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名宅 乔家大院
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一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使山西的乔家大院红遍全中国。2020年12月中旬慕名而来,见识到乔氏家族曾经的辉煌及其豪宅的精巧雅致。
乔家大院是清代著名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府邸,现存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
乔家大院具有丰富的中原商业文化内涵,精美的建筑艺术与文化底蕴完美融合,使其成为多部文学影视作品的拍摄地,除《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乔家大院》以外,曾有40多部影视作品在此拍摄取景。
现在,乔家大院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双喜的布局与院院相套的布局别具一格,整个院落包括了“四堂一园”:在中堂、德兴堂、宁守堂、保元堂及花园,总占地面积24000余平方米。成为了历史悠久、建筑典雅、雕刻精湛、民风纯朴的古宅典范。
乔家大院最早建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756年。当时,乔家的第一代掌门人——乔贵发是由做豆腐和发豆牙的小本生意起家,由于勤于营生和善于把握机遇的精明头脑,很快就由一名闯荡口外的小伙计成长成为一位垄断包头、雄踞一方的商业大财东,包头城至今还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俗语。
刚刚建成的乔家大院庄严肃穆,有着浓浓的山西民居、中原宅邸的建筑风格,又有江南民居的秀美精致。此后,乔家大院又在后代子孙中经历了多次扩建、改建,形成了今日的样貌。
自建成以后,乔家大院经历了百年风雨,屹立不倒。乔家大院共经历了三次大的扩建,一次是在清同治年间,由乔家产业第二代继承人乔致庸主持,另一次是在清光绪中、后期,由乔致庸的儿子乔景仪、乔景俨经手完成。乔家大院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增修、扩建是在1921年,由乔景俨的儿子乔映霞、乔映奎完成。
乔家大院从初建到最终格局的形成,历经了整整两个世纪。时间跨度之大,在现存古宅中,极为罕见。虽然经历了约两百的变迁,但乔家大院的扩建及增修都按照原来的及建筑构思进行,使整个院落浑然一体,格调一致。
乔致庸是乔家第一代掌门人乔贵发之孙,他为人诚信精明,将乔家的商业事业继续发扬光大,达到了乔氏家族的鼎盛时期。
嘉庆二十三年(1818),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商贾世家,父亲乔全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育长大。少年时期因兄长病故,乔致庸弃学从商,开始掌管乔氏家族生意。在他执掌家务时期,乔氏家族事业日益兴盛,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其下属复字号称雄包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另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中国各地商埠、码头。乔致庸本人也被称为“亮财主”。
“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是乔致庸的经商之道,他以儒术指导商业经营,他执掌家业时,“在中堂”事业突飞猛进,家资千万,起先是“复字号”称雄包头。接着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活跃全国各大商埠及水陆码头,成为“在中堂”殷实家财真正的奠基人,财势跻身全省富户前列。
资本愈见盈厚,但他并不沾沾自喜,反而激流勇退,将商务全权委任长子及长孙,休闲家居,闭门课子。他经常告诫儿孙,经商处世要以“信”为重,其次是“义”,不哄人不骗人,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放在首位。乔致庸还把亲拟的对联让人刻就,挂在内宅门上:“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农惜食非惜财,缘惜福”,以此告诫子孙要注重节俭,不可贪图安逸。而“在中堂”后来败落的直接原因是战争爆发。1938年,大片国土沦陷,“在中堂”自然在所难免。
乔致庸待人随和,讲究诚信为本、“以德经商”。乔致庸一生做出诸多善行。光绪三年天遭大旱,乔致庸开粮仓赈济灾民。
乔致庸的经商理念是一信、二义、三利。即以信誉徕客,以义待人,信义为先,利取正途。乔致庸尤善于用人,这是他经商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乔致庸曾先后娶过六个妻子(后五位均为续弦),分别是马氏、高氏、杨氏、周氏、杨氏、杨氏,育有六个儿子,十一个孙子,其中三儿子乔景俨在乔致庸晚年时当家。
19世纪末,由于连年战乱,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大量白银外流。晚年的乔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传统,于同治初年(1862年)开始在家院附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是山西民居的代表建筑。
乔致庸也是乔氏家族中最长寿的人,他生于1818 年,卒于1907年,活了89岁。他可谓是“人生大赢家”。
乔致庸之后,乔家大院又在其孙乔映霞的掌管之下,再次达到商业上的巅峰状态。
乔映霞(1875~1956),字锦堂,乳名成义,因而人称'成义财主',景仪所生,过继给岱。同辈兄弟中排行老大。他为人精明强干,敢作敢为,思想激进。 1921年精神失常,遂在天津、北京、家乡三处往返休养,1956年病逝于北京,终年81岁。
乔映霞深受乃祖熏陶,脾气乖僻,又具有其父逞强好胜的性格。他事业心很强,治家亦严,家人对其非常敬畏。他不甘乔家大业在他手中破落,因此力图振兴,以维护大家族的统一和完整,事事按乃祖父的遗训行事。有一次在家饭桌上对其九弟映庚说:'听说你武功颇高,你能用四个指头把这双筷子折断吗?'九弟说:'这有何难?!'不费吹灰之力便把筷子折为两截。映霞连声称赞,又把兄弟们的筷子都收起来,令九弟用两手再折,这下兄弟们都明白了,这是让他们抱成一团,拧成一股劲嘞!于是都低头不语。映霞说:'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很高兴!希望以后要同心同德,互相勉励,永记此事!'
