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的工作“学习化”

----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探究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引领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促使他们转型为“研究者”,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更新取向的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笔者认为:实现自我更新取向的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是让教师的工作“学习化”。而推进工作“学习化”的策略之一是:立足于校本培训,积极引领教师“学会反思、学会合作”。

教学反思中促进教师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是教师通过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事件与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隐藏在这些事件、经验背后的教育理念,发现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留心处--处处皆学问;细心时--时时有发现。一线教师要养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反思性学习、合作研究的习惯乃至品质。

1、反思性学习基础--发现+探究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中的问题是人人都无法回避的,研究问题是教师学习与成长必经的过程。教师是要根据工作需要来学习的,应该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行动学习。

一是案例形式的问题中心学习。它首先呈现的是诸如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如模式、策略、方法)体系的内容,然后通过课堂案例来展示、印证,促进教学理念不断转化为教学行为。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具有很强适用性的,能不断促进教师校本学习的方式。

二是“问题”为本的学习。它是先提出一个典型的具有探究价值的教学问题,然后针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学习和依托现代教育理论,更多地是要去研究和创新知识或见解,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

2、反思性学习策略--实践+反思

从教师成长的规律中可以看到:教师的实践经历不会自动生成科学经验,教师的经验也不能自动成为教师学习和培训的资源。教师的经验好比宝库,开启的钥匙就是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反思性学习才会有效地促进自我更新取向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可以归结为:

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教学。当今教师不能仅从课本和教参中“讨生活”,要对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悉心研究,深层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这样才能在变化无穷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付自如,取得主动权。

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教师进行反思。“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这样既能帮助我们完善自身思想道德、业务素质,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工作动力。

通过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要及时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寻找课堂设计与学生现实和理念的差距,及时总结教训、肯定成果并写出教育反思与体会。

通过学生反应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从学生的课堂思维状态、学习成绩变化等反思自己的教学。例如对学生发放问卷或个别访谈等,选择一些新课程的问题进行反思研究,促进自己改进课堂教学设计。

通过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意见反思。如面向社区家长的开放教学;家长满意度测评、座谈会等。

合作教学中促进教师合作性学习

教师之间的互动--互相听课、评课、议课、研究课、集体备课,结合日常工作运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合作研究,在研究中合作实践,实现教学合作创新和教学理念、行为的转化。

合作学习形式可以有:

指导性的教师合作学习。如:邀请同事进行课堂观摩与诊断指导自己的教学、教学评估小组行动等。

观摩型的教师合作学习。如:观摩教学、教学展示等。

研究型的教师合作学习。如:小组合作教学、课堂事件调研、反思性教例研究、反思性说课活动、教学创新论坛、课题引领的行动研究等。

与走进学校的教学研究者、专家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研究活动。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教研活动中与上级学科教研员在互动式切磋中学习。

学校要有计划地加强与校外培训机构的联系,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学科教学论坛等,吸收校外资源为我所用。

建立合作与反思性学习的保障

1、校长要重视在学校中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和学习,满足每个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建立学习型学校。校长要指导并参与校本培训的实施过程,营造和谐、合作、研究的学习工作氛围。校长要依靠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积极引领,建立“行为合作性、问题反思性”教师行为规范。

2、创建合作性、反思性教风,致力于营造研究、合作、自由对话的教学氛围。如建立反思性的教学论坛、研讨会等。

3、建立鼓励合作、反思的制度。如建立合作、反思性职业行为规范;创新激励合作与反思的校本教研方式;把合作与反思列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项内容;把成果作为创优贡献评价指标之一,等等。

教师发展的主体是自己,要把教学工作当作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果教师能进入到这种状态,就能走上“合作与反思”的教学行为研究之路,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学有成就;让教师教得自然、幸福,教有所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