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中医疗法【一点资讯】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根本原因在于受损皮肤的神经轴突(内蕊)外露,这是因带状疱疹病毒喜食神经髄鞘中的粗纤维所致,导致髓鞘脱落,内蕊外露,出现生物电流短路,使患者出现电击一样的剧痛,痛苦不堪。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称。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病毒传感到末梢神经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症状特点
就是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带状疱疹皮损消除后疼痛仍持续,轻微的刺激即引起疼痛发作,不刺激也会突然发作,为减轻衣服对身体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撑起来,整夜的睡不好觉。如有病毒侵犯到相应脑神经会影响视力、引起面瘫和听觉障碍。除疼痛外,还会诱发心脏病、脑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出现这些症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饮食方面:不要吃猪肉、不要饮酒及与啤酒类似的碳酸饮料。
2、行动方面:不要活动或少活动,多注意休息。
3、情绪方面:不要忧愁,不要急躁,心情要开朗。
4、治疗方面:建议千万不要采取破坏神经的方法治疗。如神经封闭、切断、阻滞,冷冻,激光照射,烤电,使用镇痛泵,向神经根(或椎管)里注射激素、麻醉剂、干扰素、营养神经的药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为什么难治:
(1)后遗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神经受损,要修复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2)此病治疗由于时间长,病人可能会失去耐心,半途而废;
(3)此类患者大多为年老体衰、多病缠身,甚至卧床不起的病人,虚实夹杂、提高他们的免疫力,绝非轻而易举;
(4)后遗神经痛四个月以上的患者,往往因求医无门,苦不堪言,出现抑郁症状,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任何治疗均不相信,更增加了治愈此病的难度;
(5)过敏体质的患者无法长期内服外用治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首先声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没有特效方,因为病机纷繁复杂。不像带状疱疹初期的病机相对单一简单。我在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大部分预后良好。每一位病人都需要仔细辩证治疗,方可有好的效果。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讲:“蓋久痛必入於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血行涩滞,瘀阻脉络,气血运行失司则形成“不通则痛”。疼痛之于中医,两种情况,不通则痛、不荣则通。所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的方向就是要分清楚虚实,大抵实症居多,虚证相杂,单纯的虚或单纯的实证极少;虚实夹杂,又要分什么虚,需要考虑气、血、阴、阳。实又要分析是血瘀、痰浊、气滞、湿热、风热、肝郁、肝火、热毒等,而大部分又是2种以上的实邪夹虚。
一、肝郁血瘀有热型可以使用丁香祛痛汤:
丁香9克,郁金9克,柴胡9克,枳壳9克,川芎9克,赤芍9克,板兰根30克,甘草9克。(疼痛严重者可加用五灵脂,蒲黄,冰片少许共为未,装胶囊,一次3-5克,水送服。
方中郁金与丁香属于十九畏,一般的方书中不让一起应用,该方作者治疗患者,并无明显副作用,可以使用。以上方是某位中医的经验方,处方作者无法考证。
我在临床用该处方治疗肝郁血瘀有热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1例效果满意。
【状疤疹后遗神经痛经验方《外科与皮肤疾病千首妙方》
方药:丁香、郁金、柴胡、枳壳,川芎、赤芍、甘草各9克,板蓝根30克。
加减:气虚者,加炙黄芪30克。口苦便干者,加胆草9克;胸闷者,加瓜蒌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或疼痛时内服。
效果:治疗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30例。治愈23例;显效7例。平均服药7-20剂。
按:本方系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皮肤科杨恒裕经验。曾刊于《中医杂志》1988年第8期】
二、血瘀阻络,血虚生风型使用全龙汤:
天麻6克,夏枯草9克,钩藤15克,全蝎5克,细辛3克,地龙9克。每日一付水煎服。
杨淑润大夫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在继承前辈的经验基础上,并经过自己40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确定了以搜风通络、活血化瘀、祛风养血、通经止痛,标本兼治的治疗法则,在治疗神经痛的过程中,总结和提炼出治疗神经痛的名方“全龙汤”,并发表于87年《河北中医杂志》。
对于血瘀阻络,血虚生风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我在临床用该处方治疗血瘀阻络,血虚生风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7例效果满意。
三、肝胆湿热夹血瘀型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山栀子、黄芩、大青叶、柴胡、生地黄、泽泻、茵陈蒿、田七、甘草。每日一剂,水煎服,7天一疗程。
刘莹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予以利湿解毒、通络止痛,法。
该处方对大部分患者有效,疗程一般较长。
四、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的当归肉桂汤。
朱(五二) 左乳傍痛绕腰腹,重按得热少缓,此属阴络虚痛,十一年不愈,亦痼疾矣。
当归(三钱) 肉桂(一钱) 小茴(七分) 丁香皮(五分) 茯苓(二钱) 淡干姜(一钱)
该方对于病久以阳虚为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甚佳。
叶天士对于胸胁部疼痛的论述:胁痛一症,多属少阳厥阴,伤寒胁痛,皆在少阳胆经,以胁居少阳之部,杂症胁痛,皆属厥阴肝经,以肝脉布于胁肋,故仲景旋覆花汤,河间金铃子散,及先生辛温通络,甘缓理虚,温柔通补,辛泄宣瘀等法,皆治肝着胁痛之剂,可谓曲尽病情,诸法毕备矣,然其症有虚有实,有寒有热,不可概论,苟能因此扩充,再加详审,则临症自有据矣。
结语: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没有什么特效方,治疗需要医生认真详细分析病人情况,而且治疗时间较长,需要做好病人的安抚工作,病人需要耐心配合。最后提醒一句,不要按方自行下药,中医治疗需要辩证。
本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