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魏国战无不胜,为何没能统一天下?看地图一目了然

三家分晋,魏国得到晋国核心地块河东。战国初年,魏国向西击败秦国,占据河西;向北灭中山国,向东南占领楚国大片土地。魏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魏国的领土增加一倍以上,那为何魏国没有继续统一中原乃至天下呢?我们三个方向来看:

图-三家分晋时期

一、秦国方向

魏文侯亲自挂帅,统领十余万大军攻入河西,太子魏击坐镇安邑。

随后的三年,河西秦国重镇纷纷并入魏国版图。在魏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前,秦简公被迫放弃河西,在洛水以西的重泉,修筑防御工事,组织下一条防线。

魏国完成晋国也未能完成的伟业,将黄河天堑变成魏人的内陆河,此后秦人东面无山川之险可守。

魏文侯任命吴起为河西郡太守,吴起上任第一步,是发兵北向,灭掉与晋国保持几百年友好关系的翟国,将翟国旧地并入魏国版图,称为上郡。

上郡人口不多,但是地方却广阔,为河西郡增加了无限的战略空间,大国之间的战争,战略纵深是很重要的。

吴起作为魏武卒的创立者和统帅,不死守河西,而是渡过洛水,深入秦国腹地。

由于魏武卒体能好,几万魏武卒采用迅疾突进的方式,游击于关中各个城邑,营造的声势像是数十万人参战,这让秦人防不胜防。

图-魏国攻占河西

二、中山国方向

魏文侯调兵遣将,以乐羊为主将,翟角为副将,太子魏击为监军,三军经赵国邯郸郡兵发中山。另外吴起统领河西守军,作为偏师,从太原郡方向牵制中山国兵力。

乐羊是中山人,能力不俗,最主要他熟悉中山地形,了解中山军队。

三年后,乐羊的大军与吴起的偏师终于会师中山都城顾城之下,中山城破,乐羊尽收中山府藏宝玉,尽杀抵抗势力,攻灭中山国。

拿下中山国之后,魏国的疆域大幅扩大,相当于多了一个诸侯国的领土,魏国自然非常重视。

魏文侯派接班人太子魏击,统领一支精兵,坐镇中山,乐羊也在中山得到一块封地,辅佐太子魏击。

图-魏国攻占中山国

三、楚国方向

楚国的国家向心力,并没有其他诸侯大。楚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重用宗室,屈、景、昭三大家族都是楚国宗室,楚国很少启用其他姓氏的能臣。

即便如此,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晋国与楚国还是不相上下,势均力敌。但是楚国自春秋末期被吴国攻破国都后,失去那种“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

魏武侯即位不久,魏国与楚国的战争,在天下诸侯拭目以待中开战。到底是春秋霸主楚国的车战出色,还是战国新锐魏国的步兵强大,双方在试探中开展攻势。

两军交战,魏军意外地取得大胜,占领楚国黄河以南,大梁、榆关所在的大片区域。

至此,魏国达到极盛时期,领土面积非常广阔,西有河东、河西,北有中山,东有东郡和大梁。如果魏国能延续这种势态,三十或五十年之后,大有统一天下的可能性。

魏国军队,有武卒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合计七十万。其中武卒是军中精锐,奋击是带甲步兵,仓头是没有装甲青巾裹头的预备兵,厮徒则是干杂役的民兵。

图-魏国攻占大梁等地后达到极盛

可是魏国的地缘情况实在太差了,西、北、东三块地,完全不想连,被韩、赵给分割为三块,而且每一块地都是四战之地,在古往今来的诸侯当中,战国初期魏国的地缘绝对是最差的。

西边要防秦国反扑,秦国虽然被压制,实力却一直不弱。北边要防中山复国,中山人逃到太行山上,在赵国的帮助下随时要复国。东南楚国方向,不但要防楚国,还要放齐国围魏救赵。最要命的是,三块地不相连,互相支援还要通过赵韩,此时赵韩又与魏国翻脸。魏国三块四战之地,注定是无法完成统一大业的。

(0)

相关推荐