该祠,把砖瓦木料运到聚龙村内,在这块空地上建了小学,更名为聚龙小学,直到现在。

村内建有两个更楼,一个在西北角,一个在东南角,每个占地9平方米,三隅墙,高约11米。1958年,村民把两个更楼都拆了,把那些砖木材料建了两个简陋的厕所。其中东南角那更楼,仍残留着两米高的墙基,冲口小学把它改建成校办工厂,原墙基仍保留着。

聚龙村建村后,在村之东南角,植榕树、柿树和影树10多棵。在60年代初,影树还存活,树的直径有80多厘米,不过树已空心。柿树有10多米高,于60年代末,先后被强台风吹倒,仅剩下老榕树。

在村的东面,有一块800平方米的空地,原计划是用来建邝氏宗祠的,因为几个主要投资者有争议,所以阁置。

村之东南角建有厨房和炉灶等,50年代初建聚龙小学时把它改为课室。1960年,在那800平方米的空地上建了课室,1986年建了教工宿舍大楼。

现在的聚龙村,已经成为广州的一张著名的名片。

水蛇围、金福围、洞企石

“洞企石”在芳村大道西,石围塘南侧,现为山村村委会属下第二经济联合社的所在地。

兄弟二人创立“金福围”

清代时,该地域称为“水蛇围”,面积约30—40亩,以种植水稻和果蔬等农作物为主,地处水网地带,渠涌纵横,与珠江相通。

据介绍,“水蛇围”又名“金福围”。“金福围”地名,是该村老农刘江的爷爷刘金松与其堂弟刘福兴起的。他们堂兄弟二人,是秘鲁的华侨工人,在民国初期,两人便将积蓄的钱带回来在此地置业,购地30亩自耕自种,曾种桑养蚕,又种植水稻、水果和蔬菜。兄弟两便各取一字,命名为“金福围”。

46块界石防止番禺县和南海县来“抢夺”地盘。

广州界碑到“洞企石”

“洞企”二字,广州方言是指“竖起”的意思,其实是把一大块长而厚的石板竖立于显目的路旁,久而久之,村民称此地名为“洞企石”了。

原来这块竖起的大石是地界标志,从清代以来,此地曾是南海、番禺两县的交界处,为此而竖的界碑。

建国前,洞企石路中段路旁曾竖有一块呈四方形花岗石的界碑,刻有“广州市界”四字。

经查考,1931年7月,广州市国民政府公布“权宜区域”界线,将山村、南塘划入广州市,界碑就是当时竖立的。

该石碑是长方形,无刻字的花岗石,高约1.5米,阔1米,厚0.2米,露出地面80—90厘米。

50年代末期,人民公社成立时,当地生产队为修建公共厕所,便将该石填埋于地下。

建国后,按村民的习惯,又将该地恢复“洞企石”称呼了。

界碑石之一。

广宁县人曾大成的举动

在60年代末,曾有湖南个体茶叶商人用麻袋、编织箩装茶叶来山村一带做茶叶小生产,此情况,被本省广宁县人曾大成发现后,便用当地出产的野生山茶亦在此地做起小生意。

随后,曾大成与湖南个体茶商共同经营,在山村洞企石租赁农民旧房屋,作简易仓库和工场,加工花茶(香花原料来自本区和南海等地),将花茶向市外茶楼及外省矿山推销。

经过近10年的茶叶经销活动,至1980年初,又吸引了一批广宁县乡民前来经营茶叶生意,如陈林生等人。他们从小本经营起家,到1984年开始扩大经营业务,如向云南、福建、湖南、浙江、四川、海南和本省英德等产地进货,搞起批发销售。

此时,山村村委会又租赁村内仓库300平方米给凤庆茶厂作加工场使用,进一步扩大了茶叶市场。

46块界碑石示意图。

四大茶叶市场的形成

经过十余年的经营,人气渐旺,购销活跃。1994年,山村洞企石茶叶市场已初具规模。为适应其发展,山村村委会和生产队便沿着洞企石路两旁建起商铺和加工场等数百间,租赁给外地客商。

至2001年上半年,洞企石路的茶叶商铺向山村方向延伸,目前,已发展成为建筑近四万平方米的大型茶叶(茶具)市场。

在该市场挂牌有南方茶叶市场总汇、广东茶叶批发市场、万华茶叶批发市场和华裕茶叶市场等四个市场。

1990年代的芳村大道。

最早挂牌的是1991年广东茶叶批发市场,该场由省物资回收公司和广东大理石厂共同投资兴建。主要有湖南、云南的茶商经营的店铺及春天茶厂。

芳村南方茶叶市场总汇有400多间商铺,商场建设面积近2万平方米,其中山村村委会和队集体经济占1.5万平方米。

芳村万华茶叶批发市场,在洞企石路北侧,设店铺160多间,面积7000多平方。该商铺由本省、县、市和省外闽、滇、湘、浙、赣、鄂、香港、台湾等二十多个省、市地区茶商经营。