映霞掌家时,对西北院也进行了改建,在和老院相通的跨院敞廊处,堵了墙壁,占用了原来的厨房,建成客厅,并按照异国风情,加以发行装修。又在客厅旁修建了浴室,随时可进去洗澡。此外,还把旧厕所改建成'洋茅子',在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中溶入了西方气息,别开了生面。
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很多票号濒于倒闭。资本实力雄厚的山西祁县大德通票号,也历经劫难:仅在1926年,冯玉祥就要走大德通票号500万石粮食、150万银元,大德通元气大伤。
到了1930年,大德通真正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因为蒋、阎、冯的中原大战,当时,山西发行一种钞票叫晋钞。阎锡山失败后,晋钞急剧贬值,最后,25元晋钞只抵一元新币。其实,这是大德通东山再起的绝好机会,它可以拿晋钞兑付别人的存款,趁机发一笔横财。但是,大德通把多年积累的老本,投入到兑付存款之中,这是大德通做的最大一次的赔本买卖。
经过这次变故,原本就在困境中挣扎的大德通,雪上加霜,最终造成30万两白银的亏空。两年后,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大德通悄然歇业。东家乔映霞神情凝重地说:“即使大德通为此倒闭,也不至于让自己人沦落到衣食无着的地步,对于一个储户来说,如果我们不这样作,对他们的威胁将是身家性命,两者相比,孰重孰轻,不言自明。”
乔家大院的在中堂共含有六个院。一进入乔家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对面的墙壁上的百寿图,它以青砖为底,阳刻鎏金,纵横各十,一百个“寿”字形态各异,无一雷同,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
与百寿图墙壁相对的便是坐西向东的门楼,其上为拱形门洞,门洞之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谕而赠送的匾额,上面写有“福种琅嬛”四个大字。大门顶端正中嵌一块青石,上书“古风”。
穿过门楼就是甬道,长约80米,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西尽头便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除了乔家祠堂之外,还有福德祠、五道祠两座祠堂。福德祠照壁上雕刻着形态各异 小动物,紧挨着“福德祠”三个字下面的有古铜镜、铜钱串,寓意“光明富贵”、“富贵相连”。五道祠则在大院的偏外,前面有两棵神树,乔家取得大院的地皮后,对这两棵神树十分保护,后来也在侧院修建了一间五道祠。
在中堂中的一院也称作统院楼,是乔家兴建的第一个院落。正楼上面悬挂着“光前裕后”的匾额。包括跨院、一进院、正院、边院、偏院一进院、偏院二进院。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寓示着“连升三级”,现为时序节令馆。
二院为二进双通四合院落,正院为族人所住,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现在时乔家史料馆,主要展示乔氏家族的兴衰,以及经商用人之道、家族世系等。
三院现在为珍宝馆,包括偏院一进院、偏院二进院、正院。陈列了乔家留存的家具、古董和珍品,以九龙灯、犀牛望月镜、万人球和九龙屏为镇馆之宝。
九龙灯为红木材质,设计精巧,共有3层,上层为4条龙托起葫芦形挂钮;中间为八棱八面灯身,其中四面为玻璃风景画,四面为水银玻璃;下层是5条龙,能转动伸屈,配有灯台和蜡签,另有1条龙首向下,能四面转动,龙身盘于主轴。
乔家大院里共有两盏九龙灯。当年慈禧出逃至乔家时,乔致庸赠于慈禧30万两银子帮助慈禧继续西逃,后来乔家不求回报,慈禧赏赐了这两盏九龙灯给乔家,以示敬意。
犀牛望月镜,是一面直径为一米左右的镜子,采用东南亚稀有的铁梨木雕刻而成,上部镜子代表圆月,中部浮雕祥云图案如彩云拱月,下部犀牛回顾上望明月。它不仅是乔家生财镇宅之宝,也是国家一级文物。
万人球,是中国最早的监控器。据说是从美国进口,乔家在安装它的时候还加入了中国元素,用红丝线制成的穗子装饰了一下,让它看起来不像是舶来品,更像是一个中式宫灯。这个灯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监控设备,乔家会客时,只需瞅一瞅房上的水银球,就可以将屋内角角落落的人都监视到,只是人的影像在球上按一定比例缩小了而已,因此被称为“万人球”,这是当时极为罕见之物,是用来防止商业间谍的神器。
九龙屏风雍容大气,镶嵌九条玉龙,雕工精巧,栩栩如生,与花梨木浑然一体,另外还雕有72条小龙,整个屏风共81条龙。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不少皇家珍品流落了出来,很多珍品流落到海外,也有不少珍品流落到民间,九龙屏风就是其中的一件,乔致庸当时花了巨资将其买下,抬回了乔家大院。
四院现为晋商习俗馆,包括一进院二进院、正院。再现了清末民初祁县一带商业金融的盛况。
五院也称明楼院,是乔致庸所建,为三进五连环套院,包括偏院,偏院二进院、跨院、一进院、正院。门楼上挂有“为善最乐”的牌匾。现为乔家生活起居展馆。
六院所在地原为在中堂家塾,名为“书房院”。乔家人原本计划在此再盖一座楼房,后因为战乱而搁置。1938年,乔家人因不堪日军骚扰而纷纷离去,留下了“六缺一”的残局,现劈为花园。
乔家大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独特民俗民宅,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在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
乔家大院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两个世纪的时间和风雨冲刷下,依然闪耀着质朴的光芒,它体现着旧时晋商乃至中原商业大家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承,也渗透着旧时晋中地区的民风民俗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不愧是历史悠久、建筑典雅、雕刻精湛、民风纯朴的古宅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