1966年俯瞰芳村。(月宫孤客制作)

华裕茶叶市场,在洞企石路中段西侧,由市建材总公司裕华建材厂和芳村华侨建筑公司投资建立,有86间铺位,占地6000多平方米。市场内有台湾最大的茶叶商人黄文聪,他是首位到大陆投资经营茶叶生意的商人。其总部设在厦门,其商号名为金壶春茶叶公司。经营品种有高山茗茶、阿里山茶、人参乌龙茶、冻顶乌龙茶等高档茶叶。

芳村洞企石茶叶市场2000年的交易额超过17亿元人民币。

随着茶叶购销蒸蒸日上,专营或兼营各种茶具店也发展起来。茶具琳琅满目,如陶瓷、紫砂壶的茶壶、杯、托具,不锈钢制品,玻璃制品,红木制品茶具等,共有30多个品种。

如今,洞企石路的南北两旁,屹立起四个大型茶叶市场,茶香四溢,汽车如流,客商云集,一片繁荣景象,有无限的发展前景。

芳村茶叶城。

中国第一家精神病医院

广州人对芳村的另外一个重要记忆就是精神病医院。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建于1898年2月(清光绪二十四年),是中国第一间专门收治精神病人的医院。

创办人:约翰·克尔

医院创办人约翰·克尔(John Kerr)是美国俄亥俄州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出生于1824年,曾在美国费城Jeeferson医学院学习,1854年来中国行医和教学,长期担任广州医院(博济医院即现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院长。

19世纪末,中国还没有为精神病人服务的专门机构,患了精神病的人只能流浪街头,有侵扰行为时就关入狱中或锁在家里,精神病人常常是被虐待或嘲弄的对象。许多人不认识精神病是一种疾病,认为是邪气所致,以求神拜佛来驱邪。

0158 嘉约翰(1824-1901)美国来华医务传教士。1854年来华,主持广州博济医院44年。曾在广州创办南华医学堂、惠爱医院,翻译出版西医书籍34种。

1898年建成”惠爱医癫院”

1872年,克尔向广州医学传教士协会管理委员会提议建立一间精神病医院,没有被采纳。

1890年,在上海召开的传教士会议和医学会议上,克尔再次提出在广州建立精神病医院的计划,得到与会同道的赞扬、支持,并呼吁给予财政支援。

1892年,克尔自己出资在芳村购地17市亩,又利用假期返美国访问一些精神病医院,并带回大量参考资料,为筹建精神病院做准备工作。

医学传教士协会临时委员会也批准他筹款十万元购地和建房。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也对克尔的计划表示不感兴趣。

经过几年的筹划、争辩和努力之后,广州精神病医院终于在1898年2月28日正式建成。克尔把医院命名为“惠爱医癫院”(民间称之为“癫狂院”),设病床30张。

惠爱医院。1898年,由博济医院院长嘉约翰在广州创办,专门收容精神病人。

医院开幕当天仅有两个病人

医院开幕当天,仅有两个(1男1女)精神病人入院。根据克尔夫人记述:'188年2月28日,一群人簇拥在医生周围,有人背着一名精神病人,后面跟着医生夫人,有人用锁匙打开大锁,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精神病人接受专科治疗'。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克尔和病人同住一栋二层的房子,克尔住在楼上,病人住在楼下。

克尔夫人记述说:“当时已有11名病人,我们和病人接触密切,病人和我们共用一条楼梯,他们有时到我们房间来。这是开拓性工作,经验是Kerr的唯一的老师”。第二年,病人搬到另一栋房子。

1940年代的广州地图上的惠爱医院。

改名“克氏精神病医院”

1901年初夏,克尔患病,将医院的工作交付于1900年应邀来医院工作的美国医学生肖顿(Selden),同年8月,克尔去世,肖顿继任院长。为了纪念克尔的功绩,医院易名为“克氏精神病医院”(Jhn Ker's Hospiol)。

1924年,医院又购买了附近的两块土地,使医院的总面积达到70市亩,接近现在医院的面积。大病房是两层楼房建筑物,有单人房和大病房,大病房可容纳15名病人,单人房每人每天收费1元,大病房收费很低。

住院的有急性病人,慢性病人和精神不全病人,病人来自不同阶层,有乞丐也有高级官员。上海、新加坡、香港及山东等地都有病人送来治疗。尽管医院当时的环境、管理和治疗手段同现在比较相差很远,但医院的确是应用了当好的精神科理论和技术。

过去的芳村水上鲜果批发市场。

收治6599例病人治愈率为24%

在医疗方法上,有水疗、持续热水浴,药物治疗以镇静剂为主,对兴奋躁动、不能睡眠的病人常使用Sulphonal Trional,溴剂、副醛等。

在管理方法上,对兴奋躁动和有破坏或攻击性行为的病人则以约束为主,采用特别的铁手罩盖在木板床上,床的中央开一个洞,以便病人大小便,另有一些特制的木椅和卧椅,使病人坐或卧在上面再用布带约束,个别亦有用铁链把病人固定在地上或墙壁间。

对病情较轻较安静的病人,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碎石、抽水、搞卫生、种菜、帮厨、缝纫等。也有举行集体娱乐性活动(音乐、幻灯)和体育活动。

当时的诊断是不很准确的,根据院长肖顿报告:医院在美国教会办的29年中,一共收治6599例病人,其中男性,4428例,女性2171例;出院5913人,其中男4100人,女1813人,治愈率为24%。

1908年,医院病床总数为150张,到1912年扩展为500张,至1927年床位数基本没有增加。医院有工作人员几十人,是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精神病专业机构。

1927年正月,因工潮影响,医院被迫关闭。

1918年,德国人曾到芳村就医。

东川路上的广州市立第一神经病院

1926年,当时的广州市政府将东川路普济三院的盲人院一部分改为“复性医院”,后又改为“广州市立第一神经病院”。

1927年,克氏精神病院因工人罢工及经费困难,院长肖顿无法解决,遂请政府方面调处,并愿将医院一半房舍让给市政府接管,另一半租让给培英中学初中部。

而当时市政府亟需增设一间精神病医院作为精神病人疗养之所,故于同年3月1日接管克氏医院,改名为“广州市第二精神病院”。1935年8月,市政府把克氏医院和培英中学初中部收购,作价为186000银元。

1935年12月26日,市立第一精神病院奉命将所有病人和财产移交市立第二精神病院,合并改组后,易名为“市立精神病疗养院”,暂定住院名额800人,实有病人700多名。

一、二院合并后,为了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医院开办了护士训练班,每晚上课一至二小时,由院内医生及职员任教。此外还建立了有关的规章制度,医院的基本建设也逐步扩大,整个医院管理得到较大程度改善。

1921年召开的“神经学研讨会”轰动一时,很多著名人物参加,场面宏大。

吴国良博士两度任院长

1935年9月,由曾留学德国的吴国良博士接任院长,到1937年10月止,医院病床仍然维持在800张左右,工作人员近100人。

1938年,广州沦陷,医院工作人员纷纷离散,院长吴国良奉命将医院交给法国天主教会接办。此后由于医院没有专科医生,一切事务由三个修女总管。

战乱时因缺乏经费和食品,病人患水肿、肺炎、痢疾的很多,死亡率达80%,病人总数由近800人锐减至不足100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卫生部派李立存收回医院。1946年2月1日,吴国良再到医院接任院长。

直到1948年4月,医院最多只能收容病人380名,以后又逐渐降到300名。房屋和设备也都较为简陋,全院职工只有19人,其中医生6人,护士9人,配药员1人,会计1人,办事员1人,杂工1人。

已经成为保护单位的医院旧址。

全国规模最大的精神病医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军代表苑国华,于1949年12月7日奉命接收了医院。由于原院长吴国良告假离开医院,交接时由代院长缪锐桂负责移交。

1952年,医院在珠玑路租用了一间私人房屋(一房一厅),开设门诊部。1953年,门诊部从珠玑路迁往惠爱东路(现中山四路)。1963年8月,门诊部从中山四路迁往荔湾东路,新建门诊大楼的建筑面积为1096.5平方米,门诊部有医生6人,护理人员25人,药检、行政4人,工人3名。

2000年前后,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共有17个病区,两个门诊部(荔湾精神病专科(诊部和芳村综合门诊部),共有1550张病床(实际住院病人接近1600人),其中女床500张,男床1050张。职工900人,是全国规模最大、床位最多的精神病医院。

现在的惠爱医院。

参考书目

1.《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简史》,作者谢赐业,原文刊《芳村文史》第2辑;

2.《大冲口往昔》,作者谢璋,原文刊《芳村文史》;

3.《大冲口往昔(续篇)》,作者邝旺,原文刊《芳村文史》;

4.《清代花地名园胜景》,作者谢章,原文刊《芳村文史》;

5.《聚龙村与邝其照》,作者邝旺,原文刊《芳村文史》;

6.《聚龙村的建村开拓者—邝伍臣》, 作者吴志成,原文刊《芳村文史》;

7.《清代华侨邝氏古村—聚龙村》,作者黄信隆,原文刊《芳村文史》;

8.《“洞企石”与南方茶叶市场》,作者张雨贵,原文刊《芳村文